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的話,那麽艾瑞莉婭為什麽會拒絕發起戰爭,為什麽會拒絕統一艾歐尼亞呢?
作為如今整個艾歐尼亞擁兵最多的軍閥,而且她還是曾經拯救過艾歐尼亞,幫助艾歐尼亞打贏那場至關重要的普雷希典之戰的英雄,她如果要想統一艾歐尼亞的話,那絕對要比其他人簡單許多。
除非即便是強大到她這種地步,也沒有信心能夠真正的統一艾歐尼亞。
是的,她沒有信心,她一點信心都沒有。
在初生之土上,教派的權利大於一切政權。
艾瑞莉婭的軍隊雖多,但也不可能多的過艾歐尼亞數百教派的弟子。
更別說初生之土上的許多平民,都是依靠教派生存的。
想要統一艾歐尼亞,必須將宗教從神的位置上拉下來。
要王權大於神權,隻有這樣,艾歐尼亞才能真正的崛起。
否則,就算統一了艾歐尼亞,宗教的權利依舊大於政權。
那些宗教的宗旨又是不參與戰爭,這樣的艾歐尼亞,拿什麽去跟西方列國爭雄?
靠軍隊,艾瑞莉婭的納沃利守衛軍顯然不能與整個艾歐尼亞的門派弟子對抗。
靠上層實力,這些古老而又強大的教派,有很多人,根本不懼艾瑞莉婭的刀鋒。
如此,艾瑞莉婭拿什麽統一艾歐尼亞?拿什麽去贏那些強大的教派?
如果能贏,艾瑞莉婭肯定不懼一戰。
因為勝,艾歐尼亞將會獲得更久的和平。
而如果輸,艾歐尼亞永遠都不會統一,而且還會讓許多艾歐尼亞人死於內戰中。
如果此時西方列國突然入侵,艾歐尼亞必然有滅國之危。
這些,才應該是艾瑞莉婭此時不願意發起戰爭的真正原因。
“你在想什麽呢?”看著蘇餘發呆,阿卡麗問道。
“沒什麽。”蘇餘將目光投向窗外那些斑駁老舊的城牆,說道:“隻是覺得,艾歐尼亞的和平,或許不會持續太久了。”
艾瑞莉婭能忍得住,但那些手底下掌握著一些軍隊的軍閥們可忍不住。
蘇餘覺得,艾歐尼亞的戰爭,已經不遠了。
“不希望發生戰爭?”阿卡麗問道。
蘇餘笑了笑,道:“對於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來說,自然是不希望打仗的。”
“你之前不還是說艾歐尼亞需要統一嗎?”阿卡麗問。
“能打贏嗎?”蘇餘笑著反問道。
“為什麽打不贏?”阿卡麗問道。
“真的能打贏嗎?”蘇餘依舊反問。
這一次阿卡麗沒再說話了,低頭玩弄著手中的苦無,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蘇餘起身走向窗前,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渾濁。
艾歐尼亞有許多不好的地方,但空氣還不錯。
這裏和平千年,遵守著萬物生靈和平共處,因此存在著大量的自然魔法,有許多自然魔法都已經自己成靈,成為了自然之靈,在當年諾克薩斯入侵艾歐尼亞的時候,許多自然之靈為了守衛這片初生之土,不惜自燃。
艾歐尼亞人雖然有些頑固迂腐,但這裏的人都卻都很善良,教派雖多,但那些教派的人卻也從不以勢壓人,大多數教派的人都在深山之中,很多時候都不會下山,所以艾歐尼亞這麽多年,都從來沒有過挑戰這些宗教的想法。
沒有壓迫,自然也就不存在反抗了。
如果沒有外物影響,沒有諾克薩斯的入侵,艾歐尼亞的和平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蘇餘跟阿卡麗在城中待了五天,五天後,易大師歸來。
“大師,發生什麽大事了嗎?”易大師回來後,阿卡麗便忍不住問道。
易大師當時走的如此匆忙,諾克薩斯那邊定是發生什麽大事了。
“嗯。”易大師點了點頭,道:“半月前,斯維因在不朽堡壘中推翻了達克威爾的統治,自己登上了王位。”
一開口,便是大新聞。
“斯維因推翻了達克威爾的王座?”阿卡麗驚訝的問道。
“嗯,斯維因自從幾年前的那場戰爭失敗後,就開始休養生息,為這次嘩變在做準備,他等了幾年,終於在一周前準備好了一切,登上了不休堡壘,殺死了達克威爾。”易大師道。
“幾年前的那場失敗,他被達克威爾削除了軍籍,貶為了貧民,我們所有人都以為這個諾克薩斯名將一生都將不會再被錄用的時候,他卻自己推翻了達克威爾的統治,登上了王位。”易大師道。
“斯維因比之達克威爾如何?”蘇餘此時問道。
“沒法比,如果符文之地各大聯邦的統帥有排名的話,那麽斯維因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名,他這些年百戰而百勝。”易大師道。
“但是七年前那場著名的普雷西典戰役,他不是失敗了嗎?”蘇餘不解地問道。
他們是不是把斯維因想象的太恐怖了,對於斯維因登上王位,竟會如此的重視。
如果思維因真的有那麽強的話,當年或許也就不會被年僅十四歲的艾瑞莉婭給打敗了吧。
在艾歐尼亞的曆史書中,當年那場戰爭,斯維因所率領的諾克薩斯軍團,其人數跟實力可都是遠超艾歐尼亞反抗軍的。
當年那場戰爭,可是斯維因以多打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輸給了艾瑞莉婭,不能說其有多強。
艾瑞莉婭是強,但在蘇餘看來,應該還沒有到一人抵一軍的地步。
不然艾歐尼亞在打贏了那場普雷希典戰役後,也不會費了幾年的時間,才徹底的把整個諾克薩斯的軍隊給趕出艾歐尼亞。
“其實,他沒有敗。”易大師忽然說道。
“沒有敗?”蘇餘皺眉。
“什麽意思?”他問道。
“在納沃利的普雷西典之戰還沒有打響前,時任諾克薩斯最高統領的達克威爾,直接抽調了斯維因的五大主力軍團去尋找初生之土上的長生魔法。”
“達克威爾隻留給了斯維因一支三千人的後備軍去攻打普雷希典,但斯維因卻就用那三千人打敗了普雷西典的兩萬守軍,而所耗費的時間隻不過三天。”易大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