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謀妃步步傾心> 第230章 撥弄琴弦兩三意

第230章 撥弄琴弦兩三意

  暮色降臨,夜空藏著墨色的帷幕,緩緩整個天際暗了下來,墨黑天際點綴著閃閃繁星。


  月色如水,天香居閣樓的天台上,響起了如珠落玉盤的琴聲,琴音如潮水般四溢散去,漫入清風,精靈般隨風而舞。


  江雲推開了房門,聽到琴弦之聲不斷,猶如山泉在幽穀中蜿蜒流淌,時而舒緩,時而急湍……他輕輕閉眼,真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旋律。


  房間裏的白起寧也聽到琴聲,她心裏驀然一動,那是李昭平的琴聲,靠在窗前,靜靜聽他彈完這一曲。


  也許今天,她對他說的話,太重了,傷到了他。


  一國皇子放下所有的驕傲,對她說,即便她心中有別人也沒關係,他會等。


  可她卻回絕,他會有很多女人,她隻是他生命中的過客。


  再愚蠢的人,也聽得出來,這是婉言的拒絕之意。


  而李昭平說過,他不喜歡被人拒絕。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拒絕,白起寧亦是。


  此刻江雲登上了閣樓天台,月光如流水一般照應著他衣衫上的暗花圖文,暗光束像是賦予了紋像波浪般逸動的光彩。


  李昭平彈完一曲,負手而立,立在天台,幽幽望著一望無垠的天際。


  “昭惠王。”江雲緩緩移步,走到他的身後。


  李昭平一怔,大概是沒料到琴聲引來的人,會是江雲:“公子。”


  江雲走到李昭平的身旁,與他並肩而立,淺淺的月光映在他們俊逸卓絕的麵頰上。


  “沒想到昭惠王的琴聲如此動人,果真是琴技過人。”江雲明亮的目光卻逐漸變得迷惘,“剛才聽到你的琴聲,讓我想到了一些往事。”


  “剛才我彈的那曲,名叫追憶,是作曲人,在思念自己異鄉心愛的妻子。”李昭平緩緩答道。


  “那昭惠王方才在思念誰?”江雲目光看向白起寧的房間那個方向,“你不該有思念。”


  “相知相悅,卻不能心意相通。”李昭平嘴角蕩起迷人的弧線,“我喜歡的女人,並不懂我。”


  “可你還有機會,與其思念,不如相見。”江雲幽幽歎了口氣,“可否請昭惠王殿下,再為我彈奏那曲?我很喜歡。”


  李昭平愣住了,側頭看向江雲,喜歡這種曲子,不是什麽好事兒。踟躕了片刻,李昭平點了點頭,輕笑道:“我還是第一次,為一個男子撫琴。”


  “還是第一次,有男人願意為我一人而撫琴。”江雲回之一笑。


  李昭平坐在琴架前,撥弄琴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修長的手指尖流淌出令人陶醉的旋律。


  “撫琴東閣上,夜響清音揚。聽君奏相思,心亂曲不傷。”江雲忍不住吞口而出有感而發。


  奏完此曲,李昭平歎息道:“看來悲傷的曲子,隻會讓人的心境更加不美妙。”


  江雲目光凝重,若有所思:“殿下若有心儀之人,必定要牽住她的手,絕不相棄。”


  “必會如此。”李昭平輕輕點頭,他想問江雲的往事,可終究沒有開口。既然提起往事,隻會讓朋友憂心,又何須要提。


  “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麽動人的曲子了。無止大師也喜歡撫琴,不過他的琴聲都是給山林裏的花鳥蟲獸聽的,我也很難聽懂。”江雲遠眺夜空,緩緩道。


  “無止大師與公子是知交,應當能情義想通才是,若是公子都聽不懂大師的琴,那就沒有人能聽懂了。”李昭平微笑道。


  “是啊,沒有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等有機會你這個琴技高手聽了,便知道了。”江雲無奈搖了搖頭。


  李昭平似有沉思,而後道:“其實這次我們來佛山,是為了向無止大師請教變法圖強之策,無止大師必有高見。此前卻見到了公子,若是公子不嫌棄,還望賜教。”


  江雲側頭看了看李昭平,深深皺眉:“那些事情,我不願多想。這一生,我的誌願便是遊弋山水,踏遍人間美景,再無其它。”


  李昭平身子一僵,聽得出來江雲的話出自真心,而非先前的判斷是待價而沽,所以這個天下沒有人再有機會,能得到江雲這個人才。


  若是別人,李昭平會再勸,縱情山水,不如宏圖大展將美名萬古流芳。可眼前的這個男人不是別人,而是江雲,李昭平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明白他的意思。


  江雲最不喜歡的,便是別人的勉強,既然他絕無仕途之心,踏足紅塵之外,李昭平也不忍再多說什麽。


  倒是李昭平的善解人意,讓江雲有所釋懷,他雖不願幫看變法之策,卻早已有所見地:“蜀地民眾淳樸厚重,又有戎狄部族百萬,崇尚尚武之風,連皇子殿下的武功都乃高手,卻何以沒有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精銳之師?”


  這的確是李昭平一直在思慮的問題,他早就仔細分析過,白崛大將軍的領兵之策並無破綻,可蜀國卻沒有像晉國、齊國那樣的鐵騎戰甲,沒有像梁國那樣的犀利水軍。


  “公子有何大計,煩請公子教我。”李昭平深深鞠躬一拜。


  若不是李昭平如此誠心請教,江雲本來也不願多言,於公於私,江雲其實都該幫蜀國。於公,他是蜀國人,祖輩皆在蜀國;於私,他是李昭平的表叔,也算是有血脈之淵。


  雖然兩人相交,並無叔侄相稱,但也算是朋友。


  “方今天下五國並立而爭雄,國力消長為興亡之根本。而蜀國國庫空虛,無積年之糧,民治鬆散,守循舊製,舉國之兵養四十萬已經到頂,而這些士兵卻多是殘破老舊之師,大多數士兵隻為混口飯吃。”江雲幾句話,便切入了要害,“這些老兵殘兵既然已無作戰實力,何不召回農作耕地,興旺田業?另外再招年輕力壯之士,強健訓練,可以一敵百,必定成為無敵精銳之師!”


  李昭平聽完江雲的話,大徹大悟,著實是道理,深深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公子之言,大有深奧,不瞞公子,每日每夜李昭平都在為蜀國的強國之策而憂心如焚。”


  “其實我也沒有什麽真才實學,隻是有些不同的見識罷了,我能幫你的,也隻有這幾句話。”江雲淡淡而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