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爛泥糊褲襠
能讓趙鯤不得不接的電話,當然就是來自金主裏德。
今天是趙鯤分錢的日子,而其中也有他裏德的一份,而且還是很大的一份。那個裝滿大額鈔票的小手提箱就是給裏德準備的。
這個時候裏德打來電話,當然要說得也是這個錢的事兒。正在這個當口上,這個電話著實讓趙鯤的心裏咯噔了一下。
不過趙鯤是不會承認自己這是被嚇的。絕對是因為昨天晚上睡眠不夠造成的心慌。
即便是互相不待見,但在伸手拿錢的時候,多少還是會客氣一點的。所以裏德在電話裏的口氣,要比平日裏稍微的好了那麽一點點。
但這好了一點點的語氣,隻持續了不到十秒鍾。當裏德知道錢丟了之後,便開始了劈頭蓋臉的訓斥。
原本趙鯤是有點心虛的,但被人劈頭蓋臉的訓斥,瞬間就點燃了他的火爆脾氣。
積壓一個早上的怒火變成了若幹“問候”用語,沿著電話線灌進了裏德的耳中。
能力和地位裏德都要比趙鯤高,但論及說髒話的技術,整日混跡兄弟會的趙鯤肯定是要甩他幾條街的。
略微可惜的是,在場隻有JIM王能夠領會這些髒話的精彩之處。其他人的英語水平,了不起也隻能聽懂F**Kyou之類而已。
很快裏德也發現,這種形式的“交流”對他不利,於是甩下一句:“這事沒完,我會再打給你,到時候你必須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然後就掛斷了電話。
被掛斷了電話之後的,趙鯤慣性的繼續罵了幾句之後才悻悻的停下。腦子慢慢降溫之後,他才開始意識到剛剛發生了多麽嚴重的事情。
隨著理智逐漸回歸,冷汗也冒了出來。
趙鯤看了一眼心腹JIM王,後者立刻總算反應不慢,立刻讓所有人都出去繼續找錢。
關上門,趙鯤立刻就繃不住了。抓著JIM王:“現在怎麽辦,我是想解釋一下的,可是誰想到他上來就……可是,現在怎麽辦?”
JIM王總算還沒有慌,擰著眉頭和趙鯤一起分析這件事的解決方法。
倆人商量了半天,最終琢磨出了一個肯定不是最好,但應該還行得通的主意。
那就是打電話給裏德,除了道歉之外,再要一筆經費。而條件是他們還會再給裏德那一份,並且還會補前一次的那份。也就是說,這前後兩次的好處都不會少給裏德。至於他們這邊的資金缺口,都由趙鯤自己填補上。
這肯定不是一個好主意。但同時,又是一個成功率極高的主意。因為貪婪是人類的本質。裏德也從沒有掩飾過他對金錢欲望。
這一點上,趙鯤和JIM王倒是沒有再犯錯。錢不是萬能的,但錢解決不了的問題還真的是不多。
簡單的準備了一下之後,JIM王就拿起了電話,打給了裏德的辦公室。這種電話當然不能讓趙鯤直接再打給裏德。而是應該由JIM王和裏德的助手先互通一下消息。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還真是再次印證了人性果然是貪婪的。裏德的憤怒原本就是因為自己應該得到的那份沒有得到。
而當雙倍的好處擺在麵前之後,他便找不到任何再繼續憤怒的理由。所以他也沒有拒絕的理由。隻是讓JIM王給趙鯤帶了一句話“這是最後一次機會,如果再出問題,那就需要承擔所有的後果。”
這個後果裏德並沒有說明,但大家都知道這個後果肯定是趙鯤不會願意見到的。
得到裏德的答複之後,趙鯤立刻跟自己家裏張口要了錢。這筆錢的數額可不算少,但對於他的家族來說也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不過的家族對於出這筆錢的理由,卻是有很多不滿的聲音。拉上的KBC新聞集團的關係,原本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好處,而現在卻是往裏麵倒貼。這看著可不像是個合算的買賣。
有這種看法的,基本都是留在國內沒有走的這一支。他們並不是不明白,有投入才有回報的道理。而因為這件事兒,是“海歸”那一支主導的。所以他們一定要站出來發出不同的聲音。
趙家這幾年的發展,得益於兩支的合作。一方麵是有關係,另一方麵則帶回大量的資金。兩支聯手才有了今天趙家的局麵。但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有紛爭。尤其是當外部壓力變弱之後,內部的不穩定因素都會逐漸浮現。
而在趙家這種矛盾是非常明確,並從一開始就存在的。隻是大家都選擇暫時放在一邊,假裝它並不存在。
意識形態!
這是兩支最大的不同。一個紮根於國內在體製內鑽營,熟悉國內的各種規則,當然那習慣於國內這個環境下“最優”的思維方式。另一個則正好相反,在所謂“自由”的美國成長。自然是熟悉他們那一套東西。
兩支的意識形態不說是完全對立,也肯定是截然不同的。這就導致他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總是會有至少兩種不同的觀點。
理想狀態下,這其實一種很健康的關係。不同意見並不是壞事,這能提供更多的方向,幫助決策者進行更全麵的考量,從而做出最理想的決策。
但這些的發生,必須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理想狀態”。理想狀態需要家族的所有人,都是在為了的整個家族變得更好的努力。家族利益在個人利益之前。
這可能嗎?
在海外那一支剛剛回國,兩支合並的時候,的確有那麽一段的蜜月期。
但在這之後,隨著家族迅速發展,兩支的矛盾也開始越發凸顯。
國內這一支,堅持要把重心放在國內,以上海為中心向周圍擴散。眼下最緊要的,是進一步鞏固他們經營若幹年的根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需要海外一支給予更多的資源。
國外一支當然相反,認為發展重心應該放在美國。在他們看來,自由市場肯定要比計劃市場更加成熟。也更加容易能夠將國內經營的關係和資源套現。為達到這個目的,同樣需要國內一支提供大量的支持。
其實兩支打的算盤一樣。就是想要借助另一支的資源,進一步鞏固自己已經有的根基。而再進一步就可以獲得壓倒性的優勢,然後逐漸蠶食另外一支。
表麵上是一家人,但大家都很清楚對方的想法。這是從國外一支回國開始,雙方都在打的算盤。
相比之下,國內一支的發展要比國外稍差一點。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金錢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加上華僑和外匯這兩個時下火熱的名詞,海歸這一支已經占據了上風。
這次如果能夠成功的搭上KBC新聞集團這條線。那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海歸一支的勝利。而這個時候趙鯤出了紕漏,他們自然會抓住機會攻擊他們。
家族中發生的各種博弈,趙鯤並沒有怎麽在意。處理家族內部關係,本就不是他擅長的。這些事他已經習慣於讓他父親趙遷來處理。
錢雖然最後還是拿到了,但沒有人相信錢是很的丟了。基本上都認為是趙鯤自己把錢花了,然後又找個理由回來要錢。否則為什麽不徹底的查清楚是誰偷了錢,反而提出這麽一個的賠錢的方案來?
趙鯤和JIM王此時也才意識到,他們之前想出來的那個辦法,其實無異於承認了自己監守自盜。就像一坨爛泥糊在褲襠上,不是屎它也是屎了。
然而,事情已經這樣了。已經發生的都已經無法挽回,隻能一切都向前看。就像裏德也都是向錢看一樣。
裏德是一個很會抓機會的人。既然是你趙鯤出了問題,並提出的新的方案,那他自然也可以提出新要求。
於是這第二次的錢,他要求趙鯤全部給他準備美金。
以現在的匯率來說,全部換成的大額美金之後隻要一個信封就能裝下。這可比一個手提箱更容易帶上飛機。
照慣例,這錢並不從趙鯤手中直接交給裏德。中間需要倒上幾次手才能讓他們都安心。
理論上講,這麽想好像也沒什麽問題。但實際上,這除了暴露更多的人,並沒有什麽實質上的意義。
第一筆錢,從趙家到了趙鯤手裏,又從趙鯤到JIM王,再到裏德的助手,最後到裏德的手裏。
第二筆錢,從KBC新聞集團的隱蔽金庫出發,到裏德手裏,裏德的助手,JIM王,最後是趙鯤。
注意到了嗎?雖然看著複雜,但人其實就是那些人。隻要抓住一條線,就能夠把整個鏈條全都挖出來。
民間高手和專業之間,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隻用了不到十二小時,胡楊就找到了KBC新聞集團在上海的秘密金庫。而此時胡楊到上海也還不到二十個小時。
胡楊提前“出關”了。雖然是臨時決定,但並不算是計劃之外。最開始胡楊也沒打算真的在347所裏住滿三個月。
出關之後,胡楊直接來到了上海。來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蹤這些人找出KBC新聞集團的金庫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