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丹東是個好地方
會議再次……更準確的說是回到的討論階段。按照大會流程規章的規定,就是說又要至少三天時間才能進行二次表決。
於是胡楊跟羅鵬程請了個假,帶著簡友德和借來的車,這次是真的借。兩人一車離開了北戴河。
以八十年代的公路水平而言,長途移動最好的方式還是火車。那個時代的自駕遊可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路況差是其一,加油和維修也都沒有保障。而且還有可能遇到一些不太友好的人。
這次的目的地是丹東,是管衝和胡楊都選中的地方。胡楊請了一周的假,當然這個時間還可以延長的。
訓練還在繼續,簡友德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關於丹東的資料管衝已經梳理的很完整了。早年這裏叫安東,安東市隸屬於遼東省。安東市是安東省、遼東省省會。54年遼東、遼西兩省合並,設置遼寧省,丹東市隸屬遼寧省。
從客觀條件上來講,丹東絕對是個好地方。
丹東是遼寧省礦產資源大市,地質構造複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種多,分布廣,儲量豐富。現發現礦產63種。
主要金屬礦產有金、鉛、鋅、銅等,主要非金屬礦產有硼、菱鎂、大理石、紅柱石、高嶺土等。其中,硼礦探明儲量達3億多噸,占中國固體硼礦儲量的80%左右;菱鎂礦遠景儲量和開采量在國內都占有重要地位;高嶺土、大理石、紅柱石等礦儲量豐富。
丹東地區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61.6%。丹東的森林處於長白山和華北兩大植物群落的過度帶上,兩大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交替混生。長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紅鬆、沙鬆、紫杉、蒙古柞,華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赤鬆、油鬆、麻櫟、遼東櫟、板栗、臭椿等。
丹東地區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良,位居遼寧省之首。該地區不僅有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還有豐富的地熱溫泉和礦泉水資源。人均占有水資源是遼寧省平均值的4倍,全國的1.5倍。
除了這些還有豐富的淡水生物資源,海洋生物資源。
而一切優勢的對麵,卻有著一個大問題,那就是隔江相望的鄰國朝鮮。
丹東和朝鮮有多近?在市區內,隔著鴨綠江不需要設備就能看到對麵江麵的人。而往稍微上有一點的地方走,有一個小景點叫“一步跨”。
中朝邊境在這裏就一個小河溝,一步就能跨過去。
就因為這麽近,所以出於戰略考量,丹東沒有任何大型重工業設施。這是一個徹底的輕工業城市。
在計劃經濟年代,輕工業發達是好事。這會直接提高所在區域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50到70年代有幸福指數調查的話,丹東肯定會在很高的排位。
但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這個情況就完全顛倒了。改革開放帶了全國性大生產大建設,重工業重新成為帶動既經濟的龍頭。
丹東乃至遼寧都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理上的劣勢。沒有了計劃調撥,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肯定是遵循一個很樸實的標準,那就是物美價廉。
丹東也好,遼寧也好,整個東北也,東西或許不比人差,但運輸成本要高出很多。這就使產品失去了競爭力。
而重工業產品相比輕工產品,受到運輸成本影響要小很多。以現在的丹東為例。除了紡織業的產品之外,就沒有什麽東西能銷售到省外。
遼寧一省的消化能力有限,這就致使大量產品積壓,進而導致一連串惡性循環。
其實在全國範圍內,市場轉型期裏陷入困境甚至倒閉的企業都在少數。這個啥時候環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就變得格外重要。
現如今丹東的支柱產業就是輕紡,其他幾個還算好過的有兩家造紙廠鴨綠江造紙一廠和二廠,還有一家518農用機械廠。
能夠勉強維持的有菊花電視機廠,波能半導體廠,金龍鋼筆廠,孔雀手表廠。
輕紡這塊,丹東有五家企業,丹東毛絹廠,丹東紡織廠,丹東化纖廠,丹東針織一廠,丹東絲綢二廠。其中規模最小的針織廠都有近千員工。最大的毛絹廠有幾萬人的規模,員工和家屬就形成了一個鎮子。
管衝看中的那家振安區農機廠,是一家區辦工廠。最早是一個生產農具的廠子,就是鋤頭,鐵鍬之類的。
後來區裏找了個機會申請了一筆錢,把廠子擴大成了農機用品生產廠,生成農機用配件和消耗品。
都說船小好調頭,但船小也同樣經不起浪。這個百人不到的小廠,就因為一次質量問題導致的拒收,便一下次陷入了停產的狀態。
由於是區政府下屬,區財政根本沒有能力補貼企業。所以這個狀態就一直持續到現在。
管衝以華夏科技的名義談承包,區裏條件也開的不高。就兩條,一負擔債務,二承諾接收原有工人。
債務是小頭,隻有幾千塊。接收全部工人才是大頭。接收的意思的不是留下工作就完了,還要補上之前拖欠的工資和福利,還有報銷包括醫藥費在內的各種款項。
管衝做了一下計算,這部分要五千多,可不是一筆小數字。但好在這不需要一次性都拿出來。管衝在合同中承諾,用半年時間逐步將拖欠和需要報銷款項補齊。
這也是為什麽在選擇中更傾向於小廠,而不是其他兩家的原因之一。大廠老廠會有很大的隱形負擔。
可能一個廠子在職的隻有一兩百人,但離退休的還有幾十號人。如果再有廠辦的附屬企業那就負擔就更大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體製下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都會走小而全的路子。就比如和這家振安農機廠同在振安區的丹東紡織廠。有幾千人的規模,就有廠辦醫院,廠辦托兒所,廠辦浴池,廠辦飯店,廠辦旅店,這又是上百號人的規模。
而丹東規模最大的丹東毛絹廠,不光有上麵說那些,甚至還有自己的學校和溫泉療養院。
九十年代全國性的大規模破產重組潮中,有太多企業就是被這些負擔生生拖垮的。
胡楊和簡友德並沒有著急趕路,到丹東已經是第四天的中午。胡楊在郵局給北京打了一個電話,趙小白說項淩江應該明天到丹東。
項淩江這一趟是和設備零件,還有從技校帶來的兩個技工一起,路上是會慢一些。
胡楊不打斷自己提前和振安區農機廠接觸。於是就買了一份丹東地圖,帶著簡友德在丹東市區裏轉悠。就算是勘察地形了。
丹東以前胡楊曾經來過兩次,但那是二十年之後。市區內唯一沒變的地標,就是抬手指向西方的毛主席雕像。
雕像所在的位置就是丹東火車站的站前廣場。市政府,長途汽車站都在旁邊,應該說這裏就是當時的市中心了。
確定地標之後,他們便開始在市區內隨意的轉悠。丹東的物產豐富,這個姐姐有很多人在街麵上擺攤賣貨。
忽然胡楊停下了腳步,停在一個賣繭蛹的老大爺麵前。簡友德順著胡楊的目光看向大爺麵前的框,臉色立刻一變。
這都是啥!
一些黑色的,還在蠕動的蛹,還有一些同樣在蠕動的,綠色的蟲子。
這時胡楊一驚蹲了下來,問道:“大爺你這個繭蛹怎麽賣的?”
在簡友德震驚的注視下,胡楊買了兩斤繭蛹。
晃了晃手裏的紙包,胡楊問簡友德:“知道這啥不?”
簡友德回答:“你不說了嗎,是繭蛹。”
胡楊語氣愉悅的說道:“一看你就沒吃過。這是桑蠶的蛹,另一框那個綠色的就桑蠶。吃了桑葉會吐絲做繭。這個蛹味道非常好,一會找個館子做一下。”
簡友德雖然嘴上沒有說,但表情已經出賣了他。胡楊當然看到了,但他全當沒有看到。
說起丹東最出名的特產,肯定有大黃蜆子的一個位置。雖然現在不是最好的季節,但大黃蜆子在已經很肥美了。
他們在臨近江邊的地方,找了一個朝鮮族館子。委托加工了一個幹煸繭蛹。又要了四斤水煮大黃蜆子,加上一個泡菜炒五花肉,一個辣燜明太魚。
四個菜都挺硬,唯一可惜的就酒差了點意思。喝白酒吧,胡楊酒量太差,而簡友德又太好,他們在一起喝著根本沒意思。
至於啤酒,這個時期國內絕大多數啤酒廠的技術都還不很成熟。丹東啤酒廠的啤酒,說真的這味道真的不敢恭維。
胡楊隻喝了一口,就推給了簡友德。原料其實也不差,就是技術和配方上差的太多。釀出的啤酒,隻是看著像啤酒有泡沫,但味道真的很像“馬尿”。什麽啤酒花香氣,什麽發酵香氣一點都沒有。
一念至此,胡楊突然對簡友德說:“回頭你去了解一下丹東啤酒廠的情況。”
簡友德一愣:“啤酒廠?您想插手這個買賣?”
胡楊彈了一下酒杯:“是突然有了這個想法。你不覺得這啤酒難喝?”
簡友德不解:“啤酒不都這味嗎?”
胡楊很認真的搖了搖頭:“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