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原來不曾缺度
一大群的朝廷官員與芳期這麽個弱質女流當場對峙,這仿佛也可以成為一場“奇觀”,要知道大衛的俗情雖說並未限製婦人必須困於內宅寸步不出,連見一見外男都將成為不守婦道的罪條,可也從未鼓勵過婦人女子管問外務甚至於國政,官員與女眷之間,實在也沒有什麽好對峙爭端的過節。
可芳期的身份畢竟不同普通官眷。
她作為湘王妃,著實也助益過晏大王一手操控的不少“黨爭”事件,且“戰績”輝煌,可謂百戰不殆,現要跟別人再說她其實不問外務的話,那就隻能精簡為兩個字了——虛偽。
晏遲現如今不在臨安,沈炯明又有迫切需要與湘王府爭端的理由,那麽選擇直接向湘王妃發難似乎就不為奇談了,更加符合情理的尚有一點——當福寧閣起火,芳期這個湘王妃還的確宿留大內,有成為整體事件知情人甚至於策劃人的條件,沈炯明一夥子官員針對湘王妃提出質疑並非無的放矢。
芳期當然也不會怯戰,就連明皎,也沒有站出來喝斥沈炯明欺負弱質女流的想法,她甚至都有些摩拳擦掌,真恨不能把自己個兒也卷進這樁關係重大的是非中,橫豎她今日前來西樓居時,諸多親長對她也沒有一個字的叮囑,明皎便將親長們的沉默視為對她的言行不加約束,她也是可以自由發揮的。
故而當芳期站起來的時候,明皎也跟著站了起來,但芳期卻是不先搭理沈炯明,而靠近西樓居士身邊。
“沈相臣等的來意既非清談,而是要與我探討社稷安危的大事,本不與居士相關,居士不如避開這些煩擾,待這一樁事了,再繼續今日的聚會吧。”
芳期這樣說,也是為了避免日後再給薑姨祖帶來源源不斷的滋擾,徹底毀了西樓居的清靜,想居士已有多年不曾論言朝堂之事了,若西樓居內今日開此先河,於世人而言這裏儼然再非避政之地。
芳期的手,卻被居士輕輕一握。
“三娘是個孝順的孩子,你的苦心我能體會,不過我雖年老智昏了,卻總還是難免心係社稷安危的,俗語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雖為婦道人家,一體的安危生時的悲喜卻總也是賴社稷國祚保全,正所謂傾巢之下安有完卵,論是匹夫還是婦人,誰都不能置身事外,三娘曾隨晏王出征,平定九地之亂,隻恨我年老體弱不能略盡綿薄之力,現而今晏王又往襄陽抗擊遼逆挑發的兵禍,沈相臣等卻借機向三娘發難,老婦人雖非朝中之士,卻乃三娘的親長,正該聽一聽沈相臣等究竟有何憑據為難三娘,若有證鑿,老婦人自當與三娘同,可若是血口噴人,老婦人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三娘受辱。”
西樓居士這番話,讓沈炯明大是窩火。
他起初聽湘王妃一口一聲“居士”,心中是極僥幸的——西樓居士與太師府決裂不是秘密,莫看著湘王妃時不時的就往西樓居走動,既不敢以“姨祖”相稱,足見西樓居士並不如何待見她這個親王妃,這當然是件好事,畢竟西樓居士的立場很可能影響到在場士人及官員的意願,雖不能爭取西樓居士跟他們一同聲討湘王府,但隻要居士不涉這場爭辯,至少對湘王府就不會有任何助益。
沈炯明於是立即冷笑道:“沈某從前聽聞居士雖非安於內宅的普通女流,詩筆言談多涉朝政時局,總歸還有論事不論人幫理不幫親的佳譽,不想今日謀麵,聽聞居士一番言論,竟明知湘王、湘王妃行為禍害社稷之罪尚還姑息,這可真真是……看來居士的眼中,也並非完全看不到權財富貴。”
“權財富貴既然存於世上,老婦人同樣在世上存活,又哪裏能夠為了所謂的佳譽而全然與富貴中人割裂呢?正如貧賤之輩不乏險惡之徒,富貴中人自然也有正直之士,老婦人交人,從不論富貴、貧賤,而在於情性是否相投,三娘不但是老婦人的晚輩,老婦人更視她為忘年之交,沈相臣便不必用名聲佳譽威脅老婦人與之楚河漢界了。”
辛遠聲早已摁捺不住,此時起身,上前兩步,竟有如率先與沈炯明形成對峙:“近日以來,臨安城中謠言四起,究此根源,盡為沈相、金大夫授意家人煽動散播,然今日唯沈相率眾刁難湘王妃,莫不是時至如今,金大夫仍然還以為他不出麵則能隱於幕後,隻做那隻推波助瀾的手?居士不過避居西湖之畔的閑老,從不參涉朝堂黨爭,尚能為護親友鋌身而出,想不到金敏堂堂丈夫,竟為自保而龜縮在同黨盾後。”
他這話音剛落,便見沈炯明臉上露出了誌得意滿的笑容,辛遠聲心中不由“咯噔”一響。
一個人大笑而入,正是缺席這場對峙的金敏。
“金某好歹也算晏無端的長輩,自然也將湘王妃視同晚輩,本想著晏無端若是今日在場,金某才便於出麵與其理論,然今日的西樓居,唯隻湘王妃一個婦道人家,金某身為長輩,又怎好過於為難她,沒想到辛侍郎卻以此為借口不依不饒,看來金某所料不差,晏無端並非僅隻因為沈相臣不從於他的擺控方才生黨同伐異的居心,就連金某,甚至連興國公,但凡曾經彈劾過逆賊趙清渠之人,晏無端都要陷害謀殺,將我等一網打盡了!”
這話聽別人耳中還罷,一字字的落在趙瑗耳裏,恍如有千鈞的重錘一下下的砸進胸口,她握緊了手裏的茶盞,咬牙忍著洶湧的淚意,刹時間竟想:我還是高估了自己,三嫂明明提醒過我今日這些人會借口父親的舊案發難,三嫂甚至還規勸我莫如避開,是我堅持要來,可現在,真恨不能手刃金敏這老賊!!!
辛遠聲更是沮喪,埋怨自己過於浮躁著急,意圖是不讓金敏獨善其身,沒想到反而踩中了陷井。
這個時候,湘王妃終於又說話了。
“我可從來不知金大夫竟然將外子與我視為晚輩,這還真是……讓我心中大生恐懼啊,想當年金大夫連血親的骨肉都能痛下殺手,有這樣的長輩,著實讓我這婦道人家坐臥難安。”
東平公的舊案已經過去多年,市井間早已不再議論了,又因當年東平公有如眾矢之的,百姓們其實不大知道金敏在這起舊案中的“作為”,可在場的尚有不少士人、官員,他們對金敏的“作為”多少有所耳聞,就有那麽一位,輕聲嗤笑。
“當年一案,主首認罪伏誅,先帝本有意寬赦趙門家眷稚小,金公為罪首姻親,卻諫言從重罪處,當年某便覺金公大義滅親之舉荒唐可笑,既諫從重,謀逆當誅九族,金公自己也在九族之內,這大義滅親的奏章遞上去了,金公為何一直不曾伏法呢?”
這話說得有趣,把芳期都逗笑了,便看了一眼那譏刺金敏的人,大抵已是年近不惑了,著布衣,未戴冠,看來並非仕場中人,但舉止氣度卻有別於市井,應當是個士人。
“關於金大夫的品行,人心自有衡度,我也並無興趣為此爭論探討,橫豎是如今官場上,著實正直之士遠遠少於奸詐之徒,金大夫這樣的小人平步青雲也不算什麽咄咄怪事了,早前辛侍郎的話,不過質疑金大夫明明幹盡了居心叵測之事,卻不敢出麵與我理論而已,但金大夫一開口,卻指責外子意圖將你等謗害陷殺,要金大夫的理據僅是辛侍郎的質疑,這可不能讓人心服口服。”芳期貝齒稍露,看上去並無譏刺的情態。
所以盡管話鋒犀利,卻讓在座旁觀的人盡覺俏皮,有幾位甚至忍俊不住。
金敏倒沒有沈炯明一般容易上火。
“世人皆知,趙氏乃罪逆趙清渠嫡女,因此被沒為官奴,晏無端討得此奴卻待之有若姬妾,甚至於連湘王妃也隻能縱容趙氏與之平起平坐,老夫試問湘王妃,遍論臨安諸多府邸,可有哪個奴婢能享趙氏之榮?晏無端及你如此厚待罪逆之女,足證對趙清渠這個罪逆的情義了!”
一聲不吭的阿瑗,忽然就引人注目,她卻已經平息了情緒,仿佛未曾聽見金敏這番話般,也任由他人打量。
“外子與趙姬本有青梅竹馬之情,此事無論是先帝,抑或今上都乃心知肚明,故而外子相求先帝,直言日後將好生照顧趙姬,先帝恩準,雖趙姬並未得先帝寬赦罪奴之籍,但外子對趙姬從來厚待,且直言不諱,從無掩飾遮瞞,無論是先帝還是今上,何曾因為此事責斥過外子?真不知金大夫有什麽資格管控湘王府如何對待家人,還口口聲聲以此為證鑿,指斥外子心懷不軌?”
說到這裏,芳期又笑了笑:“倒也難怪,如金大夫這樣的人,為求自保,為求飛黃騰達,連親骨肉的生死都能置之不顧,這份陰毒的心腸,的確與外子有天淵之別,所以無論怎麽想,都想不通透外子為何會厚待趙姬了,便隻能認定外子居心叵測。”
薑居士聽到這兒,竟也忍俊不住:“老婦人同樣視趙娘子為忘年之交,且深為趙娘子的才情所折服,故而我這西樓居次次設談,都不忘敬邀趙娘子為上賓佳客,老婦人與趙公緣鏗一麵,是否就因為與趙娘子交近,在沈、金二公看來,也是附逆的罪徒了?”
“這簡直就是荒謬!”一個士人橫眉豎目。
另一個官員,也乃西樓居的常客,此時也不勝其煩:“要若沈相臣與金大夫嚼來嚼去盡為這些荒唐的憑證,我看也別快理論了,省得既壞了我等清談的興致,又自討其辱。”
這個官員芳期是認識的。
他是個言官,有彈劾百官之權,此位言官卻從不涉黨爭,但當然不代表他對福仁閣的大火漠不關心,近日以來市井間流言哄起,此言官實則也十分關注,今日眼見著湘王妃竟然出現在西樓居,還多以審視的目光暗暗打量,他並無偏向,可現在,卻對金敏的舉證嗤之以鼻了。
並非就有了偏向,而是更迫切的見證有理有據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