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燦燦雖然不喜歡柳如迪這個人,但是不得不承認柳如迪的辦事水平和辦事能力確實不一般。
短短就好的時間,柳如迪已經知會了大涼城的政府衙門,太守等人擺明了自己的態度,一切以太子公主等人馬首是瞻。
縣衙很快就張貼出來了告示,公主要在大涼城修建水泥工坊,為大涼城的百姓們修建出來一條通天的坦途,同時,也希望生活在大涼城裏的百姓們,有錢的能夠捧一個錢場,沒錢的能夠捧一個人場,這畢竟是為大涼城做的好事兒不是?隻不過,做馬車生意的人,需要額外多交一些車馬稅,每三趟交幾個銅板,交夠多少錢以後就不用再交了,如果連續交夠幾個月,會額外退一些。
這也是蘇燦燦提出來的想法,隻不過具體詳細的措施還沒有討論,暫時還隻是放出消息來,他們還要具體看一下大涼城之中的百姓們的反應如何。
大涼城之中的道路,還是最最原始的土路,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這個世界上本沒走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的原始土路。
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走,實在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遇到刮風下雨下雪的天氣,那就更是要了人命了。
家中有餘裕的人家,會在自己家裏,以及自己家的門口處,根據自己家的生活條件和能力水平鋪上石子或者是青石板,沒有能力的人家,大多也會挑一些石頭來鋪路。實在是懶得動彈的人家,就依然還隻是土路。
但是城中的道路,就真的沒有人管了,太守不是不想管,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從前也不是沒有修過路,雖然修了路,但是以前的時候畢竟沒有公主弄出來的水泥,所以路也並不是太好,主要是為了方便治下的百姓們。
隻是大涼城畢竟地處邊關,時常會遇到兵禍和戰亂。
並不是每次戰爭都會取得勝利,也有被敵軍攻進城池的時候,修好的路經過戰馬和糧草錙重的碾壓之後,再加上戰火的破壞,反而還不如從來沒有修過路。
從那以後,太守也就沒有心思再修路了,有了那個錢,還不如興修水利,或者是用來治理百姓呢。
天下間有誰不需要走路呢?我是大涼城的百姓們,生活在這裏每天都要從城中穿梭無數個來回,他們未嚐不知道修一條平坦的通天道路,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便利,然而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現在終於有人願意牽這個頭,有人想要真心的做成這件事了。
大涼城的百姓們心中感激還來不及,又怎麽會吝惜自己的一點兒錢財和一點力氣呢?
城中的富戶們對於蘇燦燦的這個決定,更是滿心擁戴。
這是因為什麽呢?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們大多都想要有一個好名聲,人,始終是會死的,甚至可以說,人從一降生的時候,就在奔著死亡的康莊大道上,一去不回頭了。
那麽除了你遺留下來的血脈,還有什麽能夠證明你曾經存在過?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有多少人想要名垂千古?讓人記得自己。
蘇燦燦恰好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機會,之前蘇燦燦在賑濟百姓的時候,有多少的富戶跟著出了一把力,結果公主就讓人立了功德碑,
不知道因為這功德碑,有多少的家庭聲名鵲起。
有了功德碑傍身的人,無論做什麽事,都容易讓人高看一眼!更何況,這可是公主立下的功德碑啊,這其中的含金量又有多麽高
,哪是那些尋常的功德碑可以比擬的呢。
所以這個告示剛剛一貼出去,報名處就擠滿了人。
有前來詢問什麽時候才能開工的,也有來報名出力的,也有前來想要捐錢捐物的,報名處前麵一時間熙熙攘攘,擠的人們是油潑不進,水滴不進。可是這熱鬧的景象,卻更加的吸引著不知情的一些人拚命的往前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