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三清觀
翌日淩晨,灰暗的天空,斜飄著細雨,石板路上充溢著淡薄的霧色,天氣有些微涼,老張神情肅穆,他抱著張天師的骨灰盒行走在最前麵,遠處空山偶聞幾聲鳥鳴,清寒料峭,這一路走來很是安靜,氣氛也有些壓抑凝重。
走了將近半個小時,我抬頭一看,終於看到遠處半山腰上有一座不起眼的道觀,因地處偏僻,香火並不旺盛,道觀的正門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樹林之中,透著幾分蒼涼意味,等我走近,才知這道觀名為:三清觀。
此觀正門之前各立了一根大紅柱子,因常年風雨侵蝕,上麵的紅漆也已經剝落,在柱子下方便是一個古樸的香爐,不過裏麵爐灰滿載,爐鼎之上也落滿了灰塵,顯然是很久沒人打理了,四處蛛網聯壁,儼然一副破敗之景。
此刻,道觀的正門半遮半掩,隻有一個道士打扮的老者在院中細細掃著落葉,老張走到道觀門前停了下來,輕扣了扣門環,那裏麵的老道一聽,緩步行出,一見我們居然來了五個人,有些吃驚。
“敢問施主,你們到此有何事嗎?”老道提著掃帚,豎起單掌以示敬意,老張語氣和緩的也效仿此舉,“前輩,我乃道門中人,雖還塵多年,但道心依在!”
老道隨即露出驚詫的眼神,他打量了老張兩眼,便又聽對方道:“此乃茅山道教掌教傳人,薑麗薑師妹,另一位則是我的好友,周濤!”
我和薑麗站了出來,向他點點頭,豎掌問好,
“道法自然,相逢是緣,老朽法號一雲子,幾位快快請進!”他說著,熱情的把我們請進了觀內。
薑麗和老張到了正堂,先是祭拜了三清祖師,上了香火,隨後才把來此的目的告訴了給了老道。
張天師死後,按道門規矩,務必要安葬在道法之地,長眠於此以其靈魂安息,本來是該把骨灰盒送回茅山全真教門下,由門人給予厚葬,可奈何眼下我們都抽不出身,詢問過全真教的弟子之後,他們也同意此法,據聞張天師一生名利淡薄,故諸多事宜,一切從簡,我們遵循死者意願,費盡周折才打聽到了這一處道觀。
老張把骨灰盒小心的呈放在三清祖師雕像之下的靈位上,我們三人跪在蒲團上,各自磕了三個響頭,又上了幾柱香火才被老道帶到偏房之內行坐。
他沏了一壺苦蕎茶,濃鬱的茶香四溢,道觀又清淨無比,我的心也仿佛寧靜了不少。
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暖暖身子,問道:“大師,道觀裏的其他人呢?”
老道歎息著,“這道觀自多年前便破敗了下來,原本弟子也受不了這清苦的日子,紛紛還塵或者另尋高明去了,這偌大一個道觀,除了老朽,也沒什麽人了,幸好山下時不時能遇上好心人帶來一些物資,加上一年到頭,路遇信徒和苦行僧,倒也支撐了下來,不過啊……要是再這麽下去,老朽我也撐不了咯。”
我們都聽出他心中的悲哀,一時默然,的確如他所說,現在還信三清道教之人可謂是少之又少,作為觀裏一個道士,此地就猶如他的家一般,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一天不如一天,任誰都會難過的。
薑麗和老張與他也算同道中人,出於不忍便安慰了幾句,我看這老道士待在此地的年頭少說也有二三十年了,對當地應該是極為了解才對,便問他這道觀當年是什麽樣子?
這不問還好,一問老道就有些激動,他兩眼放光,神色莊重起來,“這話說來可就長了,此觀乃是乾隆年間修建,據說在當時因傳道得當,而盛極一時,成為當地香火最盛的一個道觀,當時還不叫三清觀,具體的名字也追朔不到了,後來乾隆王朝顛覆,抓了不少方士儒生,就連道士都不放過,而這道觀也是從那時便一天不如一天,幾百年過去,最後衰敗成這個樣子。”
我一時好奇,便追著問他既然發生了這麽大變故,那為何這道觀還能保存得如此完好。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相傳三清觀在修建之前,這兒什麽都沒有,隻是一個小山坡頭,那山坡頭上有一個供奉了極久的土地廟,說是土地廟,其實也沒多大,不過是當地村民信風信水,找了幾塊青磚石瓦隨便搭建的,後來有一個遊曆天下的奇人,他路過此地,卻是一眼瞧出這小小廟宇之下的玄機,便出手點化了一番,從此之後,原本不起眼的土地廟,前來供奉香火的人是越來越多,最後有大戶商賈出錢集修,三清觀便由此而來。”
老道頓了一下,道:“說來也怪啊,自道觀建成之後,十裏八鄉便再也沒出現過任何水災旱澇等現象了,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常年旱災,幾乎連雨星子都見不到半點,農民們經常是顆粒無收,不少窮苦人家都紛紛逃荒,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貧瘠,那看著叫一個慘字。”
“雖然後來發生了不少變故,不過這道觀卻一直相安無事,老朽我是二十三歲剃度入觀,至今也有四十多年頭了,光陰如梭啊。”他兀自感概著,我們卻聽的驚奇,想不到這破破爛爛的道觀居然還有這麽離奇的故事。
我見時間還早,待會兒到了時辰還要替張天師做引魂術,暫時無法離開,眼下閑也是閑著,不如聽老道好好給我們講講這道觀的來曆。
估計是老道一個人待得太久,有些寂寞了,此刻有人願意陪他嘮嗑說話,他也不管其他,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他告訴我們,發生在這道觀的怪事多著呢,從建成之後,幾百年下來,離奇怪異,無時不刻沒發生過,我讓他仔細說說,讓我們長長見識,老道想了想,說道:“人老了,記性不太好,多餘的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一件事我至今卻記得非常清楚,那就是發生在三十多年前事了,當時人們都稱之為栓龍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