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RK碳纖維公司
入住第五天,前台的人雖然依然無法分辨他們三個人的臉,卻已經記住了他們這幾個“日本人”,甚至大約記住了他們的作息時間。因為他們的活動時間不僅很有規律,而且十分有特點。
胡楊他們三個每天都是將近中午出門,晚上都是午夜後才會回來,回來的時候身上都帶著濃重的酒氣和刺鼻的香水味。作為酒店的工作人員,他們當然了解什麽職業才會使用這種廉價的香水。
照慣例,今天他們三個依然西裝革履走出酒店,叫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工業區。同樣照慣例,他們在中途改變了目的地,用稍顯蹩腳的英語要求司機轉向,去能夠吃吃喝喝的地方。
換了幾次車之後,他們來到了胡楊事先踩好點的一座門口掛著“待售”牌子的老房子。所以有人來看房,所以並不引起注意。
三個人大大方方的從正門口走了進去。鎖當然是撬開的,這種簡單的門鎖在胡楊手中也就是幾秒鍾的事兒,不會比用鑰匙開門慢。
胡楊的化妝材料都放在這裏,同時還準備了食物和水。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為了晚上的行動養精蓄銳。
天色漸暗胡楊三人才起來開始準備。經過胡楊的巧手,他們三個都變成另外一副樣子。
入夜之後他們開著借來的車,進入工業區找到了一個偏僻的角落停好車。然後耐心的等午夜的到來。
RK碳纖維公司的規模不大,資料顯示隻有的兩套生產線,而且最近才出售了其中一套。也就是賣到德國去的那一套。
雖然規模不大,但安保力量卻一點都不弱,常規的夜間保安有十二人。對於這個小廠區來說,這個編製肯定超標的。
但這才是正常的。碳纖維無論民用還是軍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價格當然十分昂貴。有這程度的保安才是正常的。
好在這些保安都隻是普通的保安,隻是經過一點訓練就能上崗的那種。所以還是有漏洞可以找的。
胡楊通過這幾天的觀察,發現保安的巡邏是有盲點的。這幾個盲點倒不是巡邏計劃的缺陷,單純是因為這些保安會習慣性的偷懶,就是不願意走到最遠的地方再折返。他們會在監控拍不到的地方偷偷抽煙。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就會假裝已經完成了巡邏。
其實監控係統本身,也是這些保安偷懶的理由之一。已經有那麽多監控了,他們的巡邏其實也就有那麽重要了。所以偷懶一下並不是什麽問題。
胡楊通過幾天的觀察,已經確定了這個死角位置和行動路線。
淩晨一點十分,巡邏的保安躲起來開始抽煙。通常會他們會在這裏待上五分鍾。
這五分鍾的空擋,就是胡楊潛入廠區的機會。
胡楊這次是獨自潛入,戚揚和簡有德都留在了外麵準備接應。一襲黑衣的胡楊很輕鬆的翻過外牆,避開監控覆蓋的範圍,小心的靠近保安們抽煙地方。
進入廠區是第一步,第二步進入建築物。原本這第二步是應該難度更大的,畢竟要獲得建築物相關信息才能確定如何下手。但這些保安們卻是幫胡楊節省了時間。這找漏洞還得是自己人才最準確。
這個漏洞就是他們躲起來抽煙的地方。是一個監控的絕對死角,可能是因為已經在牆內所以並沒有引起重視。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保安們發現這裏之後故意沒有上報,否則的他們去哪裏躲起來抽煙呢。
胡楊貼在陰影中,等待著兩個保安抽完煙離開才像隻蠕蟲一般蠕動前行。這個動作看著有多難看,做起來難度就有多大。這不同於匍匐前進,這個動作的四肢活動範圍非常有限,對於核心力量的要求非常高。
換做幾個月前,胡楊還是無法完成的。一直沒有懈怠的鍛煉,才給了胡楊足夠的底氣。
進入盲區,胡楊從身後摸出了攀爬工具,穿戴在手腳上,緩慢但穩定的爬升。到達的三樓,胡楊用徒手攀岩專用固定器,把自己固定好。
然後取出一對有繩子連接的吸盤。
然後摸出一個已經有了半管液體的針管,又從另一個小瓶子裏抽了另外一種液體。
稍微混合之後,胡楊把這個液體小心的滴玻璃的邊緣。伴隨著略微刺鼻的味道,玻璃邊緣的封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化。不到一分鍾,整塊玻璃就被安靜的取了下來。
收緊連接兩隻吸盤繩子,胡楊從玻璃掀開的縫隙中鑽了進去。
進了牛魔王的肚子,那孫猴子自然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還是那個標準,哪個房間的門鎖多、門鎖高級就是他要找的房間。
很快胡楊就鎖定了一扇門。他沒辦法不注意到這裏,因為這扇門用的是密碼鎖。在黑暗走廊裏,紅色提示燈非常的顯眼。
這種電子門鎖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應該是非常新的東西。要是換個人來,看到這個東西保準頭大。也不是說弄不開,但想要繼續保持不留痕記就很難了。
好在胡楊是專業的,這個門還難不倒他。其實說起來,處理這種電子的鎖,他要比機械的更得心應手。最高級的鎖都是重機械而輕電子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電子係統相比機械係統更容易被破解,畢竟電子係統誕生不過幾十年,而電腦係統連十年都沒有。
摸到門邊胡摸出一根改造過的牙刷刀,撬開了鍵盤的外殼。確認是自己熟悉的結構之後,連微光手電都沒有開,直接用鉗子和一根銅絲造了一個短路,然後門就這麽打開了。
學習這個技巧,隻需要一點點時間了解電路結構就行了。而想要學習如何撬鎖,則至少需要幾十個小時的聯係來熟悉微妙的手感。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差距。
當然,這隻適用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天才和妖孽不能以常理論。
開門之後,這裏麵的陳列很像是一個實驗室。站在門口的觀察了一陣子,才小心的走了進去。其他東西先不管,他先奔著電腦走了過去。
這個屋子不用擔心會被外麵看到燈光,因為這裏壓根就沒有窗戶。胡楊從腰包裏摸出一疊軟盤,把最上麵一張插入電腦。這裏麵是他優化過的文件檢索程序。有了上次的經驗,他這次提前寫好了帶過來。
程序運行之後,胡楊開始搜索這個房間。這個房間的確是一個實驗室,有很多實驗設備但胡楊都不認識。
因為沒有沒有窗戶,所以胡楊幹脆直接打開的燈,開始翻閱這裏的文件。翻了一些文件之後找到了一個名字“Dry sprayspinning”那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幹噴濕紡實驗室。
碳纖維生產實在是非常複雜的,這個幹噴濕紡工藝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胡楊就隻知道一個名詞,具體內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
看到“Dry sprayspinning”就說明胡楊沒有找錯地方,這些電腦中至少也有關於幹噴濕紡技術的資料。那這次行動就有了保底。
看著有用的文件全都拍照,然後仔細還原。這個過程胡楊處理得有條不紊,畢竟他是專業的。
既然有了保底,那胡楊就可以更大膽的一點。這邊把所有電腦上都拷貝上文件檢索程序並開始運行之後,胡楊就離開了這個實驗室,開始尋找他相似的房間。
在接下的幾分鍾時間裏,胡楊又找到了相似的兩個房間。一個是化工實驗室,是研究聚丙烯腈製備。而另一個就是總經理的辦公室。
化工實驗室和之前的幹噴濕紡實驗室一樣的套路。而胡楊的重點,則都放在了總經理辦公室裏。這裏讓胡楊感覺自己走進了一個寶藏之中。
之前也說了,這個RK碳纖維公司的規模並不大,所以人數也並不多。碳纖維的生產是完全自動化,人工參與的過程非常少,所以這裏生產人員和研究人員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從辦公室裏擺放的證書和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家公司老板也其中一個研究員,而且還是以為化工方向的博士。
按照常理分析,這樣一位有學術背景的公司老板,會把公司最重要的生產技術資料放在哪裏?
肯定是放在自己手裏。大概率上也就是胡楊眼前的這台電腦中,或者是藏在書架裏的那個保險櫃裏。
在確定這件事之前,胡楊要先把這間辦公室的窗簾拉上。畢竟是老板的辦公室,這裏可是有著落地大窗的。
同一時間,在外麵接應的戚揚和簡有德也沒有閑著。胡楊好像最近對電力係統有著滿滿的惡意。他們在外麵要對距離RK碳纖維公司最近的一個變壓器下手。
他們會按照胡楊的設計帶電作業,準備製造一場看似意外的電湧。電湧不是普通的斷電,而是瞬間的高壓強電流。
這種瞬間電湧的威力,對於現階段大多數沒有專門防電湧硬件保護的精密儀器來說,都是足以致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