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教父> 第304章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第304章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停電加上失火,廠區內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原本人數就不多的保安,根本無法顧及這麽大的麵積。


  胡楊和戚揚很容易就潛入廠區內部。他這次的目標是辦公樓和生產車間。對於這個公司,胡楊有很多好奇。


  如果這家公司是有意下套給馬國邦,那總要有一個理由。但這個理由不是胡楊最好奇的,而且老溫也會去找出這個理由。胡楊想知道的是,馬國邦是怎麽被騙的。


  胡楊對馬國邦毫無所知,但其實這本身也是一種更加明確的標簽。


  不到兩天之前,他和三位重要人物一起談論要如何救一名叫馬國邦的人。這三位中一位當下京圈兒裏風頭最勁的中年幹部,一位特殊戰線的核心人物,甚至還有一位德高望重不能言說的大人物!

  能夠讓這些人都上心的一個人,不會是個普通人。既然不是普通人,自然也不會栽入普通的圈套中。


  所以胡楊很想知道,是什麽能讓馬國邦這樣不普通的人陷入圈套中。


  德國的工業區中很少有高層建築。這裏也一樣,辦公樓隻有四層。在電子門門禁係統還不普及八十年代,普通的門鎖根本無法阻擋胡楊的腳步。


  一般的辦公室直接跳過,胡楊想找的是那種門很厚實還有幾道鎖的房間。


  這個房間就在三樓的走廊盡頭。這裏大約有三四百平的地方,被單獨的隔了出來。門口有監控探頭,明顯加固的大門,還有三道需要多花一點時間才能撬開的門鎖。


  監控探頭不需要擔心,剛剛的停電已經讓這裏設備全都停止了運行。八十年代監控本身就不常見,指望多自動化是不現實的。這個係統是一定要人工手工重新的開啟的。


  進入這個區域,胡楊很快就發現了目標。確切的說,應該是開心的發現了自己的目標,它們是幾台電腦。


  德國的數控設備是國際一流水準的。相對應的,電子計算機的使用和普及也是走在前麵的。


  胡楊比劃了一個手勢,意思是:“拉好窗簾。”


  雖然沒有提前準備,但胡楊很迅速的用電腦自帶的DOS語言編寫了套專門的檢索軟件。順便說句,電腦現在都是還是英文的操作係統而不是德文的。


  在這個房間逗留的將近一個小時之後,胡楊才和戚揚離開。這六七十分鍾對於秘密潛入來說,是非常非常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但從收獲而言,胡楊認為這個冒險很值得。


  兩人離開的過程著實花了點工夫。爬了牆、鑽了下水道、繞過流動的巡夜保安,最後才回到了簡有德一直沒有熄火的車裏。


  遠超預定時間的等待,讓簡有德忍不住抱怨了幾句。胡楊在沉默了片刻之後,突然開口說道:“你們倆的英語學得怎麽樣了?”


  沒有想到胡楊會突然有此一問,兩人都有點摸不到頭腦。隻能回答,還行。


  胡楊嘴角微揚:“那正好,咱們去英國實地檢驗一下你們的口語水平。”


  沒錯,胡楊是要去英國。


  剛剛他會在那裏麵的待那麽久,就是因為他在計算機發現了一些他感興趣的東西。


  這個工廠生產的產品中,有一部分是航空零件。其中會使用到碳纖維這種性能優越的材料。而與碳纖維的優秀性能成正比的,是碳纖維的昂貴價格。


  昂貴通常代表了豐厚的利潤。追逐豐厚的利潤又是商人的本能,所以這家公司也對碳纖維生產技術產生了興趣。


  而這就是吸引馬國邦入套的原點。這家公司正在引進碳纖維的生產技術,而且已經非常接近完成,設備已經進入了調試階段。可惜的是那個工廠不在這裏。否則胡楊一定是要去參觀一下的。


  碳纖維的生產技術是非常複雜的。涉及化學、紡織、材料、精密儀器等多學科領域,製造工藝和製造設備上都非常講究。在製造過程中必須控製溫度、濕度、濃度、黏度、流量等上千個參數。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碳纖維的性能和產品質量。


  之前老溫說過,咱們也引進了一套碳纖維生產設備。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並沒有能成功運行,變成了一堆價格昂貴的廢鐵。


  其實以胡楊對於碳纖維生產的了解,就算設備能正常運行,距離真正生產出成品碳纖維也還有很遠的距離。碳纖維的生產中,工藝的重要性甚至還要高於設備。


  而這些資料因為過於繁複,通常是不會被專門整理到一起的,除非是準備把工藝和設備一起打包賣出去的時候。


  剛剛胡楊從計算機中發現的東西,就與碳纖維的生產有關。這家企業是從英國搞來的生產設備,二手貨,小規模,但足夠用。


  胡楊從計算機裏得到了英國那邊地址。他準備去一趟,看有沒有機會把這一套東西弄弄回來。


  離開的時候,胡楊刪除了剛剛編寫的文件檢索程序。但留下了後門程序。將來如果這些計算機有機會聯上國際互聯網,那這個後門就能派上用場了。


  波蘭在德國東麵,而英國在德國西麵,中間隔著一個北海。如果放在幾個月前,胡楊肯定會選擇坐船去跨過北海。但考慮到冬季寒冷的海風,胡楊還是決定飛過去。


  回到H·金屬回收公司,胡楊聯係國內。把這邊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匯報。


  沒有流血,沒有衝突,沒有正麵接觸,東西已經掉包成鋁合金。老溫給的任務已經全部完成。


  另外,那邊的東西肯定不是碳纖維或是碳纖維製品,光是重量就不對。具體是什麽,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知道。短期內,還是讓這些東西都是消失比較好。


  胡楊的表現,比老溫預想的還要好。當然這主要是因為胡楊沒有按照他的計劃施行。但效果肯定是胡楊的更好。


  而胡楊不知道的是,老溫在知道這些之後臉上的表情十分耐人尋味。那是一種雙重意料之外之後的雙重驚喜。


  羅鵬程在電話中問胡楊:“是馬上回來,還是?”


  胡楊沒有對他隱瞞:“我接下來會去英國轉一圈,估計年底才能回國。”


  羅鵬程問:“會有危險嗎?家裏可還有人在等你。”


  胡楊想了一下:“應該沒有。我的安全您放心。”


  羅鵬程說道:“有這也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胡楊心裏一動,試探著問:“這個好消息來自北麵?”


  羅鵬程一點也不意外胡楊能猜到:“賀平源和薛嵩在元旦之後會來北京,到時候你們的坐到一起研究一下,那件事。”


  胡楊在電話這頭臉上已經滿是笑容:“是您跟大領導說這事兒了?”


  羅鵬程笑著說道:“是大領導自己提的。另外大領導還說你和他們有相同的味道。”


  胡楊遠遠的拍出一記馬屁:“大領導真是目光如炬,我隱藏的這麽深都被他發現了。”


  羅鵬程笑罵:“少貧嘴。這件事的嚴重性不用我提醒你。這次大領導雖然點了頭的,但是你之後的每一步依然還是踩在鋼絲上。”


  胡楊略顯隨意的回應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八個字我一定時刻不忘。但除了這兩位,吉林的那邊最好也能提前接觸一下。畢竟東三省是一家,那件事缺了誰都不行。”


  羅鵬程語調略微下降幾分:“吉林那邊最近會有大的人事調整,馬紅旗和初在龍也可能在調整之列。這個時候有點敏感,不太好直接接觸。我從側麵打聽了一下,他們倆的位置可能會挪動。”


  胡楊這邊試探的問:“有沒有可能幫他們一下。我的意思是在規則允許範圍內。”


  羅鵬程很直接的說道:“我會看看有什麽我能做的。不多你放心,即便他們不在關鍵位置了,吉林也還是有辦法的。”


  胡楊說道:“您這麽說,我自然就放心了。有您坐鎮後方,我在前方可就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了。”


  羅鵬程笑罵道:“少貧。還是那句話,在外麵注意安全。你這個腦子現在可是精貴的很。大領導都想把你弄到身邊去。千萬可不能出任何閃失。”


  胡楊一聽也是有點驚訝,隨即意向就大約猜出個大概:“是被老溫給攔住了吧?”


  羅鵬程嗬了一聲:“還真是什麽都瞞不住你。”


  胡楊很輕鬆的說道:“被老溫提防著是件好事。”


  羅鵬程仔細琢磨了一下,發現胡楊說的沒錯。如果是別人,被老溫這種人惦記還真是件聽讓人害怕的事情。但胡楊不同,他太優秀了。關鍵是,很多時候還優秀得很不合理,用天才來形容好像都有點不夠用。


  這樣的人,作為上位者你真的能夠放心用嗎?


  這個問題,還真不一定有個靠譜的答案。因為不管用或不用,對這個人總會多幾份顧忌。


  而老溫對胡楊時刻提防,其實就衝淡這種顧忌。因為老溫一直在盯著胡楊,隻要沒有發現問題,那胡楊就是沒問題的,也就是可以放心用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