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挖出人骨
這一大包糖,估計得有四五斤。在農村,連紅糖、冰糖都稀罕得很,更別說這種需要糖票的水果硬糖了。
沈明英不知道雲深從哪兒弄來的,但肯定費了老大勁了。
“你肯定沒留吧?”沈明英看他臉上的表情,一副我就知道的模樣,勻出一半遞給他,眼睛卻垂著,“家裏待客怎麽能沒有糖呢?”
“我家沒多少客人。”雲深不接,“這是給你們準備的。”
沒多少客人這話其實已經算是含蓄了,除了關係親近的親眷,估計沒人願意吃他們家的喜酒。
“那也得拿去。”沈明英固執地說:“過年也用得上呢。”
雲深看了小姨子一眼,沈明月連忙表態道:“姐夫,你帶回去吧,過年怎麽能沒有糖呢?”
“好。”雲深這才接過包袱。
沈明月見他們相對無言,意識到自己是個鋥亮鋥亮的燈泡,連忙說道:“我上山看看樹苗,你們慢慢聊啊。”噌一下溜了。
沈明英看她跑得比兔子還快,哼了一聲:“算她溜得快。”
雲深見她氣鼓鼓的模樣,像一隻炸毛的貓,不由自主抬手摸了摸她的發頂,說道:“今天我是偷偷溜過來的,後麵幾天就不方便來了,你這邊還有什麽沒辦好的,告訴我,我去辦了。”
村裏的風俗,新婚夫婦結婚前三天不能見麵。沈明英臉上染著紅霞,隻顧低頭看腳尖,“沒有,都準備好了。”
“那就好。”
沈明月原本在門外偷聽,但看他們兩個這麽一本正經的模樣,估計是不會有什麽郎情妾意的真情告白了,她摸了摸鼻子,到外麵晃蕩去了,留他們過二人世界。
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的。
走在路上,不斷有人跟她打招呼,“小月什麽時候回來的啊?”“大學生回來啦?”
沈明月知道,這個時候自己回答什麽不重要,別人也就起一句話頭而已。於是,她臉上笑意不斷,嘴裏不斷說著“X嬸好啊”“過年好啊”“越來越好看了”,因為最甜,還收獲了不少瓜子、花生。
走到河壩,沈明月的腳步頓了頓,有幾個陌生人蹲在河邊抽煙。她努力回憶了下,還真沒見過這些人。
她默默退開朝另一個方向走去,心裏卻在想,大過年的,這些外地人不回家過年,到這裏來幹嘛?
路上遇到村長,沈明月笑盈盈地說:“楊叔,好久不見,越來越精神了。”
“小月啊。”楊山嗬嗬一笑,“什麽時候回來的,也不來看看叔。”
“今天剛回來,這不是正打算去拜望楊叔嗎?”沈明月笑盈盈地說:“誰知道這麽有緣,路上就見到了。”
楊山哈哈一笑,明知道她說的就是好聽話,也照單全收,“走去家裏坐坐,
你嬸子剛做了灶糖,嚐個新鮮。”
“那我可有口福了。”沈明月笑著跟在村長後麵走,問道:“楊叔,我們村最近是有什麽事嗎?我剛剛看到有陌生人在河邊走。”
“哪有什麽事啊。”楊山吐了口煙圈,“也就你姐姐結婚算件大事了,是不是男方的親戚啊?雲家之前根基在縣城,這麽大件事,有親戚來也是應該的啊。”
沈明月想起那幾個男人的氣質和麵貌,不像是普通人,應該不會是雲家的親戚才對。
“正日子還得好幾天呢,應該不會這麽早的。而且誰家走親戚全是男人來呢?”沈明月提醒道:“楊叔,這是年底,要當心有賊人在東福村幹壞事,那這個年就不好過了。”
“你說的也對。”楊山說道:“我讓人留意一下。”
到了村長家,村長的老婆張桂花見有客人來,熱情地端出一碗灶糖來,“小月,真是稀客啊,來,嚐嚐嬸剛做好的灶糖。”
灶糖雖然是小年的節俗,但隻有非常殷實的人家才會費勁做這個,既能祭灶神,又能做孩子的零嘴。像沈家就沒做,不是曾雲瓊沒這個手藝,而是家裏沒這個閑錢。
沈明月笑著說:“謝謝桂花嬸,我可真是有口福了。剛剛差點沒認出嬸來,越活越年輕了呢?把您的保養經驗跟我分享分享,讓我媽也學學去。”
“什麽保養經驗啊。”張桂花哈哈一笑,“農村人哪興這個啊,就每天塗點雪花膏而已。”
沈明月羨慕地說:“那可不便宜,楊叔對嬸兒可真好,算是咱村裏獨一份兒了。”
這話說得張翠花倒扭扭捏捏起來,“好啥好啊,老夫老妻的,成日裏不氣死我就不錯了。”
“奶奶,我想吃灶糖。”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跑過來,纏著張桂花要吃的。
沈明月抬手給了她一根,“拿去吃吧。”
小姑娘拿著糖,躲到張翠花身後,衝沈明月害羞地笑。
張翠花生氣地說:“看你手上弄得這麽髒,別吃了,先去洗手。”把小姑娘抱走了。
等自家婆娘走了,楊山才接著跟沈明月敘話,“什麽時候開學?在家留多久?城裏怎麽樣……”
沈明月都一一答了,又聽對方說起村裏的新鮮事。
聽到有人挖沼氣池的時候在地裏挖出人骨頭,沈明月詫異地問:“後來怎麽樣呢?”
“填回去了唄。”楊山歎了口氣,“現在不準搞封建迷信那一套了,不然應該找個法師做場法事,去去邪祟才是。”
“在哪兒挖出來的啊?”沈明月感興趣地問。
楊山答道:“就在二隊那邊,蔣家。你可別去,當心沾染邪祟。我知道你們這些年輕人不信,但這種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沈明月笑著說:“我也就是好
奇而已。那麽恐怖的東西,我怎麽可能去碰呢。”
在村長家略坐了坐,沈明月就告辭了,“叔,我先走了,二十七早點來吃席啊。”
看天色還早,沈明月去了二隊,總覺得那個人骨不太簡單。路過河壩,那幾個人已經不見了,但石頭上留下了好幾個煙頭。
沈明月雖然不抽煙,但幫她爸買過煙,認出這個牌子的香煙不便宜,不是農村人抽得起的。她心裏湧起些不好的聯想,朝蔣家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