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二黑有新家了
院子肯定是要有的,二黑雖然是男孩子,但她和大姐可以經常來打理菜園子,就在房子前麵用土坯圍成院牆,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啥的都安排上,二黑一個人自己自足是絕對夠了。
……
還要再院子裏打一口井,用水就直接在屋裏打,搖井壩子就行。
隻要是蘇玉春的,二黑啥都同意,親爸親媽都沒這麽為他著想過呢。
建房子得趕在夏天前,這樣老鄉們才有時間幫忙。
在屯裏,誰家要建房子了,生產隊長一聲令下,自然有爺們帶著工具上門,到廚房時收拾回家吃飯,直到房子落成,沒人計較幫忙多少,畢竟都是鄉裏鄉親,今天幫了誰,往後總有用到的時候,屯子因為小所以人情味非常濃。
以前的房子是土房子,這幾年多了土磚房,材料都是現成的,做房梁和枕木的圓木頭到山裏砍就行,牆體就用麥秸稈稀泥糊上,裏麵搭上土炕,外邊做灶台燒柴火,保溫性能很好。
這種房子最大的問題是容易塌,幾乎每年開春都要整修維護,給牆麵重新上一遍泥。
蘇玉春還找到淩國江,想給二黑打一套櫃子,還有劉樂也大了,是該打一個悠車子了。
悠車子是本地的土話,和後世的搖籃差不多,不過悠車子多出兩條掛在房梁上的繩子,當媽的沒空照料嬰兒時,就把孩子放在悠車子裏搖一搖,孩子很快就能睡著。
淩國江要走七八裏地到三安屯,給二黑家量尺寸,然後還得到山裏找合適的木料,因為運輸不容易,一般都是在主人家打家具,一來二去每日大半天都要耗在三家屯。
偶然得知淩小秋家裏老人最近都不在家,每天都隻有小孩一人在家時,蘇家兩姐妹都催促淩國江把孩子帶上。
淩國江帶了幾次就不肯再帶,因為每次兩人都被留下來吃飯,蘇家的夥食實在是太好了。吃的都是堆得尖尖的白米飯,每天的菜都有葷有素。
他已經盡量克製不要吃得太多,可蘇翠姍做的飯菜實在是太香了,肚子像是無底洞怎麽都吃不夠,父女兩吃得嘴上冒油花,雖然很滿足卻不好意思。
淩國江不帶小秋上門,起初幾次還隨便搪塞了過去,後麵蘇家兩姐妹從淩國江嘴裏套出了話,由著蘇玉春騎自行車去了淩家,不僅把淩小秋帶回來了,而且還收拾了幾件衣物。
往後,淩小秋就算是在蘇家小住,每天三餐跟著大家吃,剩下的時間跟著劉語安兩姐妹玩耍學習,快樂都想不起老爹,樂不思蜀了。
淩國江打好家具後,蘇玉春又私下請他幫忙給家裏的自留地翻地施肥,一晃又忙活了小半個月,直到三月底。
徹底完工要回家的時候,父女兩個都很惆悵。
淩小秋和劉語安兩姐妹已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小姑娘們抱做一團都舍不得
分開。
淩國江也不舍,特別是對蘇翠姍。
翠姍妹妹菜做得好吃,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為人溫柔大氣,講話都是輕聲細語,像一陣風似的。
這樣好的女人,居然還有男人不珍惜,真是丟了西瓜要芝麻,要是他娶了蘇翠姍.……
淩國江沒敢往深處想,自個現在一窮二白,還欠了一屁股的外債,翠姍妹子是婦女主任前途無量,長得又漂亮,而且也有文化,還勤快善良,真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他哪裏有資格!
想到這,他進一步否定:蘇家兩姐妹都是好人,人家把我當朋友,當大哥,我可不能有這種壞念頭,真是太不應該了!
雖然克製著感情,但淩國江還是暗搓搓的把蘇翠姍放在了心上,有時候寧願繞遠路也要從三安屯過,想著能不能碰見蘇玉春,要是三安屯的人找他打家具,那更是好事。
四月剛開頭那一天,淩國江去給一戶人家做爬柴火垛的梯子,不經意見到蘇家輝一家。
如今他和蘇家姐妹同仇氣慨,對這一家也沒好印象,不過剛看到還是嚇了跳,這一家咋落魄成這樣了?
一家人大包小包,蘇家輝胡渣也沒清理,褲子還崩了線,另外兩人也沒好到哪裏去。
周慧一臉怨氣的提著個大化肥袋,裏頭裝的鍋碗瓢盆砸在地上哐當哐當的響。
一家人累呼呼的進了村,遇見打招呼的村民也不理會,直奔生產大隊。
陳為民看到這一家也挺意外,之前聽說是投奔周慧的娘家,怎麽又回來了?
“村長,我們還是呆屯裏,你給我們劃塊宅基地。”
蘇家輝充滿怨氣的說道,在老婆的娘家根本就沒有地位可言,那些人看他是來投奔的,每天陰陽怪氣的說些酸溜溜的話,說他吃軟飯,說他沒有用。
他在老婆的娘家受到歧視,天天看人的臉色,真的受不了了!
兩人畢竟是本屯子裏的戶口,陳為民想了想。
“這宅基地也不是說給就給,得層層上報的,再短也要個把個月。”
“那咋辦,我們住哪啊?”
蘇家輝一家子全急了。
陳為民本來想打發這一家人隨便找屯裏的親戚住下,後來轉念一想,蘇玉春為村裏做了很大的貢獻,他也得幫著點,不讓這家人去找蘇家姐妹的麻煩,於是轉口說:
“這樣吧,咱們屯靠近村口的李大爺仙逝後那老屋一直沒人住,他後代全在別的屯裏生活,你們就先住進去,等宅基地劃分下來後再搬。”
蘇家輝等人不太願意住在死過人的房間裏,可現在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一家人隻好懨懨的往外走。
路過原先住的房子,一家三口駐足觀看,表情很辛酸。
蘇家輝先聽見屋內傳來王桂珍劇烈的咳嗽聲,嚇得抬腳就要往裏奔,阿媽這是咋的了?
周慧拉住丈夫,抱怨道:“老太太做得那麽絕,現在也不是
你媽,管那麽多幹什麽!”
想到王桂珍的絕情和這些天在娘家受到的鄙視,蘇家輝忍住了去看親媽的衝動。
王桂珍才裏屋咳得快斷過氣,邊咳邊掙紮下炕做飯。
自從她吧老二家趕走後,剩下的兒女也都沒有來往,他們不來,王桂珍也不去指望那些不肖子孫。
她艱難的挪到門外,咬牙切齒的想,這些沒良心的羊羔子,等身體好點就一個個的收拾,大家一拍兩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