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壓軸出場的是作為太子的慕容涯,身為太子,慕容涯可以身為總兵官,也可以是監軍,但是卻無法領兵作戰,哪怕慕容涯真的有軍事才能,慕容連城也不敢真的就讓他領兵作戰,這是對將士們生命的不負責任。
不過慕容連城卻不會禁止慕容涯跟著穆如風和穆毅老爺子一起練武和學習軍事才能,看到兒子對這些感興趣,甚至還對他說道,還可以去請教大長公主的話。
慕容涯對此也是樂見其成的,雖然有話說是出名要趁早,但是蘇燦燦並不這麽認為。
在蘇燦燦想來,適當的出名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要過度的沉迷於名利所帶來的枷鎖之中。
慕容連城並不是一個糊塗的人,慕容涯也不是一個笨蛋,所以蘇燦燦不認為在他們身上會發生什麽廢太子之類的事情。
所以慕容涯身為太子時期的當務之急就是好好的充實自己,努力學習。
太子在東宮當太子的時候,相當於後世裏學生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一樣,最要緊的就是抓緊一切的時間和機會去努力學習。
步入社會之後。人就會變得浮躁,即使有心,想要努力學習了,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機會和精力去學習了。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本末倒置,不然一定會影響根本的,那樣的話,一生也就不會有什麽大的作為了。
穆如風認為蘇燦燦說的很有道理,跟著去看慕容涯的意思,看到自己最信任的兩個人都是這個觀點,慕容涯也不得不低頭沉思起來。
反正他慕容涯現在也才不過十歲,也還不需要想那麽多有的沒的,他父皇最起碼還能在龍椅上再坐二三十年呢,當然是趁著這個機會多學習些有用的知識了。
慕容涯朝著兩個人點了點頭,認真的修正了自己以後想要走的路,把東宮裏幕僚給他出的那些意見進行了一次大的修改。
不過慕容涯到底是也是太子,身為一國儲君,雖然不能領兵打仗,但是還是有配親軍的權利的。
有著自己的兵馬,又是一國太子這樣的靈魂人物,又在第一屆春晚這樣具有曆史意義的舞台上,慕容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啊!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蘇燦燦更想讓慕容連城來出這個風頭,隻是無奈已經趕不上了。
不過幸好還有軍鴿和鷹隼可以飛鴿傳書,蘇燦燦在剛剛想到春晚的主意,還沒有和穆毅他們商量,隻和慕容涯與穆如風提了一嘴的時候,就在慕容涯的建議下,早早的飛鴿傳書給慕容連城把意見和自己能想到的主意傳了回去。
所以在太子慕容涯和公主蘇燦燦等人在大涼城主持軍營春晚的時候,慕容連城才能從容不迫麵帶春風的領著文武百官在京城之中主持春晚,不過京城之中的春晚規模可是比大涼城裏麵的要宏大,熱鬧多了,花樣也更多了。
京城中的春晚可是被史書濃墨重彩記載下來的大事,而大涼城的春晚,隻不過是被寥寥數句簡潔的寫了一筆罷了。
等到幾位將軍們的方陣全都結束表演的時候,太子慕容涯的親軍方陣才最後登場,他們披堅執銳,甲胄在身,肅殺的氣息撲麵而來。
雖然太子親兵的數量,比不上場中將軍們帶領著的方隊中士兵們的數量多,但是他們的氣勢一往無前,他們的聲勢驚天動地。
他們氣勢恢宏的吼出來的就是赫赫有名的《秦王破陣樂》:“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直卷玉門塞,萬裏胡人盡漢歌!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聖開昌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等到太子慕容涯的親兵下台以後,肅穆的戰鼓聲和軍歌聲震撼住的士兵們,全體自動自發的起立鼓掌起來,掌聲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