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繁瑣的禮節(2)
隨後,劉磊才領著趙思琪和楊靜女下堂來到大門口,趙思琪和楊靜女都披上禦塵的外套登上彩車,並從劉磊手中接過駕車的帶子。劉磊先上了趙思琪的車,駕著彩車往前走,在車輪轉了3周後,將車子交給駕車的,自己則再上了楊靜女的車子,一樣在車輪行駛了三周後,將車子交給駕車的。自己乘坐墨車先走,因他還要到自己家門前迎候新娘。
這就是古時候的禮節,雖然繁瑣,但繁瑣中卻顯得莊重和神聖。
而就在兩女上轎前,女家派遣了一婦人手持燈向轎中照了一下,謂之“照轎”,這樣可以壓邪。待得,花轎起轎後,女家在門口潑上一盆水,因為水可以滌除汙穢,當然也可以壓邪治鬼。這也是後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來由。但是本意是祈祝女兒出嫁之後和婆家關係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這之後,女方的花轎才緩慢向前駛去。
劉磊的婚禮絕對是隆重的!新娘子的花轎行駛在迎歸男家的路上,前呼後擁,好不氣派:最前麵的是開道的,緊隨的是執事的、掌燈的、吹鼓奏樂的,然後才是新娘的花轎。沿路吹吹打打,呈現出一派喜慶景象。
劉玄德幾人抬著花轎,原本想直接飛向南帝府,但是被媒婆攔下,說是至少要走兩條街。劉玄德想想也對,如果一開始就飛起來,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要是走著走著飛了起來,估計會很壯觀!人讓人震驚!
趙思琪和楊靜女的花轎是一左一右並排前進,從這細節也可以看出,劉磊對兩人的愛無分彼此。
趙思琪和楊靜女此刻內心比劉磊還要緊張,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喜悅!
楊靜女已經穿過兩次大紅繡龍鳳長袍,但是上一次絕對沒有這一次的幸福感。原來嫁對人的感覺是這樣的讓人舍不得醒來。同時她不敢想象若是劉磊上次沒有前去正一道阻止她和宋玉的婚禮,事情將會怎麽樣。
而一旁的趙思琪的喜悅就更加無法言表。磨難經曆得越多,就越加珍惜這一份得來不易的愛情和婚姻。
道路兩旁,那些圍觀的群眾們高聲大呼南帝,有一些小孩子也跟著起哄。從這些人的呼喊聲中可以看出他們是真心的尊敬劉磊和祝福劉磊。
男人受到如此尊敬,作為妻子的她們怎麽能不開心?
忽然她們隻感覺身體失重,同時人群傳來一陣悠長的驚呼!
“看!轎子飛了起來!”
“飛了飛了!神兵天將,這些都是神兵天將啊!”
“啊!那個人我認識,是南帝手下劉玄德。”
“啊,那個肌肉男我也認識,好威猛!要是我沒出嫁一定嫁給他,似乎叫張翼德。啊,他在朝人家看,討厭。人家已經是有夫之婦了還這樣色迷迷地看人家。”
人群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雜七雜八的驚呼傳遍整個小巷。
原因無它,因為兩輛花轎在同一時間都飛了起來,越飛越高。同時以薛太行為首的一共九人也同時飛上了天空,吹號打鼓!一片神仙下凡的景象。
所有良州以南的人們刹那間都跪了下來,一人跪則百人跪!百人跪則千人跪!千人則萬人跪!萬人跪則人人跪!
“南帝!新婚快樂!”
月色下,兩輛轎子如同奔月的嫦娥,在天空圍著賢城繞了一周,所到之處,所有人紛紛跪拜驚呼!
之後花轎飛到南帝府的上空。卻並沒有馬上降落,而是如同蝴蝶在空中起舞。最後變魔術般的從天空之中灑落下不同顏色的玫瑰花瓣。
玫瑰花瓣紛紛灑灑,唯美浪漫。惹得聚集在南帝府門口的眾人一片驚呼和喝彩!一些懷春少女更是大呼。
“好美!好浪漫!要是我能成為南帝的妻子就好了。”
誰知這少女剛開口,旁邊一位體積近乎是她的三倍的女子兩眼冒星星道:“你還想做正妻?我隻願做南帝的小妾就好。”
她的話剛說完,周圍無論男女老少統一捂住嘴巴,扭過頭劇烈幹嘔。
而此刻我們的劉磊早已經等候在大門口。趙萬三,沈筠顏,於夢欣以及楊天瘳都已經坐在了廳堂之上。
劉磊看著頭上的花轎,手心全是汗,完全是由於緊張和興奮。花轎隨著落下的玫瑰花瓣而降落。終於落在了地上,劉磊剛想上前,卻再次被媒婆拉住。
“公子不要急。”說著她手一揮,從旁邊走出一些鄰人鄉親,媒婆的聲音傳來,“公子,該‘攔門’。”
所謂“攔門”是指送親者以銅錢向空中揚撒,兒童爭著去搶,叫做“撒滿天星”,另叫一個人手執花鬥,將所盛之穀物、豆子以及金錢、果子等物望門而撒。據說是用以禳避阻擋新婦進門的煞神—稱為“撒穀豆”。
這攔門在這之前媒婆已經給劉磊講解了。隻好忍住激動的心情。
“南帝散錢了!快要搶啊!”
不多時,下麵傳來呼喊聲,居然是阿旺和狗子,之間阿旺拿著一籃子的銅錢,一把一把朝天空灑去,不多時兒童以及一些少年都爭先相搶。好不熱鬧。狗子則拿著一籃子穀物等東西朝大門灑去。
做完這些,媒婆才高聲呼喊:“有請新娘子下轎。”
新娘要下轎,也有規矩。雙腳不能履地,隻能履青布條、氈席或麻袋。古人認為,地與天都是神聖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腳一旦與土地接觸,難免會觸犯地神,因此,必須鋪上氈或席來避免。
媒婆在地上鋪上氈,之後扶著兩位夫人下了轎子。
劉磊看著這一幕,不禁點頭。這一幕他還是有所了解,因為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婦家》詩記敘了這一習俗:“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
想到此,劉磊不禁吟唱出聲:“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
頓時周圍巴掌聲不斷。劉磊現在隨便一句話都能引起良州以南發生一場變革,他就算吟一首打油詩,也能被良州以南人民奉為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