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不繞圈子
蒯通單刀直入道:“我奉蒙恬大將軍命前來,要求將軍交由兵權,歸蒙大將軍節製。”辛勝顯然沒想到蒯通如此爽快,愣了愣,斟酌了一下才道:“辛某血戰平燕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何剛剛接受朝庭封號,便要奪我兵權?”
蒯通笑道:“辛將軍是聰明人,那蒯某也不繞圈子。敢問辛將軍自問比之蒙大將軍、李大將軍如何?”“頗不如也。”辛勝卻也不是那種自大之人。
“那將軍之才比之陛下如何?”蒯通又問。“那也是不可相比,昔年陛下縱橫關東,用兵如神,可與王翦老將軍相比,雖古之名將亦不過如此。”辛勝的倒也老實。
“那好,既然將軍明白自己有多大本領,那為什麽還有稱王之心。?常言道:人要有自知之明,若將軍自知不可為而為之,恐怕來日會禍及子孫。”蒯通細利害。
辛勝老臉一紅,強辯道:“誰某有稱王之心。?這純粹都是市井流言,某絕無此意。”“將軍言不符實。如果將軍沒有稱王之心,這燕國王宮又豈是將軍之地位可居之所。?”蒯通是聞名下的辯材,辛勝想蒙過他那是想都沒想。
果然,辛勝一時語塞,無話可。
蒯通見狀暗喜,放緩了一下口氣道:“好在現在將軍並未稱王,事情還有可以挽救的餘地。如果將軍肯交出兵權,歸蒙大將軍節製,並且遷出燕王宮,那麽以前所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陛下都可以當做沒有發生過。日後,辛將軍仍然可以享受高官厚爵,子別亦可以永享富貴,如若不然,恐自取夷滅九族之禍。”
辛勝聞言額頭冒汗。一時有些猶豫:“這……,可否容辛某考慮一下?”蒯通拙拙逼人,毫不放鬆地道:“不行,蒙大將軍等著攻取趙地,沒有時間容辛將軍考慮。如果將軍現在仍難以決斷地話,那麽蒯某還有一則消息,辛將軍要是聰明饒話,應該知道如何選擇。”著,蒯通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十數日前。函穀關守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將已經識破胡興昌、孫致遠等饒醜惡麵目,率大軍三十萬歸降。目前,陛下親率大軍正直下關中,以陛下在關中地民望,想必旬日可定。”
蒯通地這一句話就像一把沉重地鼓槌一樣重重地敲在了辛勝地心裏,辛勝頓時變色:沒想到胡一的動作會這麽快。
蒯通見狀,繼續道:“目前飛鳳國百萬精銳已經盡數為陛下所掌控,且握有江南之民、巴蜀之糧,旬日之內又可定關中,可以。下大勢已經清楚:那就是陛下必勝。辛將軍,請考慮清楚啊:現在交出兵權,可以子子孫孫永享富貴。青史留名;如若不然,子孫絕滅、永留罵名的下場可不好受啊。”
辛勝有些傻眼了:“本來想有生之年過一過帝王之癮。看來如果自己真地要舍命賭一把的話,那麽必然會弄得斷子絕孫的下場。胡一旬日之內便可定關中,屆時又成昔年飛鳳滅六國之勢。一旦百萬大軍出關,下誰可爭鋒。?算了吧。命裏無福莫強求,還是安安心心當個順臣得了。”於是,辛勝換上了個笑臉道:“先生所言實是金玉良言,令辛某茅塞頓開。請先生放心。某明日便交出兵權,將軍隊交由蒙將軍節製。當然,也會立即搬出燕王宮。不過,以前有一些不當之處,還請先生在陛下和蒙大將軍麵前美言幾句,辛某絕不敢忘。”
蒯通大喜,臉上卻平平淡淡地道:“將軍能識時務,既是將軍之福,也是國家之幸。一些節之事,以陛下的寬廣胸懷,必不會計較;蒙大將軍也是明理之人,知道輕重,更不會為難將軍,盡管放心好了。”辛勝噓了口氣,笑道:“先生遠來辛苦,現在色已晚,就請賞臉同飲如何?”
蒯通卻道:“且慢。”辛勝一驚:不會又出什麽問題了吧。
“來之時,我隱約看到一人,好像是武臣地心腹莊周。他來這裏想必沒安好心吧,如果將軍日後想安安心心地做個順臣地話,還是趕緊決斷的好,千萬不可腳踏兩隻船。”蒯通真是個纏蓉主。
辛勝額頭冒汗,頻頻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我之忠心,地可鑒。來人,將那趙國使者莊周斬首,提頭來見。。”,喏。”親兵聞令而去。
“還有,剛才趙使所獻禮品,也一並交由先生處置。”辛勝現在是一點不敢大意。
蒯通接過禮單,也是嚇了一跳,喜道:“如今大戰之際,正值用錢之時,辛將軍有如此重禮,何愁陛下不喜。請將軍安心,蒯某必在蒙大將軍和陛下麵前為將軍美言。”
辛勝大喜,心道:“我交出了兵權,又斬了趙使,且獻出重禮,這下總歸可以保命了吧。”連忙道:“先生若無它事,便請赴宴如何?”蒯通大事搞定,當下也是熱情萬分地道:“那蒯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請。”
“請。”
辛哲跟在父親和蒯通後麵,一臉落寞地在心中歎了口氣:“下還是姓飛鳳,奈何,奈何。”
邯鄲城。趙王宮。
看起來。趙國王宮仍然是那麽地巍峨而雄偉。隻是規模卻了許多因為飛鳳帝皇為了建造集下各國宮殿之大成的阿房宮,已將趙王宮進行整體拆遷,近一半都搬到了鹹陽。所以,如今地趙王武臣住起來,就不免顯得有些束手束腳、美中不足。
在宮內的一間裝飾華麗的偏殿內,端坐著數人:當中一人,身材高大,相貌粗豪,和常人不同的是雙耳垂輪,看起來很有福相,這便是趙王武臣;他地左下首一人身材修長,麵目清秀。是個難得的美男子,這便是承相張耳;另外四人便是武臣的心腹大將:酈商、葛嬰、趙歇、莊賈。
武臣現在看起來有些愁眉不殿,憂慮地道:“諸卿,軍馬昨日探報:井陘蒙恬、壺關戚良工、李信皆在整軍屯糧,蠢蠢欲動,而莊周使燕卻一去無蹤,這如何是好?”
張耳勸慰道:“大王何必憂慮。莊周辯才過人,且人又機智,想必一定能服辛勝與我結盟,不多時定會有好消息出來。屆時。我趙軍與燕軍南北合擊,又何懼那黑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