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紕漏

  徐王氏蹙著眉頭站住腳步,她聽嶂間散人一聲喊,已經認定這個人絕對不是什麽世外高人,他出現在今日的冬至宴上是出於權場中人的陰謀詭計,目的應當就是把徐家拉進“社稷必崩”這一厄兆的渾水之中,讓時局更加混亂。


  根據?


  如果嶂間散人僅隻是嘉定伯帶來的隨客,他根本不需要和徐相邸的女眷交酬,做為道宗羽士,他不應該熟悉臨安世族的姻聯關係,這道士能夠以“王夫人”稱謂她,說明必知她的本家即為洛陽王氏,如果說這還可能是從她的嫂嫂言辭間推斷出來的結果,那麽嶂間散人必然也明白她有郡夫人的誥封,這雖然不算什麽機密,可對於世外之人而言,並不是理所應當知聞的俗情。


  至少不能是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稱謂。


  那就隻能是嘉定伯預先告知嶂間散人,因為嘉定伯明知嶂間散人必與徐相邸的女眷發生交酬,將徐相邸的人事,詳細告之。


  嶂間散人是道士,對於稱謂上若有半分猶豫,為保一定不會出錯脫口而出應當是“居士”一類的稱呼。


  徐王氏偶爾也會去道觀拜祈,比如她常去的洞宵宮,住持九居真人明明知道她乃徐家之婦,但也一直不知她為王氏之女,因為對於真正的修行羽士而言,這樣的俗情從來無需掌知,往往隻有憑借道家羽士的身份,企圖於權場爭求權利的野心家,才會關心信徒的身份,便於趨奉。


  她心裏有了篤斷,更是堅決要和嶂間散人乃至嘉定伯府,劃清界限了。


  又聽芳期搶先道:“道長還真是……執著爭求信徒啊,可真是讓我今天大開眼界了,難道說南宗玉蟾一係的羽士,就這樣沒有最貪婪隻有更貪婪?”


  “說起來自從我得知馮萊身為出家之人,卻意圖謀害小兒性命,對於南宗玉蟾這一道派就極其不屑了,真沒想到嘉定伯竟然還敢信奉此類道士。”徐明溪也緊跟著抨擊。


  主家如此嘲諷鄙夷客人是有些失禮,不過客人如果先對主家懷有惡意,那又是兩說了,徐明溪覺得現在這樣的情形,他應當鋌身而出。


  嶂間散人卻並不在意師門被辱,他反而心生慶幸。


  晏遲、徐家公然挑釁南宗,待事態往後發展,宗師必然不會忍讓本宗名聲被這些人敗壞,也隻能支持他起事,方可不使信徒流失,有了宗門的庇助,起事自然會大增成算。


  於是他非但不將師門擇清,還有讓矛盾更加激化的企圖:“王夫人可是與令郎、覃夫人一樣,認定我南宗玉蟾在行招搖撞騙之事?”


  徐王氏也是毫不晦言:“我無意輕怠道家羽士,不過對於南宗,因門下輕狂惡毒之徒太多,確然不再信奉。”


  此處茶室裏除了對峙雙方,尚有不少世族子弟,見聞這樣的針鋒相對,一時間心中都覺震詫,他們原本就是來看熱鬧,這下子可是又增添了熱鬧的談資。


  雙雙眼都盯著嶂間散人,突地又聽一聲嗤笑。


  一個原本隻是想看熱鬧但現在因為某種原因忍不住挽起袖子揮著拳頭下場的青年,頓時也引人注目了。


  殷八郎,他在芳期針對嶂間散人說出第一句嘲諷時,就認定了嶂間散人是個欺世盜名的神棍:“也確然隻有訛騙錢財的道門敗類,才會說曾經替什麽人化解了什麽命煞的話,好說服信眾甘願奉上錢財,嶂間散人自榜道術高深,那小子敢問,那一年燕趙之境發生地動之災,道長可曾卜知?可曾為免萬千百姓的禍劫,諫言天家設法讓百姓避難。”


  什麽道宗,無一卜察重大天災,就這樣還敢挑釁晏國師?殷八郎內心充滿了鄙夷,壓根沒覺察其實晏國師現在並沒在場,不是和南宗玉蟾針鋒相對的主角。


  “貧道雖說並未能卜察地動天災,不過近來卻卜知了人禍!”嶂間散人淡淡掃了殷八郎一眼,他起身,仿佛終於正式踏上了戲台:“男色惑主、已生禍患、社稷必崩,厄兆應生,即為帝陵崩、祭廟毀!然雖說禍因已成,不過並非不能避免殃果,徐相公為一國宰執,便是挽救禍劫的關鍵之人。


  王夫人,徐郎君若不信貧道卜斷,那就拭目以待,今日徐相邸設冬至宴,上天必會示警,又將有厄兆顯生!”


  嶂間散人竟當眾承認社稷必崩的厄兆為他卜斷?!

  在場的一應看客盡都目瞪口呆。


  ——


  南郊祭壇,晏遲頗有些心不在焉。


  今日無雨無雪,冬風卻急,將五色令旗刮得獵獵作響,作為主持祭祀儀式的國師,因為晏遲並不是出家的羽士,他隻是督持一應道官手持法器吟唱經文,進行著依科演教的儀式,他也說不上心煩,隱隱卻覺焦躁。


  周全的計劃他不能說了如指掌,卻也掌握了個大概,相信芳期今天能夠阻止徐相邸踩中陷井,雖說所謂的厄兆仍然會發生,不過他也早就有了應對之策,總之不會讓周全得逞,明明不會發生紕漏,可他這會兒子卻總有揮之不去的,很不美妙的預感。


  周全的計劃,籠絡徐相邸當然更加有益,但這一步未能功成,卻不能說會必敗無疑。


  嶂間散人還是會粉墨登場,當眾承認他就是卜斷男色惑主、社稷必崩這一厄兆之人,晏遲自然不可能跳出來指控嶂間散人胡說八道,所謂的厄兆明明是他晏遲的陰謀詭計。


  嶂間散人自願背禍,他的確喜聞樂見。


  又怎麽會有紕漏呢?

  晏遲耷拉著眼皮,站在高高的祭壇上,看著淡淡的陽光忽而消失不見。


  那也無非是陰雲罩日,自然現象,可他怎麽有種內心也被陰雲遮蔽的感覺。


  等等,他好像是有些想當然了!!!

  周全的確不會因為籠絡不成徐相邸就中止計劃,嶂間散人仍然會正式步向台前,徐宰執不是嶂間散人贏得臣民信奉的障礙,可他這個國師,難道也不是那牛鼻子的障礙?!

  周全並不知道羿栩對他的信任大有保留,想借天降禍殃的說法鼓動臣民動搖帝位,第一個需要挫敗的人,應當是他這國師才對!!!

  芳期有危險。


  晏遲轉身步下祭壇,留下仍在翩翩起舞的道官們。


  司天監監正沈寧一錯諤地盯著晏國師大步而下,他心裏已經十分震詫了,但聽聞晏國師親口囑令國師府的護衛,立即趕回臨安城時,沈寧一心中的震詫又添百分,眼珠子差點都沒有瞪落。


  “國、國師、祭祀還未告成,國師怎、怎能……”


  晏遲沒有搭理沈寧一,上馬絕塵而去,他也確然沒有想好怎麽解釋突然離開,他腦子裏緊急思索的是——雖然芳期沒有預料到去徐相邸赴宴會有危險,不過應當會帶上常映、胡椒隨行,那麽就算周全已經計劃好謀害芳期,他安排的刺客也不可能會得逞,除非用毒藥暗殺……


  但他在周全左右安插的耳目,並沒有察知周全此一計劃。


  應當是他多慮了。


  可萬一為周全出謀劃策的人是嶂間散人,周全就很有可能不會向心腹謀士泄露此一計劃!!!


  晏遲強自穩定心神,繼續思考:周全應當會問那牛鼻子有無把握踩在我的頭上,爭取更多信奉,牛鼻子老道沒有十成把握,就會設計針對我的陰謀,他們暗害芳期,無非是天下人對我產生質疑,我連自己的妻子將受天譴都無法卜斷,又怎麽能卜斷社稷國祚是否將遇殃劫。


  如果毒殺,陰謀痕跡太重,這會讓他們受到質疑,所以不應是毒殺,他們肯定會造成神鬼施懲的假象。


  隻要不是毒殺,有常映、胡椒在旁保護,周全應當不會得逞。


  可常映會武藝的事已經暴露了!!!

  那年王氏在長公主的冬至宴上意圖加害辛氏女嫁禍芳期,芳期正是利用常映身手了得才挫毀了陰謀,雖然這件事案並沒有公之天下,但瞞不住周太後,周太後既然知情,周全肯定知情。


  他們應當會想辦法調開芳期的隨從。


  該死,怎麽會忽視這麽大的紕漏?!晏遲真恨不能讓子夜騰雲駕霧從南郊飛回臨安內城去。


  而這個時候,徐相邸的午宴已經開始。


  徐明皎這才舍得露麵,她自然跟芳期坐在一處,正問:“今日你怎麽沒帶常映?”


  “今日是徐娘的生辰,我就留下常映在家裏陪徐娘了。”芳期笑道:“我還以為你會陪阿辛吃午飯呢,還說今天怕是見不到你了。”


  “二嫂正犯孕吐,擔心害我沒了胃口,把我給攆出來了,一陣間我再去陪她,你要不跟我一同?”


  “今日怕是不能了,我答應了我那好徒弟,下晝會陪陪她。”芳期讓徐明皎看另一桌坐著的陳鑾女,那丫頭連吃個飯都緊繃著臉,硬顯出十分的孤獨:“除了丁娘子外,她就隻與我相熟了,她著實也不會交際應酬,丁娘子畢竟還有婆母、伯嬸等親長在,怕也不能光顧著好友,我畢竟是當師父的,得看顧著些學生。”


  芳期還注意著跟明皎斟酒的婢女,怔了一怔:“這不是文心麽?上回你來我家我不見她,問起來你還說她家裏給她找了個好夫婿呢。”


  卻見文心眼角立時就泛紅了。


  明皎“唉”了一聲,安慰般的拍拍文心的手,對芳期道:“文心的娘突然得了急病,為了給她阿娘治病,家裏欠了債,她便把說好的婚事推脫了,想再當幾年雇傭,好還了債,也能讓她阿娘安心調養。”


  芳期這才沒多問了,還抱歉的衝文心笑了笑,人家遇到了難事,她卻不留意戳中了人家的傷心事,看文心既難過又不敢掉淚的辛酸樣,芳期十分的不落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