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戰國征途> 第二四三章 合並村莊

第二四三章 合並村莊

  來的時候隻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而回行的路程卻足足走了四天。因為回行的人員中,不僅帶著大量的被解救出的百姓,另外還攜帶了大量的糧食物資,並且還趕著十幾萬頭牛羊牲口。當然快不起來。


  不過匈奴大軍早就己經被武安軍擊敗,在一路上也都平安無事,而且糧食充足,因此軍民一行近二萬五千餘人,都十分順利的回到了雁門關外。


  這時袁選依然駐紮在雁門關外的石嶺村邊,接到消息之後,也帶領著雁門關外的各村莊鎮鄉的父老們迎出了數十裏的距離,迎接高原一行人馬勝利歸來。而且轉回到雁門關的雲瑤和耿燕羽得知高原歸來之後,也出關來到石嶺村,和眾人一起迎接高原回來。


  在眾人相見之後,頓時哭聲一遍,因為被匈奴掠去的百姓基本都是這一帶的居民,各村的百姓之間都有來往,甚至還有不少的親屬關係,因此劫後餘生相見,自然是百感交集,不少人都互相抱在一起,放聲痛哭起來。一時哭聲震動四野。連不少武安軍的士兵也看得十分心酸。其實武安軍的專業士兵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有不少人也都深受匈奴的危害,因此對這次打擊匈奴的行動都十分讚同。


  高原又將百姓們勸慰了一番,對來迎接自己的鄉村父老也多加安撫,然後又命令就地駐紮營地,讓這些百姓駐住。因為這些百姓的家園大多都被匈奴軍隊燒毀,己經無家可歸,隻能暫時紮營居住,以後再分配安置到其他的各村莊裏去。


  隨後高原才下令,安排宴會,正式慶賀擊敗匈奴軍隊,解救回來這麽多的百姓,軍民一起同歡。本來在出征之前,已有百餘頭牛,數千隻羊為慶賀勝利準備,但這一次又救回來一萬五千餘百姓,因此袁選又追加了一百頭牛、二千隻羊,並從雁門關裏又拉來了三千壇美酒。


  於是在營地前也架起了數千個燒烤的支架,並且堆起了柴火,開始燒烤己經剝好的牛羊,不一會兒,右整個營地也彌曼著濃鬱的肉香味道。而在火堆的周圍,也輔好了蒲團,矮桌,放上了碗筷等物,而美酒也陸續的抬了過來。


  而這時雲瑤也和雲娟、雲娜姑侄兩人見麵。其實雲瑤在雁門關裏就己經得知,這次在匈奴軍中發現了自己的族人,雲瑤的心裏也十分激動,因為由於雲瑤的一頭白發和其他人不同,這一點對雲瑤的影響很大,也十分希望能夠了解自已的族人情況信息,卻沒想到這次會在雁門關外遇到自己的族人,而目還有白靈族全族的消息, 另外雲瑤失過了以前的記憶,也想打聽一下自己的身世,自己是怎麽流落到外麵的,自己在白靈族內部還有沒有親人等等,因此雲瑤也有些迫不急待的想和雲娟、雲娜姑侄相見。


  高原當然也能夠體會雲瑤的這種心情,因此也立刻安排了一間帳蓬,讓她們三人聚在一起交談。而自己則趁著宴會還沒開始的這段時間,聽從袁選的匯報。


  這一次突擊諸間澤,袁選並沒有參加,而且留在雁門關外付責編組村民,建立抵禦匈奴的防禦體糸的工作。因為袁選是李牧的舊部,在雁門關一帶駐守了多年,對這一帶的情況十分熟悉,和不少村民都相識,在百姓之中,也有一定的聲望,因此由他來付責這頂工作,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高原領軍離開之後,袁選按照高原提出的構想,招集在雁門關外百裏方圓左右的距離內所有村孑的村長、三老、裏正等頭麵人員,協商各村合並,共抗匈奴的事情。經過統計之後,在雁門關外,大大小小的村子超過一百個,大村孑如石嶺村這樣的有十餘人,人口在三四千人左右,有圍牆保護,另有半數的村孑人口超過千人,但也有不少的小村孑隻有幾百人,還有一些散戶。不過對合並的事情,還是看每個村孑自願,並不強迫。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村子都讚同合並,由其是一些人口超過千人,也建有圍牆的中型村落,這些村落的村長、三老、裏正等頭麵人員在本村都是說一不二的人,而一但與其他村孑合並,他們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位置,因此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另外也覺得自己村的人手足夠,能夠抵禦匈奴的進攻,於是拒絕和其他村孑合並。


  幾天的協商之後,終於確定下來,拒絕合並的村孑有十七個,其他自願合並的村子一共合成三十三個大村孑,共計是四十八個。 合並之後的村子,個村子的戶籍在一千戶到一千二百戶之間,按伍什編製,但並沒有強製分戶,因此每村的人數少的有五六千,多的有八九千。至於合並之後的大村的村長、三老、裏正等人選,由毎村自行推選,官府並不幹涉。但沒有參與合並的村孑,也都納入到官府的統一管理中,村裏的戶籍也是按伍什編製。這樣最終統計出來,在雁門關外的人口總數為三十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人,共計五萬一千八百二十八戶。


  另外需要合並的村子,將以在合並前較大的村孑為基礎,進行擴展,護村的圍牆高度必須在兩丈以上,並按城牆的樣式建造,有垛口,有射孔,有城樓,護牆外有護村壕,而城樓也兼具烽火台的功能。而擴建工程由各村自已承擔,官府隻派出工匠付責指揮監督。並派人到各村教導各村的村民練武演陣。


  匈奴進攻過來,無論男女老幼,都有義務守衛村落。雖然雁門關外的這些居民不用向代郡官府交納稅賦,也不用承擔徭役,但必須服兵役,一但代郡有征集令,每戶人家至少要出一人入伍。而且盔甲、武器、馬匹等裝配都甴各戶自備,官府並不承擔,但各戶人家可以向官府購買,並且可以用兵餉、戰功獎勵等來抵拆盔甲、武器、馬匹等費用。而在戰場上下戰功的百姓,還可以獲得受爵晉升的機會。


  看了袁選提交的報告之後,高原也十分高興,因為在統計自己的人口時候,隻並沒有統計雁門關外的人口數量,這三十多萬人口等於是憑空增加的,雖然這批人口不用向自己交納稅賦,但基本是全民皆兵,相當於兵戶一樣,如果僅以一戶一兵計算,等於是多了五萬多的軍隊。而且雁門關外的居民十分捍勇,隻要經過必要的訓練,就可以成為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另外盔甲、武器、馬匹等裝配都不用官府來承擔,也大大減少官府的開支,因此這還是十分劃算的。


  而且擊敗了燕國,除了獲得大量的賠償之外,在戰場上武安軍還從燕軍那星繳獲了足以裝配三十萬人的盔甲、武器,足夠支應村民的購買使用,另外代郡自家就有大量的馬匹,而且雁門關外的居民有三成左右的人家都養了馬匹,因此馬匹也是足夠的。


  村民對這樣的條件也十分滿意,一來由官府出麵協調組織,可以集中力量抗擊匈奴,保護自己的家園;二來不用向官府交納稅賦徭役,而且盔甲、武器、馬匹等裝配都可以用兵餉、戰功獎勵等來抵拆,這也大大減少了百姓的生活壓力;三來下戰功以後,還有晉升的機會。


  高原隻對袁選的計劃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修建一條從雁門關通向北方的道路,終點暫時設在諸間澤,各村可以自修道路,和大道相通。每隔十五到二十裏左右的距離,就修建一座烽火台,駐紮一個五十人隊的兵力。並且在諸間澤邊修建一個可以駐紮五千至一萬軍隊的要塞。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把預警匈奴的距離和時間大大的提前,為各村和雁門關爭取到準備的時間,而且也實際擴大了雁門郡的實際控製地區,諸間澤以南的地區,都將成術雁門郡實際控製的地方。另外,如果以後武安軍要對匈奴用兵,可以以諸間澤的要塞為前沿的軍事基地。在必要的時侯,武安軍還可以在諸間澤要塞抵擋匈奴軍隊,達到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目地。


  當然要完成這個計劃的工程量不小,僅靠雁門郡的人口,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建外,不過這個計劃的好處就在於不用一下孑全部建立起來,而是從雁門關開始,逐步向北方擴展,建一段就可以用一段,一直到建到諸間澤邊為止。


  另外,這次對匈奴的戰鬥中,先後俘虜了大約三千餘匈奴士兵。現在都在雁門關內看押著。高原當然不會白養著這一夥人,但全部殺了又太過份了一些,用這一批人來當修建道路,沿路的烽火台的苦工,在合適也不過了。這群人都是匈奴中的精銳,個個身強力壯,能幹體力活,而且又不用支持工錢,累死了也不用心疼,就當是為他們犯下的罪行抵命了,時還有比這更好的苦力嗎?

  袁選聽了之後,也對高原十分佩服,想得確實周道而深遠,連俘虜的匈奴人都不放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