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那時的晏遲
“辛郎也明白趙娘子的心結吧?”
聽芳期這樣問,辛遠聲的笑容就悄沒了,他把酒一口飲盡:“阿瑗的性情,著實是最疏闊不過,說起來這點其實跟三娘你很有幾分像,但這是在她的父母親人遭遇禍劫之前。”
“辛郎結識晏郎,是因東平公?”
“東平公乃辛某授業恩師。”
辛遠聲抬眸,看著亭子外頭濃沉的夜色,手指勾挽持壺柄,卻久久沒有斟酒:“我被送回大衛,立時就遭受到質疑,那些人稱母親絕對不舍和親生子骨肉分離,我已經不是我,我是遼廷找的替代品,是細作。”
“這不是有毛病麽?”芳期嗤之以鼻:“辛郎那時才多大?哪有送個幼子小兒為細作的,且這般明目張膽的送回國,一回國就遭受質疑,能有絲毫作用?”
“但那些人不會在意這些矛盾之處,我當時也想不明白那些人對我會何抱持著這麽大的惡意,是東平公替我釋疑。”辛遠聲緩緩移動手指,撫擦持壺的把柄,沉浸在回憶裏的人顯得更加溫潤。
但辛遠聲有很長時間沒有繼續往下說。
芳期就吃著肉喝著酒,她在跟晏遲相處時已經習慣了對方突然沉默氣氛瞬間安靜的“大場麵”,完全可以做到應對自如,更別說現在麵前坐著的還是辛遠聲,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溫度”的人,再怎麽沉默也不會有陰氣散發,影響不到旁人。
辛遠聲仿佛也不驚詫芳期會安之若素了,他顧自平息著情緒,把那些曆經多年都未曾真正祛消的戾怨壓抑了,才終於可以重提:“當年遼國特使求娶大衛臣子之妻,要求先帝下令我的父母和離,逼迫我母親和親遼使,這樣的事情既不符合禮法,更不符合俗情,官員們應該力諫,請天子斥退遼使,修書遼主,使其致歉。
可他們無不畏懼遼國借此由頭宣戰,文官們不願讓武將獲重用,打破自建朝以來,重文輕武的格局,投機之輩揣測聖意,也深悉先帝厭絕用兵,一味耽於享樂,用尊嚴和幣帛換取和平的執願,他們無視了禮法和俗情,用社稷民生為重的名號,諫言犧牲小節。
這些人卻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卑鄙可恥的,他們看見我,就想起自己曾經折節喪德,他們還認定我心懷怨恨,所以他們應激似的打壓我,仿佛如果我受到指謫,他們曾經的行為就正義了。”
芳期端著酒跟辛遠聲碰杯:“辛郎其實根本不會同這些小人一般計較的是吧?”
“如果沒有東平公開導,我或許會。”
所以東平公對辛遠聲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人。
“東平公當初遇難時……”
“我就在臨安。”
芳期想問辛遠聲為何不想辦法營救,但轉念間,又明白辛遠聲根本無力挽轉結果。
“我最後一次見東平公,他告訴我不用替他申冤求情了,他會認罪,赴死。”
“可東平公沒有謀逆是嗎?”
“東平公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斷,其實無端及我心裏都清楚。”辛遠聲說到這裏,又再提起趙瑗:“阿瑗也清楚,所以才越發不能釋懷,這樣的心結其實我和無端誰也無能真正助阿瑗解開,因為阿瑗其實並不需要勸慰,她需要的是真正從過去走出來,沒有負累的繼續生活。”
但他也好,晏遲也罷,本身的負累已經夠重,趙瑗看著他們,不能真正擺脫過往。
“三娘為何要處處遷就取悅阿瑗?”辛遠聲問,他這時也看出芳期對趙瑗並非畏懼,而是在意。
“我也為東平公打抱不平啊,且我還欠著晏國師幾大車人情,晏國師在意趙娘子,我就想也許我能助趙娘子一臂之力。”
“三娘是熱心腸的人,且我也相信你對阿瑗或許才有真正的幫助。”
“辛郎可別對我寄以厚望,連我自己都沒自信了呢。”芳期又歎氣。
“我相信你,是因你的眼睛從來看向前方,過去無論多麽險惡的人事都無法對你造成創傷,你過去處境頗有艱難處,但自從我們相交以來,我漸漸覺得對你根本不能產生同情了,反而覺得在你跟前,我自己才是需要別人可憐同情的人。”辛遠聲笑笑,又主動跟芳期碰了碰杯子。
“有時候我的確會同情無所不能的晏國師。”芳期也笑:“我是不是太自大了?”
“我也同情無端。”辛遠聲附和:“我遭受的惡意,其實都是來自外界,我的母親疼愛我,一直站在我的立場為我著想,連我的繼父,其實對我也不曾苛虐,回國後父親、繼母對我也極愛護,兄弟手足親睦無間,不似無端,他遭受的惡意,盡皆來自家人。”
“辛郎是否清楚沂國公與晏郎父子之間,究竟有多少嫌恨?”芳期靈機一動,她想著辛遠聲跟晏遲是好友,說不定聽晏遲說起過內情。
“我第一次見無端,就是在東平公府。”辛遠聲飲酒,斂了笑意:“他是真的狀如癲狂,跟頭小狼似的,誰靠近他他就想咬誰,膝蓋骨腫得不成樣,站不起來,請來的郎中要替他瞧病療傷,沒辦法隻能把他先給迷暈了。
後來他意識稍清醒些,不至於攻擊靠近的人了,就是哭,噩夢不斷,飲食送給他,他還習慣性地先得把鼻子捂起來,以為有餿臭的氣味。
很長一段時間,他其實都對女子懷有敵意,直到阿瑗出生,洗三禮,他悄悄地觸碰阿瑗的手,那時候我看到他的眼睛終於是柔和的,唇角也帶著笑意。
鍾離公徹底治好了他的疾症,但他從來不跟我們提起他在家裏的遭遇,但有回他打算悄悄潛回沂國公府,抓著把匕首想要刺殺黃氏,是我跟趙大哥阻止了他,那天東平公和他一宵長談,再後來鍾離公就把他帶離了臨安。
兩年後歸來,無端才真正像一個正常人,他願意跟我們談笑了,也開始願意接近東平公家的女眷,有一回路遇沂國公夫婦,沂國公恨視著他,黃氏似乎想來搭訕的模樣,他拉著我走開了,那天他莫名跟我說一句話,有的男人狠毒起來不像人,但仿佛論起虛偽,再狠毒的男人都得對女人甘拜下風。”
這席談話後,又趁著晏遲好幾日不著家,芳期決定幹她其實早就想幹的一件事了。
高蓓聲的病早就已經痊愈。
她翹首以待歲除晚,因為此夜,晏郎必須得回沂國公府與父母高堂迎新,留宿一晚,以便參加元日朝早的家祭,已經成婚的子弟沒有孤身回家的道理,但覃氏在服製,不能出席酒宴,滿國師府除了她之外,都是普通姬人,趙瑗雖得寵,但論身份卻是姬人中最卑微的一個,沒有人比她更有資格陪同晏郎往沂國公府拜省高堂,祭祀祖宗。
黃夫人會竭力助益她,她有望在那日扭轉頹勢。
高蓓聲看著銅鏡裏自己的容顏。
飽滿如蜜桃的麵頰,無論秀長的眉,還是柔亮的眼,都不慚昳麗二字,她甚至還有一管比覃芳期更加修挺的鼻梁,山根端正,淮頭小巧,這些都是遺傳至她的生母,而她的生母,在成都府的官眷中,容貌堪稱翹楚。
她幼習琴棋書畫,滿腹經倫不輸男子,腹有詩書氣自華,這般的氣態,怎會被當作庸脂俗粉?
唯一輸給覃芳期的,是她不會那些狐媚勾人的手段,她不曾掩飾對晏郎的愛慕,不屑欲拒還迎。
結果就被覃芳期中傷,說她腆顏糾纏,導致晏郎心生誤解。
“我不信覃芳期你能魅惑晏郎一時,便將魅惑晏郎一世,晏郎總有一日會明白你從來不曾為她考慮,隻有我為了他,無論受多少屈辱都仍不減愛慕之心。”
高蓓聲往發上,仍然插了一支素色銀簪子。
現在她要去見的人並不是晏遲,她用不著精心妝扮,哪怕在金屋苑,那些女伎根本不懂得禮法德品,但她也得讓這些人看看,按服製她根本不需為王夫人服素,可僅因那份感悼之情,她願意在日常居處,棄金翠,簡彩繡,這才是名門之後的品格風範,足以讓覃芳期這樣的狂婦粗人汗顏無光。
她需要黃夫人的助益,但在此之前,就必須打消晏郎對黃夫人的忌恨,晏郎現在還聽不進她的話,可是金屋苑裏,有那麽一些人,其實尚得晏郎青顧。
趙瑗,她太自信了。
高蓓聲見的那個人是薛姬。
薛姬善舞,天生一雙金蓮般的巧足,是榮國公的姻親平原侯送入國師府的姬人,平原侯乃濟州舊臣,跟江夏侯申青虞一樣,連太子殿下都得予以禮敬。
晏郎屢屢設宴款客,都會召薛姬出席,便是不曾款客,偶爾也會召薛姬相伴飲談。
金屋苑中,自她之前,薛姬、魏姬二人最為風光,高蓓聲已經開罪了魏姬及其黨從,她要進行的事也隻能委托薛姬。
另有的一個原因是,薛姬畢竟聽從平原侯,與聽從榮國公無異,而周皇後儼然也更青顧黃、高二門,高蓓聲自信能夠支使得動薛姬。
她在居院的茶室,候湯點茶,差遣婢女無期去請薛姬。
高蓓聲到底是孺人,雖說不得明媒正娶,可還能帶兩個陪嫁婢女,一個是她的舊婢月容,一個是相邸的官婢,這當然是老夫人所賜,且老夫人還特意把婢女的名改為無期,用此折辱詛咒芳期。
無期見到薛姬時,薛姬正抬高一隻腳搭在花幾上,頭上橫放著把團扇,連扇柄的垂蘇都不晃動下,便是聽無期傳來口訊,她的姿勢也一動不動,隻動嘴巴:“香鍾還未落呢,勞你轉告孺人稍候一陣。”
話音剛落就聽“啪嗒”一聲。
薛姬轉頭。
無期手裏晃著把花剪,麵無表情:“香鍾落了,姬人快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