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世
光祿寺少卿羅家有女羅嫣然,秀外內中,才貌雙全,是京中貴女的典範,是權貴人家炙手可熱的定親對象。
在羅嫣然十歲之時,正值邊疆戰事吃緊,且戰役的主將傷重離世,致軍心不穩。聖上在朝堂上商議穩定軍心的謀劃,而光祿寺少卿羅風陵在朝堂上則誦了一首送別詩。
國家的榮恥,親人的思念,不正是最牽絆著戰士們的心嗎?
送別詩一出,不僅安撫了邊疆作戰的戰士,更鼓舞著戰士們,勇猛地拿下了戰役的勝利。
戰役取勝,除了對邊疆作戰的戰士論功行賞外,聖上還少不了對羅東江犒賞。然眾人卻沒想這首送別詩竟是出自羅風陵的嫡女羅嫣然之手。
羅嫣然才年僅十歲,卻憑著一首送別詩而名震天下,自此她聲名鵲起,還被聖上金口稱讚為不可多得的才女。
到了十五歲之時,羅家開始著手替羅嫣然挑選夫婿,消息一出,上門提親的幾乎踏破羅家的門檻,最後羅嫣然挑了定遠侯世子裴子晉。
裴子晉麵如冠玉,性情溫和,才學兼優,羅嫣然覺得裴子晉什麽都好,不過就是太優柔寡斷了些,但比起京中的其他人選,裴子晉倒是少有的真誠,羅嫣然被他的“一生一世一雙人”所打動,最後嫁予了他。
二人成親兩載,卻恩愛如初,裴子晉更是待她百般寵愛,遺憾的是二人成婚兩年有多,卻未誕下一兒半女。雖然公婆心裏頗有微言,甚至還提出給裴子晉納妾的想法,但裴子晉視若無睹,非但不理會爹娘,還安慰著她孩子一事是講究緣分,急也急不來。
羅嫣然感動至極,深深覺得有夫如此,今生足矣。
然這樣的想法徹底擊碎在當她撞見自己的夫君與別的女子躺在床榻之上。
羅嫣然從廟宇歸來,推開房門,隻見裴子晉的俊臉帶著潮紅,他連忙掀過被子,滿臉尷尬地看著羅嫣然。
羅嫣然難以相信,曾經對她許下山盟海誓說此生隻有她一人的丈夫竟然會背叛自己。可再不相信又如何,整間屋子都提醒著她這不是假的,她的丈夫真真切切地背叛了她。
什麽海誓山盟的都屁話,羅嫣然突然覺得很可笑,她原定去廟宇禮佛十日,卻在路上發現自己懷了身孕,於是她便提早了回程,本想著給丈夫一個驚喜,卻沒想讓她撞見了如此“驚喜”的一幕。
“姐姐,都是我的錯,你不要怪姐夫,你要怪就怪我。”此時一道溫婉的女聲傳來,將羅嫣然的思緒拉了回來。
羅嫣然看著跪在地上,衣衫襤褸,哭得一片憐人的庶妹,她眸子裏閃過一瞬詫異,不過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冷色。
羅嫣然嘴角微勾,臉上盡是諷笑,萬萬想不到啊,與丈夫苟且的人竟是她那“溫柔得體”的庶妹,嘴上還嚷著“姐夫”,而卻與姐夫廝混在一塊,她真是看輕了這個庶妹了。
“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嫣然你且聽我解釋。”對上羅嫣然通紅的眼角,裴子晉心裏不由泛起無盡的羞愧,可看著跪在地上的羅雪嬌,他心裏也生出幾分不忍。
看著裴子晉對羅雪嬌的維護,羅嫣然臉上的諷笑更深了,其中更是夾雜著幾分悲憫,滾燙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羅嫣然試圖極力隱忍,但終是忍不住地往下掉落。
羅嫣然隻覺得眼睛一黑,她當場昏厥了過去。
羅嫣然醒來後,得知她懷了身子,裴子晉簡直高興壞了,但羅嫣然卻半點為人母的喜悅都沒有,早在被她撞見裴子晉與羅雪嬌苟且之時,她早就離了心。若是沒有孩子,她或許會與裴子晉提出和離,但如今她既然懷上了孩子,也實屬不易,而且大夫說了她身子孱弱,若是貿然打掉孩子會導致她以後也難以再生育。
可若是帶著孩子和離,回了娘家,羅府定然會因為她而遭人詬病,她又怎麽舍得讓爹娘大哥蒙羞呢。
思前想後,這親離不得,而她的好庶妹也是注定要進羅家的門的。不過這進羅家的門得在她生了孩子才能進。
本來裴子晉就愧對自己的發妻,羅嫣然提出這般要求,他也自然應允。
然羅嫣然沒想到第二日便有人來當說客,定遠侯夫人也就是她的婆母替她權衡利弊,說什麽男子難免三妻四妾,女子要以夫君為上,要識大體切忌善妒……
羅嫣然什麽都聽不進去,但她倒是隱隱覺得羅雪嬌與裴子晉苟且一事她的婆母是早知情的。
畢竟她的婆母也向來厭惡妾侍,這突然間有如此轉變,這其中定然有什麽她不知的隱情。
這樣的苗頭在羅嫣然心裏的埋藏著,直到在四個月後,才予以被證實。
羅嫣然那時已經懷有六個月餘身孕,她在花園散步,卻在涼亭裏看到兩道身影,她神色一凜,她孩子還沒生,羅雪嬌還沒過門,她卻敢公然上門私會了嗎?
羅嫣然自認為自己在內侍奉公婆、管理內宅,在外替裴子晉經營人脈、操持家族店鋪,這處處都做得美滿,把定遠侯府打點得妥當。而且她美貌也是京中絕色,羅雪嬌根本不能與她比擬,為什麽裴子晉會背叛她呢?
再有,裴子晉明明答應了待她生下孩子才允羅雪嬌進門,她如此便上門,這是置她的臉麵於何地呢?
因為懷胎不穩,羅嫣然這段期間都極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但當看到那一雙狗男女時,她再也隱忍不住了,她一改平日的溫柔賢淑,她快步上前,對著庶妹羅雪嬌的臉一掌扇了過去。
“啪嗒”一聲,羅嫣然覺得甚是解氣,但一掌並不能將這段時日的怨氣都打散,羅嫣然抬手又是一掌,不過這回卻被裴子晉擋住了。
“嫣然,你幹什麽!”裴子晉一邊拉著羅嫣然的手,一邊斥道。
“你放開我,我要打死這個賤人!”看到了羅雪嬌,羅嫣然骨子裏的嫻靜優雅都拋之腦後,眼睛裏盡是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