第420章 祝老的麵子
“隻要不賠錢,我們就都可以!”
胡楊心裏的真實想法其實是,隻要不賠得太多,其實也是都可以的。
在胡楊心裏,發展大型高自動化的農場,是很先進的農業理念。咱們社會主流大眾和上層管理者,是需要慢慢接受這種理念的。
就像祝老說的那樣,給我們才剛剛從集體經濟走到了個體承包這一步,現在胡楊要再回頭搞“集體”,幾乎肯定會引發不小的噪音。國人對於這類問題的敏感,還真不是一二十年內能夠降低的。
但現在胡楊必須要去觸動這根敏感的神經,因為他後麵還有更大的動作,
這就像去醫院打破傷風針,如果你對這個藥不過敏,那直接全劑量注射就好了。可如果你對這個藥過敏,那就需要小劑量、多次的進行注射來完成這次疫苗的接種。
胡楊現在準備搞的集體農場就是幫助大家思想脫敏的操作。
所謂的第一階段的目標也就是把大型現代農場這個東西搞出來。
胡楊需要樹立確實並且成功的例子擺在那裏,讓所有人都能夠看但得到摸得到。後來人可以親身體驗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他們”指的並不是普通的農民。而是那些擁有決策權的決策者管理者們。
真正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片土地上人民命運的,有且隻有他們。具體來說,早期是要靠村,縣和鎮三級管理者。進入九十年代,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成為經濟增長的的絕對主流。
賺錢不是首要目的,製造更多的成功例子才是目的。而很顯然華夏科技的能力是有限的。東北這麽大,拚盡全力也不能做到全覆蓋。所以短期合作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雖然並沒有太大的短期利益,但符合長期的戰略利益。
胡楊和祝老就這樣談興不減的聊到了午夜。胡楊將第一階段的計劃的百分之九十都全盤托出。除了不能說的,真的全都說了。
和祝老分開之後,雖然已經很晚但胡楊還是立刻給羅鵬程打了電話。又將他和祝老今晚聊的內容簡短的複述了一遍。
羅鵬程是了解胡楊全部戰略規劃的。對於今天這次意料之中交談,他給胡楊打了七十分。
對於這個剛剛隻比幾個多那麽點兒的分數,胡楊肯定是不滿意的。但馬上羅鵬程就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就在兩天之前,土地配額製草案正式出台。雖然是草案但胡楊知道,這個草案必然會通過,而且幾乎不會做原則上的修改。草案的出台帶代表了最高決策者對於土地性質的詳細規劃。
從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這個政策是非常有正麵意義的。隻有明確了性質之後,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配和使用。
對於此時此刻的這個政策,胡楊是完全支持的。但他同樣明確對羅鵬程說過,任何好的政策都應該是時效性的。在特定的時間段中最合適的辦法,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清楚的認清自身和環境的變化,經常性的自查自省,並敢於推翻過去,才是最理性的狀態。
但這大約應該也隻是理想中才會有的。畢竟利己是現代人的生存信條。對自己沒有好處卻又可能對別人的好的事情,
回到羅鵬程的這裏,他對給胡楊七十分的理由就在這裏。胡楊今天和祝老說的話是為了給以後的大動作,進行提前的脫敏。但這個草案的出台,卻大大抵消了這個脫敏的效果。
但總體來說問題不大,隻是程度的差別並不會產生本質上的影響。祝老的反應說明,至少他已經認同了胡楊的這個第一階段。
從胡楊的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最快也是五年以後,也就是進入九十年代之後的事情,所以可以說胡楊的短期目的已經達到。
祝老所在那個辦公室,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畢竟是直接常委對話的部門,而祝老又是那個正式人員數量不多的辦公室裏,又是資格最老的那個。所以祝老的麵子,真是含金量非常的高。
胡楊在這裏得到了祝老的認可,就代表他至少大概率上,會獲得了領導層的認可。
帶著七十分的評價,胡楊回到了房間倒頭就睡,而且睡得非常好。
第二天原本應該按照計劃去看幾個地方,但祝老卻要胡楊稍微停留停留,他要給胡楊介紹幾個人。
能被祝老介紹的人,胡楊能猜出個七七八八。果然,不到九點鐵嶺市的幾個領導,就坐著小車來到了門口。
雖然這幾個領導的到來打亂了胡楊的計劃。但祝老這個行為,要比做昨天口頭上認同更加能體現他對於胡楊的肯定。相信知道這個情況之後,羅鵬程還應該能給他再加十分。效果比他們的想象的都好。
坦白說,祝老接受胡楊的速度,真的要比胡楊預估的好多了。他以為還要過段時間,再見到一些確實的證據之後,才會有明確的表示。
不輕易表態,一直都是那個圈子裏的不成文的規矩。祝老這麽快就有所表示,胡楊著實是有點意外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和因為祝老一早起來,打的那幾個電話有關。大概率上,他也已經知道了土地配額製草案的事情。
雖然親領導羅鵬程給胡楊隻打了70分,但胡楊相信短期內,應該還不會有人會把這個土地配額草案與華夏科技的動向聯係起來。所以祝老的這份好意,胡楊是照單全收的。
有了祝老這個助力,胡楊大大縮短了接下來的行程。因為祝老的麵子是真的很好用。讓胡楊甚至有了開金手指的感覺。
原本的計劃是走走看看,細致的篩選出目標之後,華夏科技再派人逐個後續跟進。而祝老的強勢出手之後,中間就省略了好多個步驟。好幾次都是市裏的最高負責人直接拍板,要求下麵的人全力配合。
知道祝老身份的人,基本上都會給他麵子。而且是職務越高越是願意給這個麵子。
但這個結果,其實還真不是胡楊想要的最好結果。往大了說,有了上級的命令之後,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到主觀能動性。往小了說,有上級領導在的時候和他們聊不出什麽“真心話”。可胡楊想聽真心話,因為這涉及的是若幹年的長期合作,其實最怕那種陽奉陰違的合作夥伴。
這一趟北上,胡楊要看上百個地方,他真沒有那個精力一個個去細品這些合作者。所以胡楊隻能換個策略。
胡楊調整之後的策略,這是將重點集中在自然條件最好的那一部分。也就是不期待長期合作的那些。而對真正準備長期合作的地方,隻是走馬觀花的看看。留著放在以後再進進行深入的接觸。
鐵嶺境內也有大片的典型黑土地,同時也處於世界上最好的玉米黃金種植帶上。所以當然肯定要以玉米為核心。鐵嶺現階段條件最好的,肯定靠近北部的三個縣中的兩個。這邊傳統上也是農業為主,所以相對而言經濟上行比南邊稍差。
土地條件上都是很好的,隻要打破亂而碎的邊界,就能形成大片連貫的土地。後續要解決的問題,就隻剩下灌溉和排水的問題。
如果今年就能拍板定下來,從勘測到設計再到施工,都能夠在年內完成。因為他們能夠保證在最短時間的內解決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從來都是最麻煩的問題。
而實際上,真的就是當場拍了板。
祝老的麵子是肯定占了大部分,另外同在遼寧省內他們對華夏科技也是有了解的,知道這個企業在沈城那邊風頭很盛。最後,也是個很實在的原因,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大方向之下,現在的財政真的拿不出更多錢來支持農業了。現在有人願意替他們來投資,沒有理由反對。
最糟糕的結果也就隻是回到原來的樣子。至少對於他們來說,也還是留下了祝老這邊的麵子。
至於以後真的會發生成什麽樣子,其實說實話他們還真的沒有那麽關心。
如果他們真的關心,就不會應該這麽痛快的拍板。祝老的麵子再如何大,他們作為地方的管理者,在做出決定之前,總還是要慎重點兒的好。不能期待每次合作的夥伴都是胡楊這樣的人。
在這之後胡楊走馬觀花看的就是那第三個縣。這個縣的條件現階段肯定是不如其他兩個鄰縣,但胡楊看到的是這裏的潛力。這個縣有相當比例的山地和河灘地。這些條件對於傳統農業的發展來說的確都是算是不利因素。
即使是在現代農業的背景下,這些自然條件不是加分項。因為規模化才是現代農業核心之一。
但胡楊所想要追求並不隻是現代農業,同時他還要能做成生態農業。而生態農業需要的的是多元化。這些山地和河灘隻要利用得當,都會成為生態農業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