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戰國征途> 第四零三章 果斷放手(上)

第四零三章 果斷放手(上)

  代軍占領大梁已經過去了三天的時間,駐守滎口的代軍和願意投靠高原的魏軍都己經轉移到大梁城來,而在大梁城內城外駐守的十幾萬軍隊在魏増、魯仁傑、蘇護等人的勸說之下,大部份都選擇了向代軍投降,而小部份雖然不願投降,但也不願與代軍為敵,被高原安置在城處駐紮。


  因為這半年多的時間己來,高原和代軍己在大梁的民眾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而且魏國的宗室世族奪權的時間並不長,隻有一天就被代軍趕走,因此在代軍入主大梁之後,大梁城的秩序迅速恢複,基本沒有發生什麽大的動亂。


  但讓高原失望的是,在突襲大梁的那一天,並沒有控製魏王假,也沒有抓到魏行,魏珙、魏平、魏衍為首的魏國宗室的主要成員。而且更讓高原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逃到了滎口。


  原來魏衍被擊敗以後,魏行,魏珙、魏平等魏國的宗室世族立刻展開了緊急的協商,眾人一致認為,現在代軍己經進城,己方大勢己去,留下大梁城裏隻有死路一條,因此隻有立刻離開大梁,躲到其他地方,暫避一時,先保住命再說。


  於是這十餘名宗室世族連家都沒有回,隻是派人回去通知了一聲,讓家人逃出大梁,和自己匯合,但也沒有說自己要逃到那裏去。因為這些宗室世族自己也不知道到那裏去安身。不過在逃離的時候,魏行多了一個心眼,和魏衍一起趕到王宮中,將魏王假也劫持出了大梁。結果等高原派出的軍隊趕到這幾人府中的時候,隻將他們的家屬基本都抓住,但最重要的人幾乎一個都沒有抓到。


  眾宗室世族帶著魏王假和二千千士兵逃出了大梁,在效外躲了一夜。等到天高之後,魏行,魏珙、魏平、魏衍等人聚在一起商議,到那裏去安身。但現在魏國的國土並不大,眾人可去的地方並不多,因此眾人連想了好幾個地方,都覺得不合適。甚致有人提出,不如投降秦國,借秦軍來收複大梁。


  不過魏行等人也擔心,秦軍可也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到時候可別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把代軍到是趕走了,卻又把秦軍留了下來,前門驅狼後門進虎,那時後悔都來不及,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請秦軍來幫忙。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左右為難的時候,卻意外的出現了轉機。原來代軍離開滎口,將不願歸順高原的魏軍留在滎口駐守,共計約有四千多魏兵,由魏郊統領他們。魏郊不放心大梁這邊的情況,於是派人到大梁來打探消息,正好和逃出大梁的這批宗室世族遇見。


  得知還有一支魏軍駐守在滎口,魏國的宗室世族們不亞於絕處逢生,而且魏郊是魏衍的族人,算起來是第三代的叔伯兄弟,也是魏衍的心腹,因此魏衍對他還是十分相信的。於是魏國的宗室世族們立刻帶著魏王假趕去滎口,得以暫時存身。


  得知了魏國的宗室世族的下落之後,高原多少也有些作繭自縛的感覺。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自已手頭上隻有這麽多兵力,不可能同時駐守大梁和滎口,而對那些不願歸順自已的魏軍,也總不能把他們都殺了吧。


  因此高原立刻招集手下的眾將商議。


  張良首先道:“主公,既然知到了他們的下落,那麽就事不遲疑,我們馬上出兵,進攻滎口,殺光魏國的宗室世族,劫持魏王假,這樣一切都還來得極。”


  袁選也道:“是啊,主公,滎口離大梁隻有五十裏,而且滎口的防禦陣地都是我們建立,了如指掌,我願向主公請令,領軍進攻滎口。”


  有他們出言,其他人也都紛紛表示,應該去進攻滎口。


  而高原擺了擺手,道:“各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有幾點問題不知大家想過沒有,首先是進攻滎口需要多少軍隊。滎口的防禦陣地是我們建立的,我們確實對它了如指掌,但我們更知道,要攻破滎口的防禦陣地,需要付出多少代價,而我們現在總兵力不足兩萬,除去蕃勇軍和後勤軍之外,能用於攻堅的軍隊隻有一萬多人,雖然現在有一些魏軍歸順我們,但讓他們去進攻自已的同胞,各位認為,他們會有多少鬥誌?而且現在大梁城還有十幾萬魏軍,還有相當一倍份並沒有投降我們,隻是不願與我們代軍作戰,而就算是投降的魏軍,又有多少是出於真心,但如果我們將大量兵力用於進攻滎口,誰敢保證他們不會反複。”


  眾將聽了,也都露出了凝思的表情,高原說的話,確實不無道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現在代軍的兵力確實太少了,並不足以控製魏國的局勢。


  高原又道:“其次是各位想過沒有,就算是沒有兵力的問題,我們進攻滎口,魏國的宗室世族會如何應對,各位總不會認為,他們會在滎口坐以待斃吧。” 如果我是魏國的宗室世族,就會以魏王假的名議,向秦國求救,請秦國出兵來幫助他們複奪大梁,而秦國正好可以打著應魏王假之請,再度出兵進攻大梁,各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在魏國安身嗎?”


  有不少人的身體一震,這確實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在魏國的宗室世族認為複奪大梁無望的情況下,本著“我得不到,也不能讓你得到”的心態,向秦國求救,是絕對做得出來的。現在魏王假仍然是魏國的國君,占據著大名份,而代軍畢竟是外來人,以前是因為魏國忘恩負義要趕走代軍,自己占據了道義上的優勢,但如果代軍要占據大梁,無異就是入侵魏國了,以秦國強大兵力,再加上魏王假的大名份,代軍確實很難在魏國立足。


  張良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道:“那麽主公認為應當如何處置呢?”


  高原笑道:“做人處世,一定要切記當放手時須放手,決不可貪得無厭,甴其是貪圖自己力所難及的事情,現在我們的力量,根本控製不住魏國,因此就應該果斷放手,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僅還是按原定計劃,退出魏國,這大梁城還是還給魏國的宗室世族吧,我們不僅可以獲得實利,而且在道義上也站得住腳。”


  其他將領並不知道救援魏國的戰略目地,因此對高原提議放棄大梁也並不太在意。而張良雖然對放棄大梁十分挽惜,但高原所說的困難,確實不是目前代軍能夠克服的,張良也隻能同意放棄大梁的決定。


  至於以後代郡的發展,隻能另想其他的辦法,畢竟將大梁城還給魏國,但魏國仍然還存在,秦國想要滅亡魏國,仍然還需要一番功夫,因此以後還存在著很多的變數,誰都不能保證,代郡就一定沒有別的機會。另外,張良也不得不佩服高原的胸襟和決斷能力,當斷即斬,決不拖泥帶水,畢竟至少在現階段,高原己經控製了大梁城,而主動將其放棄,可不是什麽人都能輕易做得到的,多少人是不到最後一刻,還舍不得放手。


  另外高原所說,在道義上站得住腳,看似迂腐之談,實際也是大有深意。張良出身於韓國,深知權術之道,但他畢竟是見識卓著的人,也知道權術之道隻是輔助,治國安邦,仍然還是以正道為主,所謂以正合,以奇勝,不僅是指兵法,同時在政治上也相通的。


  盡管這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但能夠擁有一個寬宏仁厚的名聲,仍然是一種極大的無形優勢。而且從絕大多數士人、百姓的角度來說,誰都希望自己的主公是一個寬宏仁愛的君主。正如盡管有許多人看不起儒家,認為儒家的仁義道德之說完全是迂論腐論,但另一個事實是,儒家的弟孑是諸孑百家中人數最多的一家,這就不能用迂腐能夠解釋的通的。


  商議決定之後,高原立刻發出公告,向大梁城中的百姓宣布,自己並不想占領大梁,滅亡魏國,這一次進攻大梁,隻是因為魏國的宗室世族做得太過份了,秦軍一退,就要趕代軍走,而且還扣壓代軍為質,自己為了解救受困的士兵,才不得不進攻大梁,現在人都被救出來了,代軍絕不會在大梁久留,十天之內,就會離開大梁,返回代郡去。希望大梁城中的百姓能夠安守秩序,不許滋亂生事。


  公告發出之後,不少人都大為意外,因為在他們看來,高原己經占領了大梁,下一步就進攻滎口,將魏王假和魏國的宗室世族斬盡殺絕,從而吞並魏國,當然,就是高原這樣做了,也是無可厚非的。但誰都沒有想到,高原會主動放棄大梁,將它又還給魏囯。當然,許多人對高原的公告都是半信半疑,這塊肥肉都到了嘴裏,高原會真的吐出來嗎?因此一時大梁城中議論紛紛,都在討論高原發出的公告到是真是假。


  但隨後高原招來魏行,魏珙、魏平、魏衍等人的家屬各一人,讓他們帶著自己的一封信,趕到滎口去交給魏王假,向魏王假和魏國的宗室世族表明高原的態度,並希望他們能夠派人到大梁來,接手大梁的管理事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