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專利管理局
境外作戰,對大多數軍人來說都是一種隻存在理論中的行為。除了個別幾個國家的軍隊意外,隻有以後會出現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才有在境外執行軍事任務的合法性。
而現在,胡楊要他們做不僅是境外執行任務,而且要橫穿一個國家,進入另一個國家。而且還是可以主動開火的那種。任何現役軍人都不會收到這種命令。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龐博和其他老兵們才清楚的感受到,原來自己真的已經不是職業軍人了。
這是一種很複雜的心理變化,很難說是好還是壞,總之就是很複雜。
雖然單兵作戰能力還可以,但軍事行動的計劃可不是胡楊的專業範疇。他提出整體的戰略構想,具體細節還要兩個隊長進行仔細的推演。
這裏是歐洲,不管是人文還是地理,萊克肯定更加熟悉一些。以他的為主導,這一點胡楊和龐博都沒有問題。
今晚他們會通宵製定一個計劃的初稿。而在接下來幾天中,會對這個初稿進行反複的推演和修改。
兩隊人需要互相熟悉和磨合。尤其是老兵們,還要熟悉新的武器裝備。施皮爾貝格叔侄倆還要進行特訓。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一周對他們來說,肯定將終生難忘。
一周時間,是胡楊能夠給他們最長的時限。然後他們就必須立刻出發開始行動。行動的時間計劃是兩到三天,暫時也無法確定。
總共加起來十天左右,這是胡楊對談判時間的保守估計。一旦談判團回國,他也必須跟著離開。現在這個時期,他不可能獨自留在國外。因為那幾乎等於叛國。
胡楊和助理金英連夜趕製了一份中德雙語的戰術術語對照表。未來幾天中,兩隊人想要準確的溝通,就要依靠這個了。
天亮之後作為助理的金英就和管衝一起離開了。他們接下來要去的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國際組織,歐洲專利管理局簡稱EPO。
EPO是根據歐洲專利公約,於七十年代末正式成立的一個政府間組織。EPO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歐洲地區的專利審批工作。
該局的工作地點分布在德國的慕尼黑、荷蘭的海牙、奧地利的維也納以及德國的柏林四個城市。
管衝去專利管理局,自然是為了專利相關的事情。胡楊很早以前就把幾分特種金屬的配方交給了管衝。他已經在香港為這些配方申請了專利。接下來,自然是想要在歐洲也同樣申請。
這些特種金屬的配方,是胡楊最容易變現的記憶。但也正是因為容易,胡楊使用一直都很謹慎。這次拿出來的,都是經過他深思熟慮挑選出來的,不會引發大規模影響的配方。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眾的,使用領域狹窄的特殊合金。
懷璧其罪這四個字,胡楊可是時刻謹記在心。像這些需要公開做的事,隻要有心查的話,沒有什麽是查不出來的。胡楊和管衝的關係,甚至現在與德國人的接觸,都不會是什麽秘密。
查與不查,中間隻是差了一個值不值得。胡楊現在拿出來的東西,雖然也有一些價值,但應該還夠不上“值得”。至於那些更有價值的,就要等胡楊和他身邊的人都真正強大起來之後才會拿出來。
專利申請不光是在亞洲和歐洲,將來還要去美國申請。專利這個東西就是這麽麻煩。在早期都是以國家為單位。在一個國家申請的專利,隻在這個國家的範圍內受到保護。
而EPO就提供這方麵的便利。按照歐洲專利公約的規定,一項歐洲專利申請,可以指定多國獲得保護。一項歐洲專利可以在任何一個或所有成員國中享有國家專利的同等效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簡化在多國單獨提交專利申請的手續,節約開支,方便申請人。
另外審批是按照統一的法律,不會因為各國不同的法律造成不同的後果。審批的效率更高,認證文件使用英法德三國語言。基本上在歐洲全境都可以無障礙閱讀。
歐洲專利局是世界上實力最強、最現代化的專利局之一。對於專利的認定和保護程度和力度,與科技發展程度是成正比的。
試想,我付出了大量時間和財力研發出的東西,別人如果可以無償的拿去使用,那我又為什麽要做這件事?我們都等著那些傻乎乎的別人就研究就好了。等他們研究出來,我們就拿回來用,多開心!
專利認證,保護知識產權,版權意識,這些都是為了保護原創者的利益。也隻有保護好他們應得的利益,才能讓更多人和資源投入到這些領域之中。
在這方麵,我們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們在計劃體製下,就完全沒有專利的概念。任何技術上的進步,都應該無償的分享給所有兄弟單位。這幾乎就是一個共識。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等著別人去研究。
管衝和金英這次來歐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他們手裏那十幾種特種金屬配方的專利申請下來。在之後是逛逛歐洲,還是發展一下歐洲地區的情報網絡,那就看管衝自己的心情了。
熬了一個通宵的胡楊,在天亮之前回到了酒店。匆匆忙忙洗了個澡就像平時一樣和談判團的其他人一起吃早飯。
從他們的聊天中,胡楊了解到西門子一方的談判團隊很厲害。他們的風格並不是歐美慣常的那種盛氣淩人,而是很有德國風格邏輯派。凡事都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這遇到不講理的頭疼,但遇到這太講理的也不簡單。談判團當然不是沒有數據方麵的準備,但和西門子一方根本沒法比。人家不光有豐富的數據和資料支持,還有科學的數據模型。
經濟領域使用數據模型對經濟走向進行預測,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是一般的操作。但對剛剛改革開放的我們國家來說,這都還是陌生的東西。
也不是說國內沒有搞這方麵研究的。但過去幾十年的計劃經濟中,經濟學研究還有市場研究是完全沒有發展土壤的。當然現在有了,但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
胡楊想這次之後,應該多少會有一些改變吧。很早以前就有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這話沒錯,理工科培養的人才的確是國家建設最急需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整體的體量劇增。改革開放成為必然,我們必須與外麵的世界接觸和交流。
而外麵的世界早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規則。這套規則是我們沒辦法立刻適應的。這個時候,經濟學、邏輯學甚至是哲學,這些學科也都是能夠幫助我們調整思路適應世界。
不過光重視這些方麵的研究還不夠,關鍵是決策者要真的聽這些真正的專家要表達的東西。
是真正高研究說真話的專家。不是那些專門挑大家愛聽的說,或是專門危言聳聽的那些磚家。
麵對著西門子方麵智商碾壓式的談判方式,我方緊急從留學人才中征調了幾個人來救場。其中一個叫李億峰的年輕人讓胡楊印象很深刻。
他的履曆非常耀眼,十六歲上大學,當時選的專業是數學。十八歲學完本專業所有課程,跨專業同時學了數學和哲學兩個碩士學位,二十二歲考上哈佛並且拿全額獎學金。
到了哈佛依然耀眼,從哲學院又考入了哈佛最著名的商學院,現在讀大二。
這個人很年輕,比胡楊也大不了幾歲。理論基礎紮實,對數字也非常敏感,心算能力很強。他和手裏的一隻算盤,就能頂一組人。簡直就是一個人形計算機。
而他有這麽一副天生學理科的腦子,卻選了經濟學作為專業。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這種選擇。但胡楊要說,這種組合簡直就是絕配。
將來他肯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但最適合他的其實並不是理論研究,而是製訂經濟戰略,打經濟戰。
胡楊很看好這個李億峰。雖然接觸不多,但胡楊隱隱感覺這個年輕人的心智很成熟。換句話說就是有城府懂藏拙。
年少不輕狂,恃才不傲物,不是妖孽那就是重生的。
或許,應該找機會試探一下。
不過這個機會還不太好找,李億峰比他還要忙,因為能者多勞嘛。
胡楊自己的工作也很多。因為每天都有很多新的資料需要翻譯。即便是胡楊也要開足馬力做上半天才能弄完。
接下來三天,胡楊都沒有離開酒店。H·那邊沒有任何消息,管衝那邊也沒有什麽動靜。按照約定,隻有不得以的情況下才可以直接聯係胡楊。所以,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這幾天時間胡楊除了忙於翻譯資料之外,還抽空打了幾個電話回北京。電話肯定是打到華夏科技的也隻能華夏科技。
胡楊和華夏科技的關係已經算是公開的。打到那兒誰也說不出什麽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