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官路紅人> 第1202章 硬撐而已

第1202章 硬撐而已

  會雖說盡可能簡短,卻也是一個多小時。午餐,縣裏安排得低調而實惠。午餐之後,安排領導們去酒店稍作休息。畢竟曾德彬大佬今天很早就從省城趕過來,有必要進行午休,下午的活動才好安排。


  等大佬休息時,李善淮將楊再新叫到房間。楊再新原以為李善淮也會休息一陣的,來恢複自己的精神。可被叫進房間,李善淮笑嗬嗬地說,“坐,喝杯茶。”


  “謝謝。”楊再新笑著說,估計李善淮是真有事情,才會叫他過來。


  李善淮也不急於說事,“中午有午休習慣嗎。”


  “我無所謂,年輕,即使午休,其實也不需要小睡。”楊再新說。


  “年輕就是好,精力充沛,恢複力強。”李善淮感概一聲,“人過四十,身體上正不能吹牛了。首先是牙口逐漸變差,你看餐桌上但凡剔牙的,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家夥;然後呢,睡眠不好,難以入睡,或半夜醒後就難以繼續,精力上的減弱,是很明顯的;


  還有飲食退步問題,人變胖而懶散,運動能力衰退,更為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記憶力的退減,使得一個人的工作效率顯然地變差。


  按說人到四十,正是巔峰的時段,確實如此,工作經驗足夠,心態變得沉穩,更多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等等。但這些人最多也就堅持七八年,有些人接近五十了,就有明顯的退化。”


  “書記您可是例外,柳河市的人都感受到書記您那種勇往進取得銳氣和精神,很感動人、激勵人。”楊再新說。


  “硬撐而已。”李善淮說,“在這位子上,又有什麽可選擇?中心,你年輕,能力足夠,要更好地珍惜。”


  “謝謝書記,我還差得遠。”


  “好了,不談這個事情。再新,你覺得我今天給首長匯報養豬場項目的事情,機會恰當嗎?”


  楊再新一怔,他知道市裏在醞釀這個項目,但他卻是不想過多參與這個事情。因為對他而言,養殖場項目的運作,確實不了解,對不了解的事情亂說話,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說話。


  可李善淮這時候提出質疑一個問題,也說明市裏這邊對這個項目的信心還是缺少,所以才不敢向曾德彬匯報。


  不然的話,肯定隻要有機會就會向曾德彬匯報,取得省府的支持,也可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幫助,進一步促使這個項目盡快落到實處。


  見李善淮在看著自己,楊再新說,“書記,對這個項目,我目前了解不多,確實不敢過於說什麽。昨天在市裏談到這個項目,我覺得可行性還是不錯的,至少市場不成問題。但另外一些因素也存在努力的空間,比如說管理體係要精幹,資金要充裕、技術要掌握到位等這些關鍵點,風險還是存在的。”


  李善淮點點頭,說,“是啊,一個項目要做出,牽涉麵確實非常廣。我們討論的時候,也看到我們的優勢和弱點,對與即使、管理、項目資金等核心的東西,都有充分的討論。不過,就像你說的那樣,討論是一回事,落實起來是另一回事,其中的風險,也就在此。甚至市場,也同樣有風險的。”


  “不論什麽項目,都會存在風險。就像刺梨果產業開發一樣,同樣是存在風險的,隻有我們用心去做好,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才會有興旺之態。”楊再新說,“對於養豬場的項目,我個人覺得前景不差,隻要努力做好工作,完全可將項目推動起來。


  如此,給首長匯報這個項目的規劃,力爭省府給出一定支持,也是確保這個項目做成功的努力。書記,你覺得呢。”


  “我也是覺得這個項目的風險存在,具有不確定性,才有些猶豫。首長的性格我了解,對下麵的工作既支持,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李善淮說了後,便笑起來,“再新你覺得匯報更有利,那就下決心了。”


  “書記,市裏準備推行小額股份與項目分紅的做法,其實也是很好的思路,至少要宣傳到位,讓種植戶、群眾了解操作過程,知道分紅對他們的利益。我想,不僅是刺梨果種植戶,還有不少大小老板們,也會湊錢購買這樣的股份。”


  李善淮說,“項目的資金缺口確實不小,但真要收斂民間的閑散的資金,做一做工作,項目的資金也不算太吃緊。”


  商定這個事情之後,李善淮有談了談譚秘書以及養豬場項目管理人選的一些骨幹力量。這個項目,對柳河市而言,是一個國營性質的企業,管理上自然會有級別要求,對在管理位子上的人,也會給相應的級別待遇。


  業績的要求肯定也會要的,楊再新對這個項目的期待值還是不高,因為作為國營企業,哪怕是柳河市市級單位,但管理成員在初期可能很不錯,往後的管理層、公司裏的人手,還會像最初那樣拚搏創業嗎?


  但這個企業一旦成立、運轉,三五年間處在上升狀態,肯定是沒問題的。等過一些時間,管理層換了,市裏的主要領導換了。到時候,這家企業的發展趨勢如何,與此時創業的決心並沒直接說衝突。


  楊再新能夠想到這,李善淮等人肯定也會考慮到這些。約定的休息時間是一個小時,楊再新見李善淮沒有要小睡的意思,便不離開他房間。等時間到了,洗一把臉,人精神一下。


  下午的安排是走金望鄉,看兩個村的風景。苦李坪村和東材村的名氣早已傳開,不過,今天這裏的遊人雖有,但卻限流了。


  進村後,既顯得熱鬧,遊客多,但又不是人看人的擁擠之象。實際上,這裏的人流在七月分就開始限製,每天確定售賣多少張票,之外的客人就不再接待。


  這是當初楊再新給金望鄉的建議,雖說初看起來讓金望鄉的收益受損,但從長遠看,這裏更吸引遊人,讓客人覺得金望鄉是依靠實力說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