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你之前與師傅打鬥時,丟擲了多少枚苦無?”蘇餘問道。
“三十六把。”阿卡麗給了一個非常準確的數字。
三十六把,一把十二兩,那就是四百多兩銀子。
怪不得阿卡麗之前接了不少任務,賺了不少銀子,還會那麽缺錢。
原來她都把接任務賺來的這些錢用來打造苦無了。
一枚十二兩,還真是貴啊。
艾歐尼亞普通人一家一年的開銷也隻不過才五六十兩銀子。
蘇餘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按照大米的價格換算了一下。
艾歐尼亞一兩銀子可以換算一千文銅錢,而一鬥米則是五十文錢。
用米價折合成蘇餘那個世界的人民幣,一兩銀子應該相當於四百人民幣。
艾歐尼亞的銀子顯然沒有中國古代的銀子值錢。
之前蘇餘在一本曆史書上有了解,如中國的唐朝,按米價去換算,一兩銀子能抵四千人民幣,而在艾歐尼亞隻有四百,縮水了十倍。
在符文之地,作為流通貨幣,不論西方的金幣還是東方的銀子,都不是最貴的。
在符文之地的各國中,流通在高層貴族間的通用貨幣是符文,注入魔法的符文。
除了特俗的艾歐尼亞外,符文之地,魔法才是主宰,魔法才是一切。
就算是艾歐尼亞,也是一半古武,一半魔法。
而符文,就是符文之地上所有法師最喜歡的東西。
符文是由魔法塑造而成,為了方便流通與管理,符文也被熔鑄成了硬幣的樣子。
符文中蘊含著各係魔法,經由法師的魔法能量引導後才能使用,使用後,可以根據符文的等級高低來獲得相對應的增益。
而符文,隻有擁有魔法的法師才能使用。
武者,不論是境界再高,也無法使用符文。
符文之地如今存在的符文有四種,其中三種是小型符文,一種是巨型符文。
三種小型符文分別是雕文,印記和符印。
雕文是擴展魔法能力的符文,簡單來說,如果這枚雕文是由風係法師塑造的話,那麽即使你不會風係魔法,也能使用這枚風係雕文來召喚風。
印記則是強化攻擊能力的符文,在對敵時,使用印記後,可以使自己的攻擊力得到增強。
至於符印,則是增強防禦能力的符文。
在對敵時,可以使用符印來抵擋對方的攻擊。
第四種巨型符文,也是符文之地所有符文中最昂貴的一種符文,它叫精華符文。
塑造一枚精華符文,需要三種不同的小型符文,且必須是五級以上的小型符文,其屬性,三體合一,可以增益攻擊,增強防禦,擴展魔法能力。
當然,塑造這種精華符文,必須得需要高階法師才能做到,也就是五階以上的法師。
法師分一到九階,符文也同樣分一到九級。
同階法師塑造同級符文。
一位三階法師在麵對四階法師時,如果手中有很多六級雕文的話,那麽同樣可以做到越階殺人。
而一個一階法師,如果手中有大量的九級符印的話,那麽一個六七階法師都奈何不了他。
所以,符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算是一直強調禁魔的德瑪西亞帝國,其高層貴族間的流通貨幣,也是符文。
不得不說,這很諷刺。
……
第二日,蘇餘再次上山來到易大師冥想的那座茅屋。
“師傅,我來學劍了。”蘇餘喊道。
“你不說練劍要日積月累,不著急的嗎?”易大師問道。
“昨天是不著急,但今天著急了啊,我怕有一天師傅你老人家突然遭遇不測,師門的重任壓在我一個人的身上,我承受不住啊!”蘇餘道。
易大師推門走了出來,笑道:“可別一語成讖了,說不定還真就有那麽一天呢,到時候,你小子撐不起也得撐著了。”
兩人來到昨天練劍的地方,易大師又給蘇餘演示了一遍長青劍法,這一次,易大師沒有再像昨天那般身無縹緲的去演練,而是認認真真的給他演示了一遍。
不過演示完後,他並沒有直接讓蘇餘去練習,而是道:“對於一個初入武道的新人來說,入比練更重要,現在你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練會這長青劍,而是與自身的精神領域溝通,吸收這天地間的靈氣,踏入第一境,也就是入神。”
“隻有入神,你才能去用靈力去使用這長青劍法,你昨天之所以照葫蘆畫瓢依舊難以練會這入門劍法,就是因為你體內沒有靈力,沒有靈力去驅使這長青劍法。”
“隻有入神,你才算真正的踏入武道這一行。”易大師道。
“但這一關,也是最難的,在為師看來,從零到一,甚至比第五境踏第六境,第七境入第八境還難,因為這一境如果你踏不進去,那就代表著你不適合這一途,甚至連苦修進階的機會都沒有。”易大師說道。
蘇餘點了點頭,他終於知道為什麽昨天跟著劍法上的圖像走,也沒法把那最為簡單的長青劍法給學會了。
原來是因為沒有入神,沒有靈力的原因。
“那入神,又該怎麽入呢?”蘇餘問道。
“所謂入神,就是溝通,溝通天地間存在的靈氣,讓他們能圍著你動,能讓你去驅使,當你能掌控周圍飄動的靈氣時,便踏入了武道的第一境,入神。”易大師道。
“艾歐尼亞與符文之地上的所有大陸都不同,在艾歐尼亞上,不僅僅存在原生魔法,還有不知道從何時起就存在的靈氣,人吸這天地靈氣踏入武道,用這天地靈氣鋤強扶弱。”
“而植物,動物,這世間所存在的一切都能吸收這天地靈氣,因此,艾歐尼亞也存在著無數吸收靈氣而成靈體的自然之靈,與我們一樣,他們熱愛這片土地,感恩這片土地,因為是這片土地造就了他們,讓他們化為靈體,有了自己的意識。”易大師道。
蘇餘點了點頭,說道:“難怪當年諾克薩斯入侵艾歐尼亞時,會有那麽多自然之靈不惜自燃也要守住這片土地,原來如此。”
“這是《入神篇》,關於入神,要靠你自己,這個沒人能幫得了你,能不能入神,要看你自己的造化。”易大師道。
“多謝師傅。”蘇餘從易大師的手中接了過來。
他很感激易大師,連自己能不能入神都不知道,他就敢收自己為徒。
這份恩情,著實有些大了。
蘇餘咬了咬牙,不論如何,自己都得入神成功,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易大師的這一番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