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盜墓:摸金仙尉> 第一百八十三章一代名臣·相國神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一代名臣·相國神仙

  陝省鳳縣的紫柏山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尤其是海拔兩千六百米山頂的神奇天坑和色彩斑斕的高山草甸,充滿神秘之感。


  一般的山頂都是聳如刀尖,而紫柏山的山頂,卻被起伏不大的丘嶺,分割成一片片漩渦似的天坑,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天坑,好似一口口鐵鍋,大口朝天,盛滿天地間的陽光和雨露,形成起伏不定的綠色海洋,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


  而這些天坑是自然的有意造化,還是天上的神靈鍛造的烹煮食物的廚具?

  似乎更傾向於後者吧,這聳立的紫柏山,高高端起一口口大鍋,不就是等著天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靈來炒菜煮飯的嗎?


  天坑中土地肥沃,以至於那些命中苦寒的樹木,嫌其太過肥膩而不落根其中。


  山下的居民也嫌其高遠,無力開墾耕種莊稼。這倒是給那些隨遇而安的野草野花,騰出了肆意撒野的空間,密密麻麻地在神靈的油鍋中,勾肩搭背織起了色彩濃豔的地毯。


  當楊九天禦劍飛到紫柏山時,楊九天居高臨下的觀看了一下紫柏山的山勢風水,心中暗道:


  風水學中有‘五龍聚首’之說,就是有五支山脈匯聚、五條河流匯流的地方,一定是聚氣、聚福、聚財、聚運的‘全聚德’好地方。這留壩紫柏山有六峰,其中五峰廷拔入雲,中峰卻不事張揚,伏小伏低,微微聳起於五峰之中。一座廟就坐落在紫柏山的中峰上,依山而建,順勢而起,錯落有致,形成五山環抱,褒河兩條支流相夾的格局。廟後的紫柏山主峰,海拔兩千六百米,重巒疊嶂,群峰滴翠。按風水理論,這就是一塊‘五龍聚首’的風水寶地,還真有可能被韋小寶說中了,劉邦的皇陵極有可能在這裏。


  楊九天此時也已經發現了山上的韋小寶幾人,見他們仍在四處溜達,似乎還沒有找到皇陵的地點,於是他也不著急跟蹤他們,打算先去那個廟裏看看,因為一般來說,在如此風水寶地建廟,那肯定不一般,說不定會有什麽發現。


  楊九天饒過韋小寶等人,飛速地降落在那座廟旁,然後往正門走去,到得廟門口,抬頭一看,隻見門口上方寫有‘漢張留候祠’五個大字,楊九天心道:原來這裏就是張良廟了,據說這裏還是張天師的孫子漢中王張魯所建。


  楊九天細細地打量起來,張良廟的廟門,是磚結構的卷洞式牌樓,裝飾有精致的磚雕,就連“漢張留侯祠”,及左右的楹聯“博浪一聲震天地,圮橋三進升雲霞”也是磚雕而成。


  ‘漢張留侯祠’被勾了紅,赫然在目,楹聯卻隱約可見,略顯古樸,古老的房簷之上長滿了藤蔓。


  楊九天回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國道公路,心中想到:距離車水馬龍的國道如此逼近,還能有這副滄桑的尊容,實屬不易,也可見當地人對於張良的敬重,寧可削山劈道,也不損傷廟堂的清高。


  楊九天慢慢地走進了張良廟,跟供奉其他曆史偉人的廟祠一樣,在張良廟的構建中,取其一生的經曆橋段、豐功偉績之意象,濃縮至每個建築和構景之中。


  廟門之後,有一道廊式木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圯橋為黃石公進履之意,即依據‘圯橋納履’典故而設計建造的。


  蘇軾曾在廊橋吟頌:“曾聞圯上逢黃石,久矣留侯不見欺。”


  如今剛剛入秋,夏季並未真正結束,所以午後,‘進履橋’兩邊的美人靠上,閑散地坐著幾位老人和遊客,悠閑地搖著蒲扇,峽穀的溪水,在廊橋下涓涓流淌。


  隻是,那幾位老者不是黃石公,那幾位年輕的遊客,亦非張子房。


  越過木橋,便是高大的保安觀,入門後,左右有鍾、鼓樓,院中央幾立著“靈官殿”,八角飛簷,琉璃瓦飾頂,彩繪拱鬥屋簷,頗為壯觀。


  殿側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從殿側北麵經過庭,便進入大殿所在院落。


  大殿雄偉莊嚴,是現存建築中年代最早最完整的歇山式建築,麵闊三間,九檁九椽,簷下鏤空木雕,上懸‘明哲風高’、‘帝王之師’。


  殿門有對聯:‘畢生彪炳功勳啟自授書始;曆代崇豐煙祀端由辟穀開。’


  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廂房對稱而立,清幽、古雅。殿內有張良鍍金塑像一尊,兩側各立一書僮,雕刻手法細膩,栩栩如生。


  殿堂門楣遍布稱頌的匾額,如‘急流勇退’、‘機諫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飾有眾多對聯,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第一名臣’,‘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誌,作平地神’等,訴說著張良一身所擁有的功績和精神。


  正殿的懸掛有康熙三十八年,兵部尚書於成龍借宿張良廟,所書的‘相國神仙’匾額,是對張良一生兩重身份的精彩總結。


  而‘拜石亭’之名,乃取自張良拜黃石公為師的意思。《史記留侯世家》記載,黃石公於圮橋授予張良《太公兵法》時,告訴張良:“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據說十三年後,張良到濟北,果然見到穀城山下一堆黃石,於是便取黃石供奉於祠堂。張良死後,黃石與之合葬墓中。


  楊九天抬頭望著那塊‘相國神仙’的匾額入迷,直到有位老者在他身邊跟他說話時,他才醒轉過來。


  隻聽那老者對他笑道:“嗬嗬,小夥子,你也是來拜張神仙的吧!不錯不錯,多拜拜沒壞處,張神仙很靈驗的。現在的年輕人,信這些的可不多了哦!”


  楊九天聞言轉頭看向了這位老者,隻見這位老者年約七旬,穿著一套深藍色的過時的中山裝,衣服的一側還有些黃土沾染,一看就知道是當地的農民。


  此刻他的手裏正合什在向張良的金身雕像低身彎腰作完禱告,楊九天微笑地向這位老者問道:“這位大爺,您好,您說這張神仙很靈驗,那有什麽經典的事情發生過嗎?可以跟我說說嗎?”


  老者笑著將布滿了老人斑的雙手放下,張開那張隻剩幾顆牙的嘴說道:“小夥子,你想聽,老漢我便告訴你就是!”


  楊九天聞言忙上前將老者攙到了外麵的座椅,讓他坐著慢慢地敘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