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稱職丈夫與優秀妻子
“你是打了幾分鍾電話,忙著和老姑告我的狀,你以為我怕她?我用你,是看在姑丈和容先的麵子上,但不給麵子,有誰敢來指責我。”
“你那些話留著對那些工仔說”
他惹怒了蘇玉春。
“別左一句工人,右一句工人的瞧不起人,廠子裏有很多和你一樣大的人,靠著雙手自食其力掙錢,能掙來錢,就是比你有本事。”
姚青鬆嗤笑,發狠的脫下白大褂,憤恨的再踩上幾腳。
不得了,蘇玉春居然敢讓寶貝兒子居然跟工人在一塊幹活,章雅梅瘋了。
熊彩樺回家的時候,章雅梅已經雄赳赳的去找親侄子要說法。
章容先知道章雅梅擅自讓媳婦廠子接收表弟,表弟媳後,不僅沒怪蘇玉春的安排,反而要拉著親姑去派出所。
他告訴章雅梅,別以為錢還完了就沒事了,當年她把人變成了植物人,賠償了也是要坐牢的。
“我一個懂點法的人都知道的事,你還敢去法學係畢業的玉春麵前蹦躂,她要送你去派出所,哭都沒地方哭!”
章容先沉著臉扯著章雅梅真朝派出所的地方去。
“那你咋比她還狠心啊,我是你親姑!”
“與其讓你去禍害我媳婦,還不如進大牢裏蹲著。”
章雅梅用盡力氣才抽出手,後坐力太大一屁股坐在地上。
她也知道親侄子不親,更向著侄媳婦,所以寧願去找蘇玉春,萬萬沒想到章容先更狠,趕緊爬起來溜了。
晚上,章容先老殷勤了,又是替蘇玉春捏肩又是捶腿。
洗澡洗到一半時聽見樓下有媳婦最愛豌豆黃的叫賣聲,汗衫褲衩穿上身,急忙忙下樓去買。
媳婦給老章家的人安排了工作還受委屈了,可回家一個字都沒提,要不是章雅梅自個送上門,他還被蒙在骨子裏。
章容先默默的發誓,要對媳婦好點,再好點,他要成為最稱職的丈夫,才配擁有最好的媳婦。
熊彩樺在廠子裏定下來,天天跟著李光明跑鄉下,在各種果子的生產情況,優劣勢都摸得透透的,年一過就轉正跑銷售去了。
姚青鬆又進了幾家廠子,各個幹不過整月,天天和領導起衝突,和同事不對盤,饒是在大學生是寶的首都也混不下去。
親媽也幫不上忙,隻好灰溜溜的又回加工廠。
蘇玉春也沒為難他,還讓姚青鬆回來跟著肖天水。
開春後也到86年了,與羊城公安局建立了華夏國第一個110報警服務台,正式開展110報警服務工作同一天,蘇寶花一家買房了!
她把學校的小賣部經營得風生水起,再加上安裝電話亭後的不菲的進賬。
第一家小賣部和電話亭靠蘇玉春幫扶,到了第二家小賣部完全能獨立出資。
宋天明看媳婦小賣部掙大錢,一咬牙狠心辭職,夫妻雙雙經商,把宋家二老氣得幾天幾夜的睡不著。
那可是鐵飯碗
,多少人想要還要不來,宋天明說辭職就辭職。
宋家老大,老三也紛紛來勸,勸宋天明不要衝動,在單位裏圖的就是穩妥,由著公家養活,領公糧,工業票,各種補貼,還有福利房。
要是脫離了體係,現在擁有的一切可都煙消雲散了。
宋部長退休了,他就擔心兒子後悔的那一天自個在單位已經說不上話,幫不上忙。
宋天明義無反顧的辭職,搬出了單位的福利房,跟著媳婦經營小賣部。
蘇玉春時不時就叮囑提早買房,兩夫妻也確實上心了。
妹妹說盡量朝著省城裏買房,兩口子也照辦,有空就去省裏尋房,還陰差陽錯的看中了朱大娘家的房。
蘇玉春在裏頭住過幾年,蘇寶花兩口子都來過。
三個房間個正方形的大院子,出門就是大馬路,離菜市場和小孩子學校都很近。
蘇玉春是老蘇家的主心骨,兩口子看中房後先打了通電話去問問。
蘇玉春回了三個字:立刻買
86年7月1號開始就開始實施義務教育,條文規定學生就近片區入學,蘇寶花買下的房子就是名副其實的學區房。
此外,那棟房子坐北朝南,卻恰好卡在交通要道上,十幾二十年後很可能被征用拆遷,買下就是賺道。
她是要到首都定居,再說這年代處處是房產,買都買不過來,所以並沒有對黑省的房子下手。
蘇寶花兩口子本想慢慢看,畢竟改革開放後才剛開始實行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其實在黑省房子不值錢,鐵飯碗都靠單位集資分房。
宋天明的前單位甚至有雙職工都得到了房屋分配,但為了省下幾百塊錢的手續費,寧願放棄一套成本價的集資房。
朱大娘知道是蘇玉春的親姐姐後不願開價,起初說兩口子隨便住,不要錢,後來蘇玉春親自打電話勸通了,朱家老兩口象征性的想收幾千塊。
朱家是看在蘇玉春的麵子上,蘇寶花更不想讓妹妹欠著人情。
最後談成98平方米的房子3萬塊。
3萬塊不是小數目,沒兩天蘇翠珊就捧著辦養雞場掙下的3千塊進了城。
她把錢放在襪子裏,貼身的衣服裏,和淩國江一路上不敢閉眼不敢挨著人,總算是親手把3千塊交到了妹妹手裏。
蘇寶花要寫欠條還把蘇翠珊給氣著了,哭著走的,回家後就寫信和幺妹訴苦,還怪蘇玉春成天說欠條借條之類的話。
二姐要買房,蘇玉春出了1萬。
香港房價騰飛時刻,她買的寫字樓已經開始賺錢,再合計上加工廠,承包的數個蔬菜公司每個月的盈利,1萬並不會太影響生活。
章容先從來不過問媳婦有多少錢,更不管媳婦的錢怎麽花,就算蘇玉春把存折本放麵前他都嫌數字醒腦。
眼瞅著媳婦的娘家一口氣出了房錢的大頭,宋天明也向家裏求助了。
他給在外地上
班定居的親大哥,宋榮耀打了電話。
宋榮耀在三兄弟中最出息,在外地買了集資房,家裏三輛自行車,還有小家電,看不起兩個弟弟。
二弟宋天明以前好歹在供銷社采購部上班,如今也不聽話執意去開小賣部,宋榮耀還生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