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合家歡樂> 11、淵壤之別

11、淵壤之別

  兩年前,溫晨軍在常務副市長劉明遠的陪同下,帶領政府辦公室、公安局、交通局、財政局、扶貧開發辦、以工代賑辦、發改委、經貿委、城鄉規劃建設局以及廣播電視局的局長、主任們,花了近兩個月的功夫,跑遍了全市的一百一十五個鄉鎮、七百六十八個自然村,走家串戶,調查研究,和鄉官、村官、普通老百姓打成一片,甚至和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他要求由政府辦公室牽頭,宣傳廣電部門把所收集的圖、文、聲像資料精簡濃縮,製成電視片。


  市政府常務辦公會議。


  常務副市長劉明遠主持會議。


  會議主持人致開場白:

  “今天溫市長請大家來,主要議題是看電視,希望大家認真看,認真記,不要漏掉每一個細節,看完後溫市長要提問的喲!最好是都能答上來,如果一些普通的問題都回答不好的話,那不僅僅是沒有麵子的問題啊!”他抬腕看了看表,問市政府辦公室主任,“時間到了,人到齊了嗎?”


  “應到四十六人,實到四十六人!”


  “好,廣電局,開始!”


  大屏幕上推出片名:城鄉一體化,我們準備好了嗎?


  電視片由曆史篇、現狀篇、奮進篇、憧憬未來篇四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曆史篇,簡明扼要地闡述了鬆山市的曆史沿革、發展史實、重大曆史事件、重要曆史人物、曆史上所處戰略地位,重點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變化和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憧憬未來篇,根據目前的現狀,提出了要縮小城鄉差別,全麵實現小康,必須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總體部署,動員全市人民拋棄山區意識、小富即安的意識,把鬆山市建成連接蜀巴鄂秦的物資集散中心、工農商學、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麵發展的現代化工商和生態旅遊城市。


  片子的重點在第二部分現狀篇和第三部分奮進篇,也是溫晨軍他們這次調研的主要成果。按照溫晨軍“要發展必須先要搞清市情”和“不能光講好聽的,要把差距找夠”的要求,從暴露城鄉差距和社會分配嚴重不公的矛盾入手,采用描述、分析、對比的手法,詳盡地把鬆山市物產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主城區發展較快、邊緣地帶嚴重滯後、改革開放的成果不能人人共享、貧富懸殊加大的狀況展示給觀眾。電視片用數字告訴人們,一百一十五個鄉鎮中,還有高峰、五溝、八裏峽、涯銘等十六個鄉不通公路,三十二個鄉隻通土路,路況差,下雨天不能通行;七百六十八個自然村通水泥路的一百五十二個,通土路的三百八十六個,兩項合計一百三十八個,占總村數的百分之七十。沒有通公路的鄉和村,居民們仍然享受著肩挑背磨的待遇。


  片中分別對居住在主城區的兩家普通居民、邊遠山區的兩家普通居民的生活現狀進行了對比:

  周誌成老人,七十一歲,退休幹部,和老伴兒劉鳳英居住在湖西飛龍苑三幢五樓一號,老兩口月養老金收入六千元,住房麵積一百二十三平米,三室一廳兩衛一廚,家具家電齊備,頗具現代化水準,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兒媳周末自駕回家和老人團聚,孫子在北方某大學學習。他和老伴兒每天早晨七點鍾起床,喝杯牛奶吃些糕點後到公園散散步,然後去老年大學參加活動,請鍾點工一人,負責煮午飯、晚餐,月工資一千元,由兒子支付。


  家住老城區的汪東,三十二歲,汙水處理廠水處理工程師,妻子任芬,二十八歲,自來水公司化驗員,小兩口月收入九千元,有住房一套一百三十二平米,汪東座駕東風風神,任芬自駕奔奔,母親退休後幫他們料理家務、帶孩子。


  高峰鄉扁桶峽村的尤友貴老漢,七十三歲,老伴兒周世清七十一歲,十年前在外打工的兒子命喪小煤窯,兒媳帶著孫子遠嫁他鄉,老兩口居住的兩間土屋已經是瓦爛椽子稀,大落大漏、細落細漏,外麵落大雨屋裏落小雨,外麵雨停了,屋裏還滴答滴答落個不停。每天的生活流程是,天亮起床、尤老漢下地拾綴莊稼、老伴兒在附近檢柴禾燒早飯、大約十點半尤老漢回家吃飯並順帶草料回家,吃完飯後再下地,每月遇天氣好時,抽一天時間去高峰鄉趕鄉場買些油鹽,其開銷全部來自雞屁股銀行。如果久旱不雨,七十幾歲的老人還要到三裏外的小溪裏背水吃。


  八裏峽鄉黃粱坑村趙小虎,三十一歲,父母年老體弱,基本喪失勞動力,又因父母是表兄妹近親結緣,四十來歲的哥哥智能障礙,算是廢人一個,全家四口生活在爺爺那一輩留下的木架房裏,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家境差娶不起媳婦,小虎隻好當大齡青年,想外出打工,家裏實在丟不下。好在去年照上電燈了,不愁打煤油了。要置辦油鹽等生活必需品,首先步行五裏山路到三裏溝村,再搭摩托車去八裏峽鄉鄉場上,匆匆忙忙差不多要花一整天功夫。


  現狀篇以及奮進篇用翔實的數據和大量的具體事例、真實的畫麵,客觀地向人們展示了鬆山市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指出了深化改革的緊迫性,把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必要性和難度提出來,讓大家理性地去思考、去探索下一步改革的出路,啟發人們隻有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往前衝,以求縮小並逐漸消滅差距,讓全社會均衡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願景。


  兩個小時過去了,電視片播放結束,會議主持人劉明遠宣布:“現在,按照事前的安排,請溫市長發問。”


  溫晨軍清了清嗓子:“同誌們,我們這不是別出心裁,也不是搞什麽兒戲,我們就是想通過這種形式,來認清形勢,好的、差的甚至很不好的方麵,都要看清楚,找準自己的軟肋,心中有數才不會迷失方向,才知道下一步該怎樣跨出去。我要提的問題,都市電視片上放映了的,所有的答案電視片裏都有。”他稍微停了一下:“下麵,我提第一個問題,請大家注意哈!”


  “第一個問題:和我市關係密切的曆史名人有哪些?至少舉五個出來。”


  “有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唐代文學家、詩人元稹、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以及原紅四方麵軍領導人張國燾。”文化局長立即搶答了。


  “好,正確,第二個問題:我市已經產生了品牌效應的農牧產品有哪些?除農業局、畜牧局、商務局、質監局局長外,那位局長來回答?”


  “我來,”經委主任應聲而出:“鬆山黑雞、鬆山木耳、雲霧山富硒雀舌茶、鬆山香菇、板角山羊、左河黃花,一共六種。”他如數家珍。


  “回答正確,請回原位坐下。第三個問題:我市有多少個鄉、鎮?多少個村?農業局長張文顯同誌來回答。”


  “一百一十五個鄉、鎮,七百六十八個村。”


  “完全正確,下一個問題:我市至今仍未通公路的鄉有多少個?其中修路難度最大的鄉舉兩個出來。這個問題請交通局局長萬通同誌來回答。”


  “完全不通公路的鄉有十六個,其中修路難度最大的莫過於高峰、八裏峽兩個鄉。”


  “好,下一個問題,請聽好,在我市的七百六十八個村中,完全不通公路的有多少個?隻通土路的有多少個?請民政局局長任成興同誌來回答。”


  任成興坐在位置上未動,劉明遠站起身:“任局長,溫市長問你呢!該你回答問題喲!”


  任成興滿臉通紅,中氣不足地:“實在對不起,溫市長、劉市長,我還真答不上來。”


  “答不上來沒關係,”溫晨軍接過話題:“我們的目的不是要讓哪一個人出洋相,也不是要給誰出難題,先前劉明遠同誌已經給大家打過招呼,看完電視是要回答問題的。同誌們啦,我們今天坐在這舒適的會議室裏開會,坐著說話不腰痛啊,二十多年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多少沾上了改革開放的恩澤,也有一部分人確實富起來了,而我們邊遠地區的村民不但還沒有富起來,而且他們當中還有人仍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解放這麽多年、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他們本來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呢,大家想一想,我們究竟給了他們什麽好處?”


  “這個現狀一定要改變,再也不能猶豫了,否則,我們將會成為曆史的罪人!曆史把這副重擔壓在我們肩上了,我們隻能挑起來,撂是撂不下去的!在我們當政期間一定要有所作為、有所改變。”


  “為什麽我市城鄉差別這麽大?貧富懸殊矛盾這麽突出?通過我們片子中對幾個普通家庭的對比,十分直觀地看到了,這些家庭之間,生活條件有著天壤之別,中國古代有個哲人說過,淵壤別於塞,道路阻塞了,相互之間不通暢,沒有聯係了,就形成了差距。我認為,城鄉一體化的速度要加快,要推動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首先第一步是要把這個所謂的塞打通,所以,修路成了第一要務,不通路的鄉鎮、自然村要把路修通,通了路的要修好,有條件的先硬化,要用戰略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把全市所有的鄉、鎮、村的公路修通後,與橫穿我市南北的國道公路、高速公路、鐵路一線二線各站口連接起來,讓暢通的、標準化的道路把我市的城鎮、鄉村連成一片,隻有這樣,才具備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基本條件,我想,用兩到三年時間來完成這一步,是完全能夠達到的,到時我們要實現城鄉一體化目標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呀,經研究決定,當前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都要緊緊圍繞用高標準的、完美的公路連通全市城市鄉村這個大工程的中心工作,我們權且把這個工程就叫做“標美路工程”,為完成這個工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組織籌集資金,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個人、實體到市裏來,和我們一起共同開發、發展,共同來建造標美路工程,推動其他各行各業的發展。我們將給出各種優惠政策,最終實現雙贏、共同發財致富!”


  講到這裏,全場劈劈啪啪鼓起掌來。


  溫晨軍揮揮右手,“大家先不要鼓掌,市裏成立城鄉標美路工程指揮部,我和劉明遠同誌任正副指揮長,交通局局長萬通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整個工程的具體業務,任成興同誌改任高峰鄉鄉長,一周之內到任,什麽時候高峰鄉鄉村公路建成了、暢通了、達標了,什麽時候回來,民政局局長位置給你留著,搞好了,你的職務要提升也是很有可能的。其他各單位、各部門必須用實際行動,全力支持標美路這個大工程,要人出人,要錢給錢,指揮部明天開始掛牌辦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