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a00586 翻覆風雲186
五名刺客駭然,厲若海居然強大如斯,難怪強硬如朱元璋也會妥協封他做國師,這樣的速度這樣的肉體強度已經不屬於人間,更可怕的是厲若海的精神極強,五名刺客被厲若海的武道殺意所影響,竟然有些不敢遞出兵器。
刺客本來便是抱著必死的決幾心而來,這種人精神極其堅韌,就算萬般酷刑恐怕都不能讓他們屈服,然而就連這樣的死士厲若海都能影響到他們有些恐懼,不得不說厲若海的實力已經到達了這個世界所能容納的極限,逼近臨界點。
錯估厲若海實力的結果便是五名刺客在厲若海的鐵拳之下紛紛血濺五步,自始至終他們都沒有傷到朱元璋分毫,而朱元璋始終一副君臨天下的氣概,就算五名刺客近在眼前都沒有讓他的神情有任何變化,養氣功夫實在到了驚人的境地。
雖然第一波所有的刺客都被消滅幹淨,但騷亂並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刺殺朱元璋的中原人畢竟不多,而幾乎所有的塞外江湖人物都對朱元璋恨之入骨,要不是朱元璋,他們如今還是這片大地的主宰,這片土地上的食物任他們食用,美酒任他們暢飲,美女任他們享受,他們將過著無比奢靡的生活,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在塞外苦寒之地苟延殘喘。
雖然就算殺了朱元璋也不能讓他們再次主宰中原,但殺死朱元璋總能一泄心頭之恨,對武林人物來說,念頭通暢才是最重要的。一言不合拔劍殺人才是江湖人的性格,他們豪爽大方,但也粗魯,草菅人命。
厲若海剛剛殺死五名刺客,一支長箭仿佛從天邊而來,直刺朱元璋的麵門,這一箭不但展現出射箭者超強的武功修為,也展現出射箭者超凡入聖的箭術,如此橫行無忌的箭,天下間隻有龐斑才能射出。
這一箭的速度已經超越了聲音,厲若海並不是聽到聲音之後才開始反應,而是在長箭飛射而出的時候就已經感應到長箭上超絕的霸氣和殺意,從而提前做出準備。
就算厲若海,也不敢徒手去接龐斑運用全身精氣神所射出的必殺一箭。雖然他的丈二紅槍並不在身邊,但到了他這種境界,禦氣成兵隻是想與不想的問題,而不是能與不能的問題,真氣運轉之下手中憑空出現了一柄丈二紅槍,然後……然後這柄丈二紅槍便消失不見了。
丈二紅槍之因此消失不見,是因為厲若海使出了他燎原百擊之中最厲害的一招,無槍式!
麵對這一箭的威勢,厲若海也不敢掉以輕心,一出手便是自己最為強大的絕招。
長箭穿過空間撕裂空氣,空間似乎都蕩漾起一圈圈漣漪,這一箭已經離朱元璋不足三丈!
就在這時厲若海消失的丈二紅槍驀然從腰眼處出現,一出現便展現出一股百兵之祖的孤傲之意,這一槍同樣威力極強,當槍箭碰撞的時候丈二紅槍的威力剛好發揮到極致。
槍尖對上箭尖,猶如針尖對上麥芒!
兩件兵器交接處的空間似乎都開始破裂,長箭和丈二紅槍相互消融,沒有留下一點碎屑,似乎這兩件兵器都不是由塵世間的俗物鑄就。
事實也是如此,到了厲若海龐斑這個層次真要出大招使殺手普通的兵刃豈能承受,恐怕還沒有出招兵刃就先變成了碎片,因此禦氣成兵就成了最安全方便實惠的選擇。天人合一真氣凝聚而成的兵器顯然要比世間任何兵器都經得起折騰,要是龐斑射出的是鐵箭,在那樣快的速度下恐怕還沒有射到朱元璋身邊就已經化成了一灘鐵水。
禦氣成兵凝結而成的長箭和丈二紅槍相互消融,很快長箭就被丈二紅槍消融一空。這自然並不是龐斑比不上厲若海,而是因為長箭射出之後就沒有了真氣供應,自然不能持久,而厲若海手中的丈二紅槍卻有著厲若海幾乎無窮無盡的真氣支撐,自然到了最後還能保持丈二紅槍的鋒芒。
厲若海緩緩收槍,抬頭望去。
茫茫人海中,他第一眼便看到了龐斑。
在他看到龐斑的同時,龐斑也看到了他,兩人幾乎不分前後。
厲若海站在高高的加封台上,但並沒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因為龐斑站在台下。、
龐斑朝著厲若海微微點頭示意,雖然隔著上千米的距離,但厲若海感覺龐斑似乎就近在眼前。厲若海冷峻的猶如花崗岩一般的臉上泛出淡淡的笑意,也對著龐斑微微點頭,看他們的神情並不像一對宿敵,反而像是一對多年不曾見麵的好友,但好友之間絕對不會有他們那樣熾烈的戰意。
龐斑和厲若海眼中熾熱的戰意除了彼此,其他人都沒有察覺,包括站在加封台上的朱元璋、文武百官、武林高手,也包括龐斑身邊的一眾塞外高手。
當刺客刺殺朱元璋的時候那幾位女俠和虛夜月以及於撫雲的戰鬥還沒有結束,於撫雲的劍法雖然變幻莫測,但奈何她遇到的是最善於破解以幻見長的幾位女俠。這幾位女俠居然修煉的是很難有所成就的外功,而且她們的外功已經有了幾分火候,她們也不管於撫雲的劍招如何華麗,更不管虛夜月的鬼王鞭靈巧如蛇,她們隻是簡單的以拙破巧,一力破萬法。
遇到這樣的對手於撫雲和虛夜月也很無奈,並不是說她們的武功比那幾位女俠低,而是恰好碰到了克製她們路數的武功。一時之間她們倆被幾位女俠困住不能脫身。
焱飛煌自然不能看著於撫雲和虛夜月被困,他身法靈巧,以極快的速度點中了幾位女俠的穴道,這幾位女俠剛剛還威風凜凜,刹那間就變成了木雕泥塑。
這時候場中的騷亂愈演愈烈,普通的大內侍衛錦衣衛已經鎮不住場麵,很多隱藏在人群中的朝廷方麵的高手紛紛出手鎮壓,對於引起騷亂者不管出於什麽理由,格殺勿論!
到了這樣混亂的場合誰也不敢留手,更不可能三司會審,安靜呆著的江湖人物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但對於那些煽風點火上躥下跳的不安定分子朝廷方麵也絕對手軟,加封台周圍瞬間刀光劍影血光四濺。
想不到觀禮也會遭受無妄之往災,許多專程前來觀禮的江湖人物都滿心後悔,全場騷亂,所有人都開始有意識的遠離這個是非之地,朝廷和塞外的爭鬥對大多數江湖人來說都和他們沒什麽關係,趕緊全身而退才是正經。
但朱元璋既然把他們當成了對付塞外武林的棋子,自然不會這麽容易就任他們離開,隻聽觀禮台上的影子太監之首以他尖利的嗓音高聲道:“皇上有旨,塞外餘孽禍亂中原,身為中原人士人人有責任起而誅之,還望眾位江湖同道能夠同心協力共抗外敵,全殲塞外餘孽之後重重有賞!”
了無作為當今盡念禪宗宗主的師兄,一身武功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聲音竟然蓋住了全場的喧嘩聲嘶吼聲吵鬧聲哭喊聲兵刃撞擊聲……在場的每一個江湖人都聽到了他宣讀的皇上旨意。
想要置身事外的江湖人士大都麵麵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才好,朱元璋旨意已下,如果他們如今還要執意離開現場的話那便是抗旨不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江湖中雖然有一些獨行俠,但大多數江湖人也是有家有業有兒有女,他們自己或許並沒有把聖旨當回事,但如果朱元璋秋後算賬,他們的妻兒老小鐵定會倒了血黴。
而如果按照朱元璋的聖旨所講,隻要肅清這些塞外餘孽,他們個個都能夠得到好處,脅之以禍誘之以利,這道聖旨言簡意賅,江湖人物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大多數江湖人還是選擇了接旨,畢竟怎麽算接旨的好處都要比抗旨不尊的好處多的多,接旨的話拚一下或許還能拚出個錦繡前程,抗旨不尊則鐵定是死路一條,甚至禍延九族都不是不可能。
中原的江湖人並不認識“塞外餘孽”,但這並沒有什麽關係,他們隻要認識錦衣衛和大內侍衛就行,看到錦衣衛和大內侍衛對付誰跟過去幫忙對付便是了。
在這次行動當中有多少大內侍衛和錦衣衛公報私仇從而滅殺自己的仇家已是一個謎,不過“塞外餘孽”的數量顯然不少,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塞外餘孽”就隻有天知地知了。
雖然大多數江湖人都選擇了接受聖旨,但大多數並不是全部,還是有一些和朝廷恩怨比較深的或是生性淡泊的江湖人物不想參與其中,這些人一路暢行無阻的退出了加封台周圍。出了加封台之後他們也不敢在京師多做停留,紛紛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朝著城門飛奔而去。
城門緊鎖著,整個京師似乎已經成了一座死城,不許進不許出,隻有等待朝廷和塞外聯軍的決戰結果。
緊鎖的城門並難不住這些江湖人物,畢竟他們都是在城內,而鎖住城門的門閂也在城內。於是有一些毛躁的便朝著城門衝了過去。
迎接他們的是一波密密麻麻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箭雨,他們盡管奮力抵抗,但如何擋得住如此多的利箭,很快就變成了滿身是血的刺蝟,鮮血緩緩流淌,慢慢的從城門地下滲透出去。
那些機靈的看到朝廷早已經做好準備,知道自己是無論如何都得參戰,於是以比來時還快的速度狂奔回去參加圍剿“塞外餘孽”的行動。自然也有些和剛剛死去的人有著血緣關係或者是過命交情的江湖人物對朝廷恨之入骨,飛奔回去不是為了圍剿“塞外餘孽”,而是為了加入“塞外餘孽”,一定要讓朝廷付出足夠的代價。
還有個別自恃輕功高明之輩仍不死心,他們不敢去衝擊城門,竟然飛身而起想要飛躍縱出城去。京師作為大明的首都城牆極高,大多數江湖人物根本就不可能一躍而過,這幾個人既然敢一試,顯然對自己的輕功有著充足的信心。
不管他們輕功如何,他們都沒能飛躍出城去。因為在他們飛身而起的時候幾支巨大的弩箭從遠處飛來,將他們幾人釘在了城牆之上。一直到死,他們都沒有明白他們為什麽會死,他們明明遠離城門,附近也沒有弓箭手,確定不會有任何危險的情況下他們才施展出了他們引以為傲的輕功。
但,他們不知道朝廷有種攻城的利器叫做床弩!
這種床弩射出的巨大弩箭連幾百米外的城門都能射穿,這是他們完全不知道的力量。
看到被釘在城牆上的幾個人,很多還有別樣心思的江湖人都乖乖的返回了加封台,加入到了對塞外聯軍的決戰之中。他們已經看到了抗旨不尊的下場,那樣血淋淋的場麵就算見慣殺戮的他們都感到恐懼。
聖旨不是請求,而是命令!
戚長征便是這幫不懂得聖旨威嚴的苦逼之中的一個,幸好戚長征輕功並不是很好,否則以他莽撞的個性早已經被萬箭穿心。
戚長征被逼無奈趕回了加封台附近,但他實在不想幫朝廷對付什麽“塞外餘孽”,雖然他對那個目中無人妄自尊大的鷹飛也看不慣,雖然他對龐斑的肆無忌憚也感到反感,雖然他也嫉妒方夜雨英俊瀟灑高富帥,但這些都不足以讓他心甘情願的對付塞外聯軍。
因為戚長征知道自己這次幫助的對象是朝廷,而相比較而言,戚長征對朝廷仇深似海。要不是因為朝廷卑鄙的運用陰謀詭計,怒蛟幫如今退守海外的結局。如果隻是退守海外,戚長征還可以接受,但因為朝廷的介入竟然使得他的兩個好兄弟上官鷹和翟雨時翻臉,這才是戚長征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一世人兩兄弟,戚長征不知道自己該偏向誰,正是因為他在翟雨時和上官鷹之間不能抉擇,這才浪跡江湖四處為家,否則誰願意沒事幹經受風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