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套錢幣
正是野菜漫山遍野的季節,家家戶戶都這麽吃。
蘇玉春請兩父女吃野菜團子。
淩國江見是白麵做的野菜團子就讓閨女拿了個最小的,又客客氣氣的擺手示意自己不吃。
野菜團是拿薺菜、馬齒莧、婆婆丁等目前常見野菜焯水和上麵粉做的,淩小秋舉高野菜團子,驚喜的讓阿爸看。
“裏頭有白糖!”
團子既有野菜的香氣,又有糖的甜,吃到嘴裏還挺有嚼勁,淩小秋舍不得獨享,舉高了想讓阿爸也常常。
“小秋知道孝順阿爸,也知道分享,姐姐再多獎勵你一個”
蘇玉春笑眯眯的又遞過一個大的,而淩小秋吃了一半的野菜團子自然就到了淩國江嘴裏。
不是逢年過節的,誰都舍不得下白麵和白砂糖。
到了醫院附近的站點,淩國江一手拉著女兒,一手下意識去摸褲兜,慌了神。
“錢……錢沒了!我的錢沒了!”
車裏一陣騷動,眾人給淩國江讓出個空地來,也怕被當成了小偷。
蘇玉春確定兩父女剛才坐的位置沒落下任何東西,她道:“別急,上車前買票的時候不還在麽,再回憶回憶?”
淩國江心慌意亂的想,吃完野菜團子後他給個老婆婆讓座,隨後就移動到了另一邊站著,電車裏人多擁擠,摩肩擦踵的他也沒注意。
“那是俺爹娘辛辛苦苦存下的養老錢,給俺閨女看腿的救命錢。”
淩小秋惴惴不安的拽著淩國江的衣服,聽著阿爸痛苦著急的控訴,淚水也簌簌的往下掉。
周圍人都很同情,紛紛指責可恨的小偷。
“大哥,別停車,直接拉派出所去!”
蘇玉春喊了聲,她身旁的知青朋友附和道:“沒錯,就算我趕不上火車,也絕對不能放過偷錢的人!”
有些人也紛紛附和,讓電車直接拉到派出所嚴懲小偷。
這輛行駛向火車站的電車多是準備搭乘火車的乘客,也有不願意的。
“趕火車呢!趕不上趟就得浪費幾塊錢,他丟了錢,總不能讓我們也損失吧。”
連續有好幾個附和的,蘇玉春掃了幾眼,大概有七八個嚷著要去火車,都揣著行李挺像回事。
“不能耽誤大家時間。”淩國江強撐著精神。
剛才生氣鬧騰的旅客也不再咄咄逼人,商量著:要不車子繼續開向火車站,喊個警察或者民兵車上搜身?搜一個下一個?
淩國江見那麽多熱心人,連聲說著謝謝,他一摸褲兜又大喊。
“錢……錢回來了!”
他掏出錢數了一遍,“就少了一毛..”
有乘客講這叫盜亦有道,小偷不偷窮人,婦女和小孩的錢,拿走一毛叫做賊不走空,是認規矩的。
也有的說是小偷怕把事情鬧大,才悄悄尋了個機會還錢。
“妹子,多虧剛才你那一嗓子”
淩國江緊緊拽著錢再也不敢鬆開,感激道。
聽見報站聲,淩國江來不及多
說些感激的話,在蘇玉春的叮囑下匆匆下車。
到了火車站送走知青,蘇玉春找了個無人小巷拿出自行車,剛騎出火車站就碰見了個雙人乘車被交警逮住罰了1.5元,拿了張長方形罰款單的市民。
“同誌,我急著去買肥皂……都朝著小路走的,沒上大路。”被罰款的市民懊惱的解釋,哭喪著臉道:“一個肥皂也才三毛錢,四塊的肥皂錢沒了!”
蘇玉春趕緊靠邊站,又拿出自行車證仔仔細細的閱讀,在人家的地盤上,果然還是得守規矩。
證件上說了,行車人員必須保證刹車和車鈴完整有用處,拐彎的時候要伸手示意拐彎的方向,汽車的時候不許交談,不準雙手離把,不準私自改造自行車為雙人座,不準在街道上學習自行車等等。
要是被穿著白色製服的交警逮住了,不同程度罰款不同,最高能罰款2塊錢,還要在自行車證上的‘違章事故記載’一欄留下案底。
蘇玉春心中有數後才上自行車前往附近的郵局,給家裏打了封晚上不回去的電報,然後又給章容先寄回去20塊。
在8分錢就能吃一頓飯的年代裏,一人能掙40塊絕對奔上了小康。
76年才給工人調工資,三級工每個月37,二級工36元,運動員的工資也有調整。
現在還沒到那時候,章容先寄來的40塊很可能就是所有的收入。
當然,不能太拒絕男人的好意,挫傷男人的積極性,所以她留下了一半。
在‘匯款人簡短附言’一欄中,蘇玉春寫道:
“咱家一切安好,曾經投稿掙的稿費還算富裕,再寄回20元,務必吃好喝好不用惦記。”
蘇玉春對省城沒什麽好奇心,辦完事後直奔客運站。
到了鎮,蘇玉春騎車去了夏阿姨家,打算今夜借宿一晚,明天才回去。
看到蘇玉春,夏阿姨大吃一驚,拉著她趕緊進院子,連自行車都顧不上看一眼。
“夏阿姨,怎麽了?”
“春兒,你朋友,那叫董欽的被抓走了!”
夏阿姨道,之前蘇玉春領著董欽上過一次門,後來生意沒談成,她也沒往心裏去,
直到有一天董欽自個來了,說要合作,他提供貨源,隻要能找到買主就三七分賬,以後還能長期合作。
因為沒有蘇玉春,夏阿姨不相信隻有一麵之緣的董欽,怎麽說都不答應。
當時見說不動人,董欽走了,可沒幾天就有人找上門來問東問西,夏阿姨這才知是那個年輕男人捅了簍子。
蘇玉春連忙問:“夏阿姨,你沒事吧。”
夏阿姨道:“我就說見過你的朋友,但是沒答應買他手裏的東西,那些人問不出什麽,來了兩三次才消停。”
沒有連累到夏阿姨,蘇玉春才鬆了口氣。
上次她不肯賣老外古董,兩人不歡而散,看來是董欽窩裏反,想避開她直接找到賣
家,可惜夏阿姨不肯合作,他沒有人脈資源。
至於怎麽被抓的,也隻有當事人能說得清楚。
“夏阿姨,董欽要賣什麽東西?”
“第一套人民幣。”
蘇玉春心裏一咯噔。
從1948年開始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有12種麵額,一張麵值最大的高達五萬,小一點的也有一萬,五千,五百,兩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