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五代興唐> 八、情報

八、情報

  李岌返回到晉陽,卻得到消息,由於魏博軍再次作亂,李嗣源隻得命石敬塘率軍彈壓,先前準備調遣三鎮兵馬北攻鎮州的計劃也暫時擱置了。


  這魏博軍,自中唐以後,就自成體係,軍中父子相繼,以軍人為職業,猶如後世的部隊大院,或是在榆次的鐵*局家屬大院,其子弟從就好勇鬥狠,打架鬥毆更是家常便飯。這樣一支部隊,管好了其戰鬥力遠超尋常的部隊,如果駕禦不當,則會養虎為患,時常會發生些內亂,甚至會把將主都給幹掉,自行推選節度使出來。


  魏博軍曆經近二百年,尚武成風,軍兵世代以軍人為職業,大都武藝高強,而且打起仗來悍不畏死。李存勖在得到魏博後,以魏博軍為主組成了自己的親軍“銀槍效節軍”,成為其滅梁時的一大助力。


  比如當年李存勖在漳河堤岸遇險被圍,保護在身邊的大多就是剛收服的魏博親軍,結果晉王李存勖隻率一百餘魏博騎軍,居然在兩千多梁軍包圍圈中成功突圍,而自身隻損失了不到十人,其強悍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隻不過在李存勖當了皇帝後,解除了銀槍將李建及的銀槍效節軍都指揮使職務,而改由親信朱守殷執掌禁軍。朱守殷十分無能,根本無法管控他們,這支親軍的軍紀也尤為敗壞,同光四年在李存勖準備親征叛軍時,竟然在滎陽發生嘩變,自行潰散。


  在朱守殷死後,禁軍中所剩下效節軍逃歸魏州,又成為了不安定的因素。


  魏博鄴都留後趙在禮是涿州人,在晉軍平定劉守光後,才投靠晉軍,曾為效節軍指揮使。同光四年魏博兵變,被那些牙軍硬給推到了節使度的位置上。他這節度使當的膽戰心驚,生怕不知哪就會被這幫桀驁難馴的魏州軍給造起反來。


  於是趙在禮不斷上書懇求李嗣源將其調離魏州,又使了財貨,上下打點,終於是李嗣源同意其移鎮滄州,由房知溫代替其出任鄴都留後,雄軍節度使。


  結果這次李嗣源命石敬塘為北麵招討使,房知溫為副招討使,率魏博軍前去攻打鎮州。結果發兵之日,城中謠言紛紛,魏博軍發生嘩變,拒不奉命。房知溫隻得是好言相撫,並一麵向李嗣源報告。


  李嗣源在接到魏博軍嘩變的消息後,命石敬塘率軍前往魏博幫助彈壓,這征討鎮州之事隻能暫時推後。


  雖然是鬆了一口氣,李岌卻是更感到自己耳目閉塞,而且政令不通的問題來了。


  在前世,他是非常痛恨官府人浮於事,辦事拖遝的作風的,可是現在,卻非常羨慕前世那種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吃公家飯的,絕大多數人在,人心裏還是向著公家的。


  現在倒好,朝堂發出的公文、政令,基本上出了太原府就成了一紙空文,基本上沒有落實的可能性。隻有在自家的莊園或是自己一手打造的軍事屯田區內,他的命令才會被執行下去,而且也是打了折扣的。


  前世作為一個整混日子的人,李岌是沒有接受過任何機關裏的公務訓練的,但卻知道一個道理,這一個人的能量終歸有限,想要幹成大事情,就需要一大堆的手下去幫他做事,而且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手下。


  一個凡事都喜歡親力親力,胡亂插手下屬正在幹的事情的領導一定不是好的領導。


  領導就應該是在辦公室裏聊著閑,卻能掌握大局的作派。


  而且好的領導一定是那些勇於承擔責任的人,那些喜歡把責任推脫給下屬,喜歡指責手下的人絕不是好的領導,或者他本身就不是當領導的材料。一件事情幹壞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作用下屬的能力不足、方向錯誤、中間環節出了問題、某些意外因素幹擾等等,當領導的本身就是第一責任人。


  而且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都是做得很好就能一定能夠幹成功了的。


  不肯承擔這份責任,隻能明是他無法勝任這個職位。


  做皇帝最大的問題是本來事情幹壞了,卻沒人出來指責他,讓他承擔責任,以及時糾正他所犯下的錯誤。等這些錯誤和懲罰日積月累,到了足夠的數量後,再全部爆發出來,搞不好就是國破家亡,身死族滅的下場。


  這確實是世間最危險的一種職業之一。


  為了讓自己獲得情報更及時,李岌一直在努力恢複在唐末時已經完全敗壞的諜報機構。這咱特務機關,漢代稱之為繡衣使,唐代歸百騎司,宋代稱之為密諜司。到了明代,錦衣衛和司禮監下屬的內衛更是橫行下,甚至能操控朝綱。


  這種機構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機構,直接向皇帝負責,但是如果他們的權力不嚴加約束,必然會泛濫成災。比如明代的廠衛,橫行不法,貪腐嚴重,隻數十年就變成了帝國身上的一塊毒瘤。


  雖然穩固了皇權,卻也禁錮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晉軍中原來是有諜報機構的,就設在晉陽宮內,一直由河東監軍張承業負責。它是由唐朝內廷遺留在河東的諜服機構而發展起來的。隻不過張承業一直以前唐遺臣自居,以恢複唐室統治為己任,對於莊皇登基為帝一事是痛悔流涕,在他死之時,也把自己所掌握的這密諜機構也帶進了棺材裏。


  張承業一死,晉軍原來的情報機構也隨之煙消雲散。這也造成了李存勖後來耳目閉塞,對於屬下察知不明,開始信用伶人宦官,奸佞諂媚之徒的一個原因。


  李岌所采用的方式是通過商會,將自己的情報網絡向各地滲透過去。


  這也是為什麽內監張淦一直是商會的總管之一的原因。


  後來李岌又覺得如果隻有一家諜報機構的話,到最後形成特定的利益集團,就很容易失控,於是又命內監李環負責開設第二家“商會”。


  在從北地巡視回來後,李岌有感於軍事情報的重要性,準備在禁軍中創辦一處軍事諜報機構,隻不過人員的遴選和訓練依然還沒什麽頭緒。


  這個軍事諜報機關,他不準備再置於內監的管理之下了。


  宦官這個群體,雖然生隻能依靠皇家而存在,但是由於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的心理和人格缺陷,隻能是可用,但卻不能也不堪大用。雖然華夏曆史上也有一些名聲不錯的宦官,比如前河東監軍張承業,但是還是以聲名狼藉,禍亂下者居多。


  隻不過目前李岌所信用的人中,許多是出自原來晉王府和晉陽宮裏的內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