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一等獎
宋天明煩躁,那現在的好生活,送兒子上首都讀書,不都是夫妻兩拚死拚活的掙的血汗錢,憑啥還得受人指責啊,再說也不是他們先挑事,冤死了。
他也不想再沒完沒了的扯皮,爭論誰對誰錯了,給了媳婦兒子們個眼神起身就要走。
老兩口都覺得這是兒子甩臉子,宋部長掄起桌子上宋天明拎來的鐵皮餅幹盒朝門口丟,剛好砸到了宋天明的胯上。
他痛得一踉蹌,咬牙切齒的拉上蘇寶花出門去了。
就這樣的家,不知滿足,成天隻覺得養育孩子大過天,無論孩子做什麽都換不來一聲好的父母,還有心眼賊多隻知道占便宜的妹妹,真的是愛不起來。
當年為啥要搬去省裏,不還是因為待不下去,小兩口要被老兩口磨死了麽。
可見當初的決定和其正確。
不過回到省城之後,剛過十五宋雅玲就打電話來罵她們了。
之前宋雅玲盤下了蘇寶花的小賣部,可就她那錙銖必較的性格把好地段經營得一塌糊塗,進的貨還不夠胖兒子吃的。
今年終於經營不下關門大吉了,她心裏越想越不痛快,打電話罵了蘇寶花一頓。
那破店都沒啥人流量,當初還眼睜睜看著她盤下,多狠毒的人心啊!
蘇寶花當然沒慣著小姑子,隔著一根電話線罵得唾沫橫飛,不過畢竟影響了心情,兩頓飯都吃得不得勁,最後還是打電話跟妹妹吐槽去了。
蘇翠珊和蘇寶花一有事就愛給蘇玉春打電話嘮嗑。
“嘎巴咋不給她個大脖溜子,吃大哥穿大哥,吃穿用完罵大哥,她咋那麽der呢?”
“她那人不就兩個字:埋汰嘛,我都懶得跟她計較,她還說比我大,地位比我高,那是腫瘤比我大,血壓比我高差不多。”
兩姐妹一口大渣子味罵了一通,心裏都爽了,接著聊起樂其他事。
徐貴國打從趕走杜鵑後心情鬱悶,蘇玉春跟秦淑芬商量著讓人去首都散散心,別把人憋壞了。
秦淑芬知道兒子向往大城市,在村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都是鄉裏鄉親的,這回也不反對。
蘇玉春又花錢送公婆兩人上鵬城旅遊去,結婚當天吹了畢竟是大事,她怕老人憋出了心事。
現在北方還冷著呢,可南方依舊四季如春,早晚也隻加一件薄外套。
以前徐貴國上鵬城賺快錢,回來時說那地如何的漂亮,兩口子也有點心動,在兒子兒媳的勸說下開春就出遠門旅遊了。
蘇玉春也想讓大姐,姐夫兩人趁著春忙前最後一段空閑時間上南方轉轉,反正家裏還有月雯盯著房子重建的進度。
十多年前,房子要是起火了就是要命,半個家底都得賠進去。
如今重建對於老蘇家來說並不是了不起的大事。
可蘇翠珊一心撲在建房子上,要親自盯著才安心,而且重建都是鄉裏鄉親的幫忙,她怕閨女應付不來,
而淩國江也惦記著春天跑山貨,最後隻有老幺跟著秦淑芬兩口子去南方開眼看世界了。
劉樂倒是數次提出想回首都。
這些天她始終悶悶不樂,誰跟她搭話都是五六句回一句。
蘇玉春曾經私底下提點兩口子,那是孩子的青春期到了,當父母的要多加注意,千萬要包容孩子的小心性,讓人順利的度過特殊的時期。
蘇翠珊倒是蒙蔽了,別說這一代人,就是往前推幾代也沒有聽說誰家姑娘青春期的,那是個啥玩意?
然妹妹說了,女人不僅有青春期,還有更年期,等她到了更年期的時候就該換孩子們包容了。
蘇翠珊是沒主見的女人,容易受別人影響,再加上妹妹在家裏向來是頭等地位,於是也就不糾結,隨劉樂去了。
然大夥都想錯了方向,劉樂在意的是親媽先救弟弟而不是自己,進而是對蘇翠珊重男輕女的不滿。
父母對弟弟額外的關照和嗬護被無限放大,劉樂不想再呆在家裏。
蘇玉春一家回到首都沒幾天,杜鵑背著小包獨自一人來到夫家。
她真的好痛苦,新年期間天天以淚洗麵。
爸媽,女兒不孝,你們一定要原諒我。
她生是徐家的人,死是徐家的鬼,無論如何都要讓貴國一家放下芥蒂原諒自己!
劉月雯正好還幫忙喂雞,語氣不善的告訴憔悴的杜鵑,她要找的一家都不在。
婚禮上杜家的行為她一清二楚,見人聽後不走反而低頭要進院子,劉月雯張開雙臂擋著。
“你幹哈啊,咋還往裏頭呢。”
聽聞丈夫送公婆去南方旅遊後還要去去首都散心,可能一年半載才會回來,杜鵑很失望。
不過卻不肯放棄,想留在家裏等人回來。
杜鵑指著柴房說:“我也不進家裏,就擱那住著,行嗎?”
“不行,現在天那麽冷,柴房裏啥都沒有,你咋住啊。”
“你真是個好人。”
院門大,劉月雯也不可能全擋住,可瞅著紙片人似的杜鵑,她也不能真下手推搡,那不跟欺負人一樣的麽,而且還是扯過證的對象。
杜鵑落寞堅定的走進柴房裏。
她要婆家看到誠意,重新接納自己。
劉月雯回家後一五一十的跟蘇翠珊說了。
蘇翠珊拿不定主意,又跟淩國江商量,兩口子覺得那小姑娘不是壞人,要住柴房就住吧,他們最好不要管得太寬,以免將來人家又成了一家人後例外不討好。
杜鵑住進了柴房裏,每天幫徐家喂雞喂豬,有空了就癡癡的透過門框看著跟徐貴國的新房,等待丈夫把鎖打開,帶她進去的那一天!
屯裏茶餘飯後都在聊老徐家的八卦,偶爾會穿插劉壯國家的。
劉壯國一家也打竄巴了,依舊是錢惹的貨。
打從亞運會後,華夏刮起了獎券狂潮,也成了劉壯國的愛好。
因為生了個傻兒子,他的人生黯淡無光,打從買獎券後才回溫了一丁點,心裏多少有了盼頭。
年前還真中獎了,一等獎一萬五千塊!
一下子,他從家徒四壁成了萬元戶。
他不懂得財不外露的道理,家裏知道了這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