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兵亂之議
“諸位,如今魯王和魏王皆反,南邊的魯王舉兵四萬攻打荊州,楚王劉簡送來急報說自己正在應敵。”
鍾飛對著百官也是說道。
而此時的百官也是很不解說魯王才四萬兵馬,要知道荊州可是大漢的要地西可進西川,東可進揚州南和可交州,北可上豫州、兗州、司隸,一直都是大漢非常重要的一個州,尤其是戰亂時期,荊州可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地理位置太關鍵了。
“但是魯王區區四萬兵馬他就敢攻打荊州這讓下官非常不解,要知道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都是養兵屯糧的重地,而自古以來荊州部署的兵馬都是非常多的,再加上老楚王劉簡可是仁武皇帝最喜歡的小兒子,當時獲得的封地也僅次於那個時候的魏王劉季,據年初送來的奏表,如今的荊州一個州的總兵馬可就有接近二十萬,就算他魯王劉輝再怎麽出其不意,也不可能鯨吞荊州,老楚王劉簡在荊州這麽多年深得人心,兵馬錢糧魯王絕對不可能是老楚王的對手。”
此時的一個官員也是分析道,鍾飛聽了後也是點了點頭,要說現在的荊州別說魯王劉輝死亡兵馬,就算是再給他四萬都不一定拿得下荊州,如今楚王劉簡親自率兵對抗劉輝,而楚王手下的諸葛瞻直接是在合肥阻擊魯王北上的兵馬,讓劉輝不能攻占合肥之後采取合攻之勢。
其實鍾飛和百官都很懵,魯王雖然現在依然是在抓封地以及是占領了城池的壯丁補充兵馬,可是這些兵馬的質量可完全不如劉簡,兵馬的數量和質量都不行的魯王劉簡居然是攻打荊州這不是以卵擊石嘛。
“老丞相,這魯王一沒有援助之兵,二沒有天時地利人和,他為何要攻打荊州呢”
鍾飛搖了搖頭說自己也不清楚,雖然魯王的一半都是水軍,采取水陸並進,可是荊州的水軍也很強。
隨後鍾飛也是說不管魯王打的是什麽心思,至少目前來看魯王北上肯定來不了,有劉簡擋著就沒問題,最麻煩的應該是魏王劉驁。
要知道劉驁在先帝時期可是封地最大的王,現在劉驁也是窮兵黷武十萬南下,都快到黃河了,這可不能不讓他們提防。
“丞相所言極是,魏王才是當下的大敵,十萬兵馬可是穿的沸沸揚揚,很多百姓都是恐慌了起來,就連太後和陛下都是一天問了老臣三次。”
司馬懿對著鍾飛也是說道。
而鍾飛也是說如今就是要擊敗劉驁,絕對不能讓劉驁度過黃河,一旦劉驁度過了黃河之後事情恐怕就有點兒難辦了。
“誰人肯帶兵出戰抵擋楚王啊”
鍾飛看著周圍的文武也是問道,可是眾人聽了後都是紛紛低頭不語,看到這兒鍾飛也是感覺有些難過,然後歎氣的說道。
“哎,想不到啊,我原本以為我大漢都是青年俊傑,現在看來,老夫想錯了,罷了,罷了,既然都沒有人願意出力”
說完鍾飛也是直接站了起來然後杵著拐杖環視眾人。
“那就我這個老朽親自帶兵出站吧。”
眾人一聽都是紛紛站了起來全部勸著鍾飛說道。
“老丞相不可啊”
“是啊,老丞相三思”
鍾飛聽了後反而是有些生氣說沒有人去阻擊劉驁難不成就等著那十萬大軍過黃河嘛,說既然都不願意率兵應敵就他這個老頭兒去了。
其實也不是這些人不願意,主要是大部分的將領都是在鎮守各自的地方,鄧艾、薑維、司馬昭這群人全部都是在各自的地方鎮守,陸抗又是臥病不起現在朝廷能調動的將領還真的沒兩個,能夠帶兵的人鍾飛也不知道,雖然官職都是有,但是這種大事兒鍾飛也不敢貿然就讓兩個人帶兵出去,萬一吃了敗仗那就完了。
“萬萬不可啊,老丞相已到耄耋之年,又是掌管軍國大政,而且路途顛簸,老丞相要是有個閃失,陛下和太後哪兒下官門說不過去啊。”
很多人都是看著鍾飛簇擁了上來勸著鍾飛,但是鍾飛顯然還是有些生氣。
隨後鍾會也是站了出來說道。
“下官願為丞相分憂。”
“你”
鍾飛看著鍾會也是有點兒疑惑的問道。
鍾會聽了後也是說自己現在雖然是郎中令,但是自從孫太尉去世之後就是接管了孫權生前的軍權,司隸周邊的部屬和調動都是自己做的,如今沒有人願意出征那就他鍾會自己帶兵迎敵。
“你不說我還忘了,可是你從沒有帶兵打過仗,如今魏王來勢洶洶,你應該如何應敵啊”
看著鍾會鍾飛也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顯然鍾會沒有帶兵打過仗,鍾飛也是不放心,雖然自己年紀大了可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南征北戰經驗還在。
鍾會聽了後也是說如今南方暫時安穩,自己帶兵必定率兵阻擊魏王過黃河,然後調動北方其他將領然後前後夾擊魏王與黃河,魏王雖然現在來勢洶洶但是阻擊遇到兩次挫折必定沒有了士氣,到時候一舉出擊必定可以大破敵軍。
鍾飛聽了後看著鍾會心中也是比較讚同鍾會這話,但是鍾飛也是問鍾會萬一是紙上談兵該怎麽辦。
鍾會當著百官的麵也是說道。
“下官願意立軍令狀如果不勝魏王敢當軍法”
看到鍾會如此信誓旦旦鍾飛也是很高興,大喊一聲。
“好不虧是我弟弟,來人拿紙筆來。”
說完也是來人把紙筆拿了上來,鍾會二話不說拿起筆墨就是寫了起來。
而鍾會看著鍾飛也是說自己軍令狀也是立了但是自己需要一個東西。
“什麽東西”
鍾飛看著鍾會則是不解的問道。
“請丞相給我能夠調動北方兵馬以及是將領的虎符。”
聽到鍾會這麽說百官也是議論了起來,而鍾飛則是皺了皺眉頭的看著鍾會問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鍾會聽了後也是不慌不忙的說道。
“下官隻不過是希望能把事情做的好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