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升官
一轉眼就到了盛夏,京城愈加炎熱,但這也擋不住眾人的遊樂之心。
自從蘇易將賬本送到謝大人手裏之後,就忙得團團轉,幾日不見人影都是常事。
粲然居內,翠墨掀開簾子請蘇嫣進門。
蘇嫣稍一低頭,緩步邁進了正廳。她見徐音正在繡著,沒有出聲打擾,搖著扇子坐到了踏的另一側。
過了半響,徐音繡完圖樣,才終於放下了針線,抬手敲了敲脖子。
“嫂嫂,你做這麽多衣服,我哥穿的過來嗎?”蘇嫣搖著扇子說道。
“這是給小謹做的。他身上受不得熱,一熱就渾身長痱子,必須得穿清涼的衣物。”徐音笑得溫婉,“這料子是月前剛得的,摸著順滑清爽,夏日裏穿最舒服了。”
前些日子周允謹長痱子的時候厲害得嚇人,可把徐音給急壞了,險些以為害了什麽大病。隨後請了太醫來瞧又開了藥,也不怎麽頂用,最後還是蘇嫣製了些藥才讓痱子完全退了下去。
“嫂嫂想得周全。”蘇嫣頓了頓,又笑著問道,“你這幾日的先生當得可好?”
蘇易在刑部忙碌的這段日子,徐音代替了蘇易教導周允謹的功課。
徐音微笑道:“小謹聰明,一點就通。我也就教他些詩詞,其餘的還得等你哥哥回來。”
“看哥哥這個樣子,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忙,小謹的教導恐怕會顧及不上。”蘇嫣隨口說道。
蘇易本就是在昭元帝麵前掛了名的,往常清閑自在一是朝廷無事,二他素來懶得摻和進麻煩事。可如今看來,就算他不想摻和,怕是也得摻和了,誰讓他父親武定侯是陛下的心腹呢。
“母親也說過這事。”徐音抿了口茶,“我前幾日還與你哥哥商量了一下,他也覺得母親說的有道理。隻是如今的時局,我著實不太放心讓小謹去地方上的書院,國子監又有年齡限製。”
蘇嫣想了想,倒也明白自家兄嫂的顧慮。
大周有名的書院皆在地方,若是要去必定得離開京城。小謹的父母因為藏賬本的事可是狠狠得罪了太子一派,現在他在武定侯府住著,他們自然不敢動手,可若是他們選擇在路上或者在書院裏下手就簡單多了。其實小謹能在京城讀書是最好的,但京城的國子監隻收年滿十三歲的小公子。剩下的書塾大多良莠不齊,他們也不放心將小謹送過去。
蘇嫣靈機一動,又問道:“那家塾呢?”
“家塾?”徐音顯然沒想到這個主意。
“有些殷實人家的家學,或許比外麵的小書塾還要好些。”蘇嫣道。
“這倒也是個主意,隻是未曾聽聞哪戶人家的家塾名聲大的。”徐音蹙眉說道。
清貴門戶的家塾大多不向外人開放,而高門大戶的家塾名聲又不好,例如許國公府的家學就曾經因為諸位公子合起夥來戲弄先生而名聲遠揚。
“這就得勞
累嫂嫂你了。”蘇嫣笑著說道。
“好,等下次參宴的時候,我找相熟的夫人們打聽打聽。”徐音一口應了下來。
“母親應該知道點情況……”蘇嫣的話還沒說完,就聽門外傳來一道充滿喜悅的聲音。
“少夫人,姑娘,咱們家侯爺高升了!”一名明珠堂的小丫鬟滿臉歡喜地跑過來報信。
蘇嫣和徐音聽了這個消息,心裏有喜無驚。
蘇陶升官也是早就能預見的事。上任兵部尚書已經年邁,去年就說要致仕,結果拖到現在昭元帝才點頭首肯。蘇陶本就是兵部左侍郎,如今正好順位升遷。
蘇嫣笑著對徐音說道:“咱們去跟母親賀喜?”
徐音頷首答應。
二人相繼起身,一道去了明珠堂。
她們剛進明珠堂,就聽見了此起彼伏的賀喜之聲,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正堂內,晉陽郡主坐在上首,麵露微笑地看著蘇嫣和徐音走進來。
蘇嫣與徐音落座後,晉陽郡主緩聲說道:“原本定了明日開個蓮花宴,請帖都發出去了,誰知道今天出了這麽件大事。”
她的心裏有喜有憂,有時候官位高了反而受製更多。
蘇嫣與徐音對視一眼,心中了然。
蘇嫣笑著寬慰晉陽郡主道:“這都是原先就定好的,應該不要緊。”
徐音附和了一聲,轉而說道:“母親可知道哪家的家塾好些?”
晉陽郡主立時明白了徐音的目的,她思索了片刻,輕輕搖了搖頭,“這還真沒聽說。”
徐音歎了口氣,蘇嫣也是一陣失望。
“京中豪門辦的家塾多是些藏汙納垢之所,把孩子放過去,學不學得好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擔心讓他們給帶壞了。”晉陽郡主解釋道。
“說起來,這些年高門子弟大多蔭庇入仕,立誌考科舉的小公子們也多到國子監或者各地書院去讀書,極少有在家塾裏讀出什麽來的。”晉陽郡主說完還輕歎了一聲。
徐音聽了這話,心中有了底,這京中的家塾怕是大多為族中子弟混日子的地方,學不到什麽,如此一來,還不如讓小謹繼續待在侯府。
“要不然,咱們請位先生到府上來?”蘇嫣又提出了個想法。
教導女孩子的先生好找,宮裏的女官嬤嬤一大把,個個都能來教。可是教導男孩子卻不能讓女官嬤嬤來,隻能去找正經的先生。
她與兄長當初就是請了先生到府上來教,隻不過她的先生是宮中的女官,兄長的先生是父親特意請來的致仕翰林。若不是父親與老翰林家中有恩,光憑著侯府也是請不來這樣身份的先生。
晉陽郡主沉吟片刻道:“這倒也是個正經法子。春日裏洛州的九思書院派了幾位先生來國子監講學,按往常的例子來看,其中應該有跟隨著來學習的年輕先生,或許可以問一問。”
大周各地都有書院,有些是官府辦的,
有些是地方上鄉紳籌錢共同建的,其中有六所書院最為有名。而在這六所書院中,九思書院可謂是第一。
它坐落於離杭州不遠的雋城,是太祖定國後下令所建,並且書院的匾額還是太祖親自題的。書院名字取自《論語》的季氏一篇,源自“君子有九思”,意在希望書院為大周培育身懷君子之風的人才。
正如其名,書院自建立後就有許多學生成為朝廷棟梁,甚至青史留名,這其中就包括了蘇嫣的祖父蘇太師。不光書院的學生厲害,院長也都不平凡。第一任院長是輔助太祖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覃正良,之後的每任院長也都是才華橫溢之輩,現在的院長孟暘年輕時也是位譽滿京城的大才子。
太宗繼位後,為了促進各大書院的交流,就下旨每隔三年各個書院都要派人到國子監開會。後來先皇又下旨每年讓幾個書院派先生入京到國子監講學,以便相互交流,今年剛好輪到九思書院和幾個不太出名的書院。
徐音笑著說道:“是了,我都忘了這事了。等宴會辦完,後日我就回娘家去問問我父親。”
徐音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這種事他定是全然清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