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堵路的人多
開學典禮上另一重頭戲,就是給這一年來在學校表現好的學生、教師進行表彰。表彰除了榮譽之外,實際的物質也是當場兌現。
對學生的表彰中,側重對三個方麵的學生:一是成績進步大的,以開學初或錄取進學校的成績為基準,每進步一定程度,就會有對應的激勵;二是學業成績年紀前列的、班級前列的、以班為單位總成績前列的,給予獎學金;三是在學校有品行表現優秀的,這種表現是以班級或年紀大日常工作記錄為準,核準之後報學校,進行獎勵。
對於學生的品行,學校一方是非常重視的,而一個人的品行往往體現在細微的瑣事上。這種評定要進行大量的記錄和統計工作,但學校有這方麵的工作安排,學生中也有這方麵的舉措。
社會、家長對學校這樣做,是非常讚同的。
這一天上午的開學典禮,僅僅在表彰發放的時間,就花去將近三個小時,還是學生們在有高度組織、有極高效率的前提下,不然,都可能會發到下午去。
有老師曾提議說,開學典禮上,隻要將名單宣布,然後有後勤將獎品和獎金,直接送到班級與學生受傷,就可節省更多時間。
楊再新對此是否定意見的,覺得在發放獎勵的問題上,是給學生、教師充分肯定和展示的機會,也是讓更多的人,認可他們所做的努力、所得到的榮譽與回報。
即使用再多的時間,對學校的運轉與管理,都是合算的。
縣裏和市裏領導們因為還有工作,便提前離開會場,楊再新一直在主席台上,參與學校主要領導堅持到所有獎項發放完畢,才離開會場。使得每一個到台上領獎的人,都從楊再新的手裏,接到自己的那一份獎品、獎金。
這樣操作也是為了讓學生、教師對楊再新這位校長有更明確的認同心。雖說一個上午就在發獎過程中過去,可以谘詢覺得收到的東西也非常大。
每一個學期,自己出現在學校主要就是開學典禮這一天,總不能不做一些事情。不然,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們,對自己還有多少印象?
中午,楊再新沒留在學校早餐,而是去陪市裏到來的領導們。因為市裏和縣裏的領導,從長善完全中學出去後,還到了長坪縣另外幾所學校,這也算是領導們的一種姿態。
要做好長坪縣的教育,單單長善完全中學也是沒法做到的,要一個整體來協同努力。
吃過飯,楊再新事先與石東富等說過了,要回村裏家中,將父母接到省城去住一段時間。還要去村裏與村幹協議,請他們安排人,幫家裏的刺梨果摘收、售賣等。楊爸楊媽返回村裏的時間不定,很可能要等他回去生出來的寶寶,長到一定程度,才舍得離開。
楊再新對父母肯到省城去住,是非常樂意的。但也明白,兩位習慣在家裏幹活,真的閑下來,過一種與之前幾十年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模式、生活環境,是要時間來逐漸適應和改變。
不強著讓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什麽,何況,楊爸楊媽才五十幾歲,身體不差,體力也保留著,完全可以在村裏生活。
楊再新身在外地,對家長父母自然掛念,而工作上也比較忙碌,加上兩地相隔比較遠,真不可能做到定期到家裏探視、陪伴。所以,唯有逐漸讓他們適應省城那邊的生活習慣,讓他們可安心在省城生活下去,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安頓。
楊再新也明白,自己目前在省城上班,可兩年或五年之後,自己還會不會留在省部二處?估計是很難的,自己下一個工作崗位在哪裏,楊再新也沒法預測。
唐慧琪很可能可以長期留在省城,父母如果適應省城別墅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家。
下午送走市裏的領導,楊再新才單獨往回家的路。錢恒知原本要跟他走的,但楊再新卻拒絕了,讓錢恒知在長坪縣這邊,看看新畦食品生產基地的情況。
田茂平如今是負責長坪縣產業方麵的副縣長,他雖然不跟楊再新一起走,卻知道楊再新下午回家要經過河岔鄉,提早在鄉鎮那邊等著。
楊再新將省裏過來的車留給了錢恒知用,他是從新畦食品那邊要來了車,見田茂平在河岔鄉堵他,也沒辦法,隻得讓他上車,一起去家裏。
誰想,車到雙溝村時,這邊也有人堵住車,村裏的人估計楊再新會回家,也是閑在路上堵著。將準備好的禮物,塞進車後備箱去。
回長坪縣這邊,這種事情自然無法避免,楊再新也不好完全拒絕。鄉裏鄉情,講究的就是這樣,就像每一年,雙溝村的人都會聚集過年東西,直接送到楊再新家裏去,以表達他們對楊再新當初在村裏所作的努力。
村主任龍秀國上車,隨楊再新往前走。在車裏,聊到楊家父母要去省城暫住,龍秀國當即嗬嗬地笑,說,“放心,村裏這邊有我們。家裏的那些果子,我包處理好,冬耕的事情也有我們包了。叔叔和嬸嬸在省城愛住多久,都沒問題。雙溝村到這邊本身不遠,大家有摩托車,過來很方便。”
楊再新也隻能表示感謝,這些情分確實沒法算還的。但對雙溝村而言,卻還覺得欠下楊再新太多。要不是當初楊再新努力,村裏哪會有產業收益,也不會有旅遊收入。
雙溝村的景點開發還沒有完全做好,目前主要還是村裏這一塊。民宿、果林、村景是核心景區,其實還有兩條深溝有待開發、觀景台也是一個很好的去處,至少是網紅打卡點。
對雙溝村景區開發,暫時還沒這麽大的資金,村裏也無能為力。不過,如今的雙溝村,各家收入比起幾年前,那是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的最初來源,就是楊再新帶著龍秀國等村幹,在一個夏天鑽林子、跑縣裏、市裏、省裏,努力推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