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教父> 第402章 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第402章 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補給艦出現了,但T8321號不是獨自出現的。在方圓一海裏的海域內,還有其他三艘真正的戰艦。


  這三艘都是序列內的現役戰艦。目測可能是一艘巡洋艦外加兩艘驅逐艦。


  之所以說是目測。是因為三艘戰艦雖然已經到了可以被看到的距離,但並沒有清楚的表明身份。所以胡楊他們也隻能通過戰艦的外形進行粗略的判斷。


  這三艘軍艦出現的任務,推測大概率上就是為這都還沒有服役的補給艦護航。


  既然他們沒有表明身份,自然也就沒人會多事的去追問,就全當沒有看到,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與補給艦的對接是靠多組鋼纜與滑輪組的配合完成。維京人號上趕製出來的設施,就是為了實現這個鏈接的。


  這次兩船采用了最常用橫向補給。補給艦和維京人號齊頭並進,從維京人號左舷進行對接,然後進行補給工作。


  油料和補給送到維京人號上,也接走了十幾件尺寸偏大的設備部件。


  從頭到尾他們都隻在確定位置的時候,使用了一次無線通訊。再之後兩船都在使用旗語進行溝通。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被關注的可能性。


  在互相打出了再見的旗語之後,T8321就與維京人號分離。然後就在三艘軍艦的護衛中,快速離開了這片海域。


  而得到了充足補給的維京人號也同樣立刻開足馬力,調轉船頭全速向另一個方向航行。同時還有一件事也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拆除剛剛用完的那套對接補給艦的設施。包括那份圖紙在內,所有的痕跡都要徹底的抹除。


  雖然知道這樣也隻能讓保密時間稍微的延長,但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好好做。


  現在維京人號就不需要等待天氣轉好,可以直接按照之前計劃進入近海海域。不好轉運的大家夥都已經轉走了,剩下的都是他們自己有能力操作的。


  這麽一來,原本無法確定的歸期總算是有了盼頭。


  這趟出門忙活了幾十天,還真是想家了。這種感覺對於胡楊來說其實有點陌生的,主要是心裏麵有了個牽掛,心上人的倩影時不時的在腦海裏晃悠,讓他八爪撓心。


  上輩子從事的職業決定了他是必須孤獨的。除了心中的理想之外,他並沒有什麽必須要牽掛的人和東西。而這輩子,這些卻在不斷的增加。


  人是社會動物,絕大部分人的正常生活就應該是在人群中,有一些社會關係,有親人朋友,有牽掛,有羈絆。


  胡楊上輩子那種孤獨,是為了他的職業服務的。那會讓他發揮出無限接近自身100%狀態的能力。


  而這些被舍棄的東西是變量。會讓人的狀態產生波動,大多數時候是會讓人無法發揮到理想狀態。但也有小概率的意外,也是會讓人發揮出超出100%狀態的能力。


  這種影響生理和心理上都會有。能讓人一瞬間智商歸零,也有可能會讓人瞬間靈光乍現。能讓壯漢癱軟在地,也能讓年輕的母親抬起汽車。


  這種影響是波動的,是極為不可測的。可能是正向的同時,但也同樣可能是負麵的。所以像胡楊之前的那種職業,都會選擇更加穩妥且可以控製的那種模式。


  而到了這輩子,一切都變了。胡楊的這次生命中,有太多無法割舍的東西。


  這些東西會是羈絆,也會是動力。如何在這個天平上調整,就看胡楊自己如何平衡。


  轉運的目標港口有兩個,一個天津港,另一個就是自己家的大東港。上交的所有東西,都是轉運天津港。那邊接手之後怎麽分,胡楊就完全不參與了。這次能親眼見識到補給艦的真身,胡楊感覺自己的收獲已經超出期待了。


  上交的設備主要是以加工設備為主,還有一小部分國內不容易搞到的材料。主要還是整體提升工業口的製造和研發能力。這些主要還是起到誘發和促進的作用。真正能產生質變的設備,還是要靠自己的雙手來製造。


  留給自己的設備,更多的是與研發相關的設備。像小型的高精度加工機床、微觀觀察設備,高精度電子設備。還有碳纖維原料和芯片。


  這些還是給各個研究所準備的。從收入轉化率來看,這些依然是長線投資。短期內是不會產生收入不說,反而會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員。也就是說,胡楊自己在不斷飼喂一頭吞金巨獸。這頭巨獸還在不斷的吞金成長,然後胃口也變得更大。


  吞金和不是吸金,真的是壓力山大。


  但這份壓力是華夏科技必須要承受的。現在的投入是為了日後更大的收獲。用個老套的比喻來說,就是想要把拳頭打出去,就先要把手臂收回來。


  胡楊知道未來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他現在重點投資的都是這類需要長期積累的項目。包括特種陶瓷、特種合金、電子項目等等。這些項目積累到某種程度之後,就會開啟超導、碳纖維、永磁等等尖端科技。


  其實胡楊最想要搞的是“芯片”和“稀土”這兩大塊。前者將是未來五十年內全世界最重要科技產品,後者則將從三十年後開始改變世界。


  胡楊為什麽如此看重德國和北歐地區,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未來那邊將會出現一種影響全世界的設備,目前已經在北歐某地誕生雛形。


  這是一台恐怖的吞金怪物。光研發階段就幾乎讓一個國家破產。不,確切的說是已經讓那個國家破產了。已經無力在基礎支撐那巨額的研發費用。


  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三個國家,在關鍵時刻共同注資54億美元,才拯救了這個研究以及這個國家。


  那可是七十年代的54億美元!

  作為參考,當年的小鷹級航母造價隻有區區2.6億美元,而企業級航母采用了核動力裝置,造價也不過5億美元出頭,尼米茲級航母從1975年開始建造,價格也水漲船高,但第一艘尼米茲號隻花費了6億美元。


  54億美元在七十年代的美國,足夠製造九艘當時最先進的航母。或者是三個頂配的航母戰鬥編隊。


  那是一個花費了天文數字巨款才喂出來的怪物。而當這個怪物誕生在世界上,它的吸金能力也是戰略級的。


  它的誕生同樣伴隨著幾千項專利的產生。這等同於為後人的追趕設置了幾千個障礙。


  這種密集專利壁壘在近代科技前沿領域逐漸成為常見的情況。這讓後來者的追趕難度幾何級的提升。衝破壁壘很難,繞開更難。


  這個種數量級的投資,是胡楊現在還不敢想的。甚至於可能未來二十年內都沒有能力想。所以這件事是要看一點運氣的。因為靠正常的邏輯推演,真的是沒有什麽好辦法。


  如果重要的領域,國家會忽視嗎?


  當然不會,但需要麵對內外兩個方向的問題。


  外部的問題就是各種阻力和困難。所有人都明白這件東西重要,所以他們對於中國的封鎖也會與重視程度成正比。那就不僅僅是搜集情報那麽簡單。還會更進一步的製造阻力,甚至主動進行破壞。這種情況不多見,但並不是沒有先例。


  而內部的則是一種妥協的思想風向。這也是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陷阱。


  能買到的東西,為什麽還要花錢研究自己造呢?


  很多稍微有點短視的執政者,都會在麵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選擇輕輕鬆鬆的買買買。然後就逐漸從主動購買變成了被動的不得不買。


  因為通常這個東西都已經成為了工業體係或者民生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了這種東西,將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這不光是經濟問題,關鍵這將有可能變成安全問題。


  在這個領域,就算是胡楊這種帶著未來記憶的人,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不僅沒有什麽好辦法,他還知道未來我們在這個領域會被人卡脖子,而且是那種以摧毀我方支柱企業為明確目的的惡意攻擊。


  如果胡楊的腦子稍微再狂熱一點點,稍微再不理智一點點,就真的很有可能去把那個台設備給毀掉。


  胡楊真的有這個能力。畢竟,摧毀永遠都要比建設容易得多。


  但好在胡楊守住了理智的底線,他清楚的知道如果這麽做了,那就是對全人類的犯罪了。


  不誇張的說,毀掉這台設備會讓全體人類的科技進步至少停下十年。


  這個設備所製造的出的東西太重要了。為了我們使用的所有電子產品,都是以這種東西為核心的。


  不過好在還有緩衝的時間。這種情況是下個世紀的前十年將要過去的時候才開始顯現。對於胡楊來說,至少還有兩個十年來做準備。


  回到當下,胡楊跟隨著轉運的船一起直達大東港。至於天津港那邊,也不需要胡楊操心什麽。自然有人接手後麵的事情。還是那個理由,從現在開始胡楊就和那些東西不沾邊了。從一踏上土地開始,胡楊的心已經飛了,飛到心上人那裏,恨不得馬上就到她的身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