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全線崩盤!
在這場戰爭中,日軍一直把控著節奏,因為日軍對海上的掌控力幾乎是百分之百,且日軍軍艦較多,還他媽有航空母艦,所以日軍隨時都可能發動進攻,即使打不過也能撤退到海上休養生息,屬於進可攻,退可守,所以這場仗一開始打,日軍就占據了優勢。
早上六點十分,日軍空軍開道,軍艦緊隨其後,再次衝著蘊藻濱區域發起強攻。
而早就集合好的士兵,毫不畏懼,直接應戰,戰鬥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
數十萬的人,在蘊藻濱區域展開激戰,戰線被拉了足足三公裏之長,中央軍,川軍,粵軍,湘軍,西北軍,東北軍等各守一個區域,與日軍展開互攻。
如此大的局麵,是全線開戰後的第一次,十萬人戰鬥,場麵根本無法用言語表達。
鎮守蘊藻濱的總指揮是川軍的師長,名字叫關威,此人今年四十有餘,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數十場,是一個十足的老將。
戰鬥一開始,關威就判斷出了日軍的大概人數,隨後關威立馬致電張軍長,請求支援。
張軍長接到電話後,二話不說,直接致電姚冰川,金魁等人,讓他們繼續派兵前往蘊藻濱。
早已經準備好的姚冰川,金魁等人接到命令後,立馬帶兵前往,隻在本區域留守了一個旅的人,其餘人全部派往蘊藻濱區域,其中寶山地區再次增援的三千人由鄭龍帶隊。
戰鬥進行三個小時後,鄭龍等人率先到達戰場,隨即加入戰鬥。
戰鬥開始五個小時後,羅店,吳淞口的援軍相繼到來,繼續投入戰鬥。
這一場仗,足足打了十個小時,日軍才暫時撤退。
此刻,戰場的屍體,隻有一個詞匯可以形容,屍山屍海。
流的血,把腳下土地已經徹底染紅,如果把血聚集在一起,估計能形成一條小河流。
用詞匯來形容這場戰場,顯的很是蒼白無力。
日軍撤退三個小時後,於晚上繼續發起進攻,這個時候,掩體,軍事防禦已經被徹底摧毀,根本就沒時間重新建立,於是總指揮關威下令,把屍體做成防禦工事。
就這樣,戰鬥又打了六個小時,日軍再次撤退。
二十個小時,打仗打了十六個小時,許多士兵已經徹底失去力氣,打不動了。
而此刻,雙方損失的人數加起來,已經兩萬有餘,其中占據了其中的六分之五,損失異常慘重。
第二場戰鬥打完後,關威再次致電張軍長,請求支援,同時委員長再次致電張軍長,繼續調兵。
無奈之下,張軍長調杭州金山衛,蘇州運河,浙江等地沿海駐守的士兵立刻支援蘊藻濱。
而日軍休息了六個小時後,再次發動強攻,這次強攻,日軍的人數明顯增多,攻勢比上兩次凶猛數倍。
激戰五個小時後,日軍再次撤退。
此刻,駐守在蘊藻濱還活著的戰士,個個表情呆滯,神情麻木,大多人士兵,精神已經接近崩潰。
第三次進攻後,日軍大將鬆井,派遣吳淞口,黃浦江駐守的人數為六千人的艦隊,繞路前往杭州金山衛,浙江等地配合當地的日軍,準備登陸。
這一切,是鬆井早已經計劃好的,前幾次,鬆井就有機會徹底摧毀蘊藻濱區域的防線,但是他就是不那麽做,他的目的就是讓中國方麵持續往蘊藻濱區域增兵,最好是能把所有的人調到這片區域,為此,鬆井不惜擺出了決戰的架勢。
三次進攻後,鬆井就收到了情報信息,情報顯示,杭州,浙江等地兵力空虛。
至此,鬆井的目的終於達成。
十二個小時後,鬆井再次下令進攻,於是第四輪的進攻開始。
這一輪進攻,鬆井是奔著打殘這些守軍去的,攻擊一波比一波激烈,特別是日軍的空軍,給守軍成了巨大的麻煩。
戰鬥開始兩小時後,防線差點被日軍攻破,鄭龍不得已的情況下,獨自一人找了個僻靜的角落,再次使用了地對空導 彈車。
這次鄭龍發了狠,一枚炮彈接一枚炮彈的升空,耗費了巨額能量點,連續打下數十架轟炸機後,日軍空軍才倉皇而逃。
在鄭龍的發狠下,守軍終於撐到了援軍的到來。
援軍到來後,與日軍又激戰了一個小時後,日軍就下令撤退。
連續激戰數天,不論是日軍還是,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鬆井的目的達到後,對蘊藻濱並沒有發動攻擊,而是把戰場轉移,讓日軍在金山衛登陸。
而此刻,金山衛的守軍大部分被調到了正麵戰場,所留守的士兵不過千人而已。
日軍的士兵由日陸軍特戰隊隊長少將軍銜的藤原拓親自帶隊,帶領了一萬人左右,強攻金山衛地區。
張軍長收到消息後,長歎一口氣,下令,讓金山衛的守軍撤退。
於是,藤原拓用了不到三個小時,就帶領日軍在金山衛登陸。
剛一登陸,鬆井立馬派重兵在金山衛地區層層布防,從而準備攻下杭州後,把上海地區的圍死。
致此刻起,淞滬戰場的敗局已經注定。
鄭龍是在金山衛失守的第二天,才從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
鄭龍看到這個消息後,站立了半響,久久不動,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從內心深處傳來。
鄭龍不明白,為什麽如此明顯的缺口,上層的人會看不出來?
或許鄭龍也明白,隻是他不願意相信而已。
鄭龍隻是軍人,而有些人是政 客,政 客考慮的和軍人永遠不一樣,至於對錯,追究下去並無意義。
日軍占領金山衛後,隻花了兩天時間,就占據了杭州地區,隨後日軍一路向下,隻能直攻上海,把上海攻破後,就能直攻南京。
而這兩天,不管是蘊藻濱,還是寶山,還是羅店,吳淞口,黃浦江等地,始終風平浪靜,根本不見日軍的蹤影。
鄭龍看著眼看的局麵,整個人莫名的沮喪起來,個人的能力果然無法改變一場大的戰爭,一股深深的挫敗感在鄭龍心中彌漫開來。
也是此刻,鄭龍心中有了一個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