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公主與皇後
黃衣女官回到亭子時,不僅拿來了蘇嫣的鬥篷,還帶來了榮妃已經離開貞敏公主寢宮的消息。
蘇嫣披上鬥篷,與黃衣女官一同來到了貞敏公主的宮室。
貞敏公主早已得到了消息,正走出殿門來迎。蘇嫣和貞敏公主對著行了個禮,之後並肩走進了殿中,也沒讓宮女進去侍候著。
殿內之餘蘇嫣和貞敏公主兩人,蘇嫣將方才從黃衣女官那裏拿過來的嫁妝單子遞給了貞敏公主,說道:“你看看還想要些什麽?我讓他們立即去製。”
貞敏公主翻開嫁妝單子看了幾眼擱下了,上麵寫著的無非是些稀奇珍寶、日常用具之類的東西。她素來性情寡淡,沒什麽特別喜歡的,也就不必再勞煩工造局和禮部了。
貞敏公主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蘇嫣,將嫁妝單子推了回去,淡淡道:“已經很好了。”
蘇嫣笑了笑,不再看放在了跟前的嫁妝單子。
“貴妃娘娘讓我來告訴公主一聲,陛下昨日精神好的時候特意囑咐了禮部的大臣們,還說讓公主放寬心,若是在北涼有什麽憂愁,宮裏能幫上忙的,公主盡可以送信回來。”蘇嫣像是完成任務一樣,端端正正地說道。
貞敏公主彎了下唇角,語氣有些冷淡地說道:“父皇隆恩,貞敏心知。”
蘇嫣斂眉垂眸,沒有作聲。
她也大體能猜到貞敏公主不高興的原因,任誰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故國遠嫁都不會開心,雖然貞敏公主嫁過去就是皇後之尊,但北涼終究還是異鄉。
“連清昨日去與北涼來的使臣商討可不可以讓你帶些隨臣過去,若是有希望,他就與禮部共同上書。”
蘇嫣改變了稱呼,顯然她並不是以太子妃的身份在說話。
貞敏公主聞言,忽地想起了當年淑嘉貴妃來京城時就帶了隨臣,頓時有些歡欣,但又因擔心北涼不會答應,情緒又低落了下去。
貞敏公主就算性情再淡然,也還隻是個十多歲的少女,乍聽喜事,又是在自家人麵前,表露得明顯了些也不為過。
從貞敏公主那裏出來之後,太陽又往西了一些。黃衣女官親自將蘇嫣好生送出宮去,才踏著夕陽回了昭貴妃那裏。
蘇嫣回到府後,連清已經在正殿等她了,他的手裏還有一小塊黑玉木,似乎是在雕刻著什麽。
連清耳尖一聽見蘇嫣的腳步聲,就把木頭藏在了案幾底下,一本正經地裝出在看書的樣子。
蘇嫣看了看連清手裏拿著她的話本,無奈地笑了笑。
待蘇嫣換完衣服,坐到榻上,案幾已經擺上了晚膳。因著蘇嫣一直沒回來,所以廚房才沒上菜。
蘇嫣看著一桌美味,心情好了不少,隨口問道:“你今日怎麽回來的這般早?”
“跟禮部尚書談完上書的事就回來了。”連清笑道,“倒是太子妃,怎麽回來的這樣遲?”
那就是
隨臣的事解決了。
蘇嫣笑道:“下午我去見貞敏公主的時候,正好在宮門口碰到了榮妃娘娘,我就到禦花園等了一會兒。”
連清點了下頭,“過兩天貞敏就該啟程了,榮妃娘娘不舍得也是正常。”
飯吃到一半,蘇嫣突然說道:“今天我在禦花園遇見了個小太監。”
連清抬頭看向蘇嫣,眼露不解。
“是陸家的。”蘇嫣道。
連清給蘇嫣夾菜的手頓了頓,殿內陷入了一陣莫名的沉默。
忽然,他們同時想起了慶國公一家。
自太子倒台以後,慶國公一係被徹底清算,享受了十餘年的快活日子的人盡數都被拉下馬,有被斬首的,也有被流放的,還有被貶為奴婢的。
昭元帝顧念舊情,當初慶國公和世子陸蔭本應被判為斬立決,最後卻是被流放了三千裏。雖然慶國公在途中就病逝,陸蔭也在到達放逐之地後不久鬱鬱而逝,但昭元帝的寬宏卻不是假的。
與慶國公和陸蔭相比,那些依附在慶國公周邊的陸家人就沒有這麽好運了,他們都被刑部依法判了各類懲罰。
不過他們也不算冤屈,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慶國公府鼎盛時,也是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慣了的,權勢財富也是依托於慶國公。所以慶國公一倒,給他們算賬的機會自然也就來了。
下午蘇嫣遇見的那名小太監大概就是如此。
慶國公直係中除了陪廢太子去了皇陵的太子妃以外,就隻有十二姑娘陸莞爾因為葉逸的關係幸免於難,但她當時也在宮裏受了不少苦頭,直到被昭貴妃調到身邊才好了一些。
“現在陸莞爾和葉逸應該成親了吧。”蘇嫣歎道。
當初葉將軍公務在身沒法離開邊境,葉逸就自己護送了明徽長公主回京來,他剛回來就進了宮去找昭元帝討了賜婚聖旨,沒過幾日就帶著母親和未婚妻回了邠州。
之所以走得這麽快,大抵也是害怕仇恨慶國公的人再在這樁婚事上做文章,所以趕緊回了邠州。那地方天高皇帝遠,陸家的仇人們手還不至於伸的那麽長。
又過了一月左右,在欽天監選出來的吉日子裏,貞敏公主告別了京城,踏上了前往北涼國都的旅程。
負責護送貞敏公主一行人的是昭元帝特地挑出來的建威侯,他早年是昭元帝的心腹,曾擔任過禁軍統領一職,後因身體原因最近數年不太出來。
這次貞敏公主去北涼,昭元帝左思右想還是讓建威侯出來了,領著一隊禁軍親自送貞敏公主。
侍女將貞敏公主扶上車架,低聲提醒道:“公主……皇後娘娘小心。”
貞敏公主聞言隻是唇角翹了翹,但笑意卻沒有抵達眼底。
送親的人馬就在一陣吹吹打打的聲音中離開了京城。
貞敏公主從始至終都沒有回頭,她心知這應該是她最後一次看見這座皇城,但即使如此,她也沒
有回頭。
秋風瑟瑟,昭元帝在宮門口親自送出了貞敏公主以後,就揮退了旁邊的侍者,與昭貴妃一同慢悠悠地走回寢宮。
這場風寒來得急,再加上昭元帝年紀也不小了,所以病情更重,恢複得也更慢些。
如今好的差不多了以後,昭元帝的鬢角又白了不少,現在看上去倒像是個實打實的老人了。
他側頭看了看風華正茂的昭貴妃,默默歎了口氣,輕聲說道:“回去以後我寫個冊後詔書,待會讓馮曆拿給你。”
這話說得稀鬆平常,昭貴妃下意識嗯了一聲,緊接著才發現不對,等她想明白昭元帝方才到底說了什麽的時候,心頭一陣恍然,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昭元帝。
昭元帝見她這副有些傻的樣子,不由笑了起來,聲音平靜地說道:“等貞敏的事收了尾,就讓禮部準備冊封大典吧。”
昭貴妃此時已經冷靜下來,她看著自己身旁這位已經顯出老態的帝王,心裏填滿了一種莫名的情緒。
昭元帝又笑了,他握著昭貴妃的手說道:“和安年紀還小,你要多上心。”
昭貴妃明白了昭元帝的意思,她定了定心神,斂眉勸道:“今年霜寒露重,不如等到來年開春再行大典,那時陛下的身體也好受些。”
昭元帝笑了笑,親昵的點了點昭貴妃的鼻尖,溫聲道:“都依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