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法號華年
衛獻之得到消息的時候,已是衛晴被送入寧國寺的第三天,他站在寧國寺院門外,久久的凝視,他隻是覺得孔敬配不上她,可現下卻害得她被家人放棄,聽說離開的時候正病得昏昏沉沉。
他,錯了嗎?
他不敢細想,生平第一次覺得自己做錯了。
他瘋狂地往裏頭衝。
“施主,此乃女尼寺院,你想作甚?”
“衛晴呢?我是她的族兄,她現下如何了?”
“阿彌陀佛,你來晚了。昨日夜裏四更一刻,她便咽氣了,天剛一亮,寺中女弟子就將她送走了……”
“送走了?”衛獻之無法相信,上一次見到她還是一月前,事隔一月,她就沒了,死了。
老尼端容道:“正是。”
“送哪兒去了?”
“進入寧國寺的女子,都是被犯有大錯之人,一旦咽氣,就會送到後山下葬……”
衛獻之來不及細問,帶著侍從奔往後山。
來到了這裏,才看到一大片的墳塋,一座接一座,這裏死了多少女子?其間更有幾座新墳,無論是新舊,俱沒有名字。
是他害了她!
是他的算計,害得她香消玉殞。
她那樣的好,竟是死在孔敬的背叛、他的算計之下。
衛獻之止不住的落淚,淚珠翻滾。
他一聲慘呼,跪在一座最新的墳前嚎啕大哭,他是凶手,是他害了她。
*
此刻,明月觀的禪房裏。
衛晴以為自己會死,可渾身的沉重感消失了,她聞到了一股淡雅的馨香,渾身的灼熱感也沒了,隻聽到一陣優雅的琴音。
她的睫毛微顫,宛似兩片蟬翼劃開一湖波光,臨窗處,映出一個女冠的身影,她正優雅自如地彈奏著曲子,這是衛晴從未聽過的曲調,她想坐起來,可數日的生病,又少進吃食,哪裏還有力氣。
華卿很覺不可思義,如果不是她的分魂,因她一席話,惹得衛晴退婚,最後還險些鬧出人命,隻怕這因果結大了。她很氣憤,衛家枉為大儒名門,不過是偽道學,為了所謂的名聲,能對自家的女兒如此狠心,實在不配為人,更不配稱之為大儒之家。
“你大病了一場,昏死了過去,若非我趕到寧國寺後山及時,從墳坑裏將你刨出,你許已經死了。”
“我……死了?”
“是貧道救了你。”華卿道。
這是她的分魂,也是另一個她。
華卿知曉自己的固執,現下的衛晴便是固執的。“你一直在賭,賭你的祖父、父兄不會如此狠決無情。隻是你高估了他們對名聲的愛惜,最初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是孔敬酒後失德,有虧於衛家。隻要你遵照婚約嫁過去,孔家、孔敬便欠了衛家一個大人情。
你堅持解除婚約,就成了你無容人量,且得理不饒人的咄咄逼人,是你失理,也成了衛家過分。衛家為了挽回名聲,必須將你送往寧國寺。”
因為晉國時有名為女冠,實為花樓的事發生,衛家的男子便認為,送衛晴去道觀是最不妥的事,會影響衛家的名聲。
華卿悠悠地道:“錦琴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貧道法號華年,從今日起,我為你賜下法號:錦瑟!”
“錦瑟……”
她不再喚衛晴,而是錦瑟。
華卿走近榻前,抬手握住錦瑟的手腕,“身體大好,元氣尚未恢複,再調養、歇息兩日便可痊愈。兩日後,隨我離開晉國。”
“道長願意收我為徒?”
她不收下,豈非要逼她去死。
到底是她的分魂所化,性情還真與她頗是相似。
“你已斷絕親緣,我且收你為弟子,傳授你書畫之道、儒修功法。他們那般待你,你就活出一個萬眾矚目的風采,讓他們悔斷肝腸。”
“弟子錦瑟拜見師父!”
錦瑟強撐著身子跪在地上,連連叩拜。
所有的痛苦,都不抵她拜了一個女道為師。
她終於做了華年真人的弟子了,這也算是因禍得福,既然世間男子的情靠不住,索性不要,一心研習書畫,走出一條別樣之路。
華卿扶起錦瑟,“你身子尚弱,這兩日好好休養。”
外頭,傳來一個年輕女道的聲音,“華年真人,觀中明心道長來訪!”
“有請!”
明心,乃是明月觀中唯一的女道長。
明月觀是晉國最大的道觀之一,觀中有男女道人若幹,而女道長卻隻有一位,便是這位明月,年歲約非五十歲上下,不苟言笑,卻對書法有著瘋狂的癡迷。在書法上亦略有自己的風格、神韻,那日華卿來到明月觀借宿,因是女道,月心接待了她,交談過兩回,頗有如遇知己之感。
尤其是明月看到華卿的書法,更是敬重有加,近來每日都會討教二三。
其他的道長也會來尋華卿論道,談的多是書法丹青等事,亦說修道心得等。
華卿秘音傳給司香,“從我的文庫匣子裏,取出書法玉簡,你將那玉簡上所有的書法傳遞給我。”
“是,姑姑。”
華卿盤腿會在琴台前的涼席上,似在冥思,又似在感悟。
明心道長進來時,不敢打招呼,生怕驚擾到她,望了一眼石榻上的少女,待瞧看少女的五官臉龐,哪裏還不知是衛羲的孫女衛晴,心下更是吃驚不小。許因是出家人,少了許多好奇,也能忍住不問,在華卿身畔的蒲團坐下。
華卿接受了司香傳來的書法玉簡信息,又按年代整理了一番,方悠悠啟開了雙眸。
明心道長揖手道:“真人昨日休憩的可好?”
“還好。”華卿答出兩個字,“魯士博學,秦士好鬥,吳士重禮,晉士風流、趙士崇墨。然,晉國兩大儒門的衛家甚是令人失望,對血親骨肉無情冷酷至此,實在讓人心寒。”
整個文昌大陸有五國,且五國都推崇儒家文化,五國士子又各有不同,魯國學子多博學,擁有天下最大、最高的聖院學府——孔孟書院。
秦國學子喜好爭鬥,一言不合就挑戰打擂,文鬥的規則法子更是各種各樣。
吳國人重禮樂,禮節森嚴,但凡士族學子更是不會行差踏錯。
晉國人喜容貌,對生得好相貌的人就會另眼相看,且當風流作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