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未曾開放的紫禁城
章甜煙學遊泳,無論春夏秋冬雷打不動在太陽沒升起前跟著親爸外出跑步,比多睡了幾個小時的母子兩都有精神。
這是定居首都後首次遊覽紫禁城,此時外出旅遊風尚正在流行,比起前幾年頭一回來時遊客多了不少。
“1925年,紫禁城首次全民開放,當天售票將近一萬張,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
一進門就撞見了學校老師領著學生瀏覽紫禁城。
一家四口慢悠悠的跟在大隊伍中蹭聽。
此時還沒有後世各種維護秩序的誌願者,一群老大爺,老太太在打氣功。
過了武英殿和文華殿,就能看到故宮博物院的大門了。
“太和殿頁腳金鑾殿,乾隆皇帝親題的‘建極綏猷’匾額,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塊是複製品,原件至至今下落不明。”
曆史老師如曆數家珍般講述,此時兄妹兩都忘了是蹭聽的,混進了隊伍裏,跟著一群年紀相仿的小學生聽得如癡如醉。
溜達著打發時間的夫妻兩碰見了路過的董欽。
聽說是來瀏覽紫禁城完成家庭作業,董欽喊上一家四口,朝著並沒有開放的區域走去。
不止是兄妹兩,蘇玉春都好奇的張望著。
到了後世紫禁城開放程度也隻達到30%左右,99%的藏品都在庫房,留給世人的也隻有1%。
繞過遊客止步的牌匾,董欽帶頭繼續朝深處走。
“這麽荒涼,不會是冷宮吧。”蘇玉春不禁道,想起了以前聽過的很多關於紫禁城鬼神的說法。
董欽帶她們走的陰陽道是以前紫禁城負責運送宮廷穢物的小道,和其他筆直寬大的道路比起來,這條陰陽道顯窄小而陰涼,盛夏時節都能涼出一身汗。
“聽說幾年前有個住故宮裏的巡查保衛科隊員聽說陰陽道晚上能聽見宮女走路的聲音,硬是要半夜三更闖陰陽道,誰也沒想到有人半夜三更不睡覺跑去紫禁城,你們猜第二天怎麽了?”
章甜煙緊緊的抓著親爸的衣角,有點怕又想聽。
章廷卿雖然站得筆直,手心的汗都不知擦幾回了,問:“董叔,最後咋了?”
董欽幽幽道:“那壯小夥巡邏完自個朝著陰陽道走,耳邊忽然響起女人的聲音,空氣裏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那女人問壯小夥是不是要走陰陽道,周遭就壯小夥一人,他隻當是聽岔了,走沒兩步又聽見幽幽的聲音,問:‘你是不是要走陰陽道’
那小夥嚇得扭頭就跑,回去後連話都說不利索,本來一頓吃七八個饅頭,往後隔三差五的生病,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蘇玉春耳垂飄來一陣涼意,她嗔怪看著不正經的丈夫。
四周無人,已經沉浸在怪談的兄妹津津有味的跟著董欽忘了身後的親爸媽。
章容先抓起抓起蘇玉春的手‘吧唧’的親了一口,嚴肅的:“我陽氣重,護著你。”
“怕什麽,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有女鬼也找不上我。”
蘇玉春拍了下丈夫屁股,擠眉弄眼。
“該怕的是美男子”
“媳婦,我會守身如玉的”
聽見後麵腳步聲,兩人趕緊彈開,饒是已經八幾年了,誰也不敢在公眾場合過分親昵。
前方的董欽,“不開放的區域很多都拿來做文物修複工作室,青銅組還真在冷宮呆過,沒啥神秘的。”
他低頭看著兄妹兩,“我保證你們交上去的作業全班級獨一份.”
董欽帶幾人到紫禁城工作人員的辦公場所。
有工作人員先攔住了兄妹兩,見到董欽後擺擺手,“董欽,又四處閑逛呢。”
董欽笑著點點頭,“帶兩個小孩來完成家庭作業。”
工作人員讓幾人進去,又隨手從桌上撈出一把紫禁城李子樹結的果遞給兄妹兩。
“董欽,你師傅正在裏頭生悶氣呢。”
“啥事啊,誰敢惹那老頭啊。”
董欽驚訝道,加快步伐朝裏頭走。
走到最裏麵的辦公場所還能聽見中氣十足的怒吼聲。
“都是老同誌了,還能犯低級的錯誤,三星堆文物的挖掘也別去了,去磨青石打磨青石吧。”
蘇玉春和董欽對視一眼,兩人都無奈。
“那我們就不進去擺放老師傅了,畢竟他現在忙。”
“今年秦檜家族墓被盜,內蒙古又出了一座遼代古墓,挖出了雙魚玉佩,上個月剛在首都房山那疙瘩挖出兩座青銅器,文博圈挺忙,他火氣大了點。”
董欽不以為意,走上前敲了敲門。
屋內訓斥得厲害的叫罵聲陡然消停,壓抑著的怒氣隔著門板,“請進”
門一開,幾人都傻眼了,屋子裏隻有老師傅一人獨自發火。
蘇玉春上回送的珍貴茶餅還在家裏供著,老師傅抿了口水後換上和顏悅色的麵容,“蘇同誌,你好。”
“師傅,您就別裝了,剛才罵街的聲音外頭聽得一清二楚。”
老師傅抬手要打,瞅見兩個相貌出眾的孩子後放了手。
“師傅,兩個孩子的家庭作業是瀏覽紫禁城.……我帶著四處轉轉?”
“剛好喊了幾個老朋友,帶孩子去那看看。”
老師傅拉著兄妹兩又出了辦公地,朝不開放的區域走。
蘇玉春活了兩輩子都沒想過能進到紫禁城不開放的區域,繞過許多上鎖的宮門才停在古樸的院子裏。
去年冬天蘇玉春買給董欽練手的各色古董一字排開。
幾人到時,一個老師傅拿著放大鏡看著清代哥釉碗,一邊看便用食指輕輕滑過修複的粘接處微不可見的細縫,檢查粘接得是否順滑。
蘇玉春還記得買下時的哥釉碗殘破不堪,如今卻還原成了器形規整的容器,栩栩如生,文物修複可太了不起了。
章甜煙很快就逛完了屋子,跑出去跟親爸坐在牆角的小板凳上,看著屋內毫不知疲倦,完全陷入曆史知識的母子兩。
“阿爸,還是遊泳有意思。”
章容先慈愛的看著閨女,他也是這麽覺得的!
被運動神經發達的兩父女無法理解的母子兩正等跟著老專家一道看《寒雀圖》的修複。
蘇玉春交出的《寒雀圖》是有汙漬和缺損的,如今也被董欽修複的與原作無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