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非暴烈之君,便是雄武之主
若楊縉在你的心中的地位,要大於天下修行者,那你便是錯的。若天下修行者的地位在你的心中大於楊縉,那你便是對的。
絕世兵仙的話,久久在神將軍楊璟的腦海之中回蕩,那麽,在自己的心中,楊縉與天下修行者,到底誰更重要一些呢?
一麵是骨肉親情,一麵是天下蒼生。楊璟左右為難,但是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卻一直是順著天下蒼生做的。
當年得知楊縉被天下名門圍堵在天棄山的時候,他又何嚐不想過去救下自己唯一的弟弟,可是他沒有,或許楊縉說的是對的,他害怕天波府在他的手中成為世間公敵,害怕自己失去所有的權勢成為眾矢之的,這些都是私心,不過披上為天下蒼生的外衣之後,再加上他橫掃天下所向無敵的實力,誰又敢說他半點不是?
楊縉敢。
內心中最隱晦的那些黑暗被壓製了這麽多年,已經讓他自己都忘了自己當年的怯懦,隻當自己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直到今日在西海深處的孤島之上,被楊縉的一番話給罵的無言以對。
“我對不起阿縉,但是終歸還是無愧於豐碑楊門的。”他長歎了一口氣,不知是對絕世兵仙講話,還是在自己講給自己聽。
秋風吹過如濤的林海吹過他消瘦的麵龐,那一刹那,他仿佛又變得蒼老了許多。
麵如冠玉英氣逼人的絕世兵仙浮在半空之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
進入儒生道場,好像也沒有什麽太過於不同尋常的地方。隻是有了一個正式學生的身份,出入道場的藏書樓以及演武閣等地方沒有那麽多阻礙罷了。這是陳臨辭成為儒生道場的正式學生之後心中最為真實的感想。
方泊舟傷的不輕,還在醫館裏修養,道場這些日子又沒有什麽課程,陳臨辭便挑了一個萬裏無雲的晴朗天氣,再次來到了長安城裏。
上次來長安城的時候,他遇到了那個名為文立羽的有趣少年,還在問水酒樓與其暢聊許久,即便是現在想來,仍是饒有趣味。
他不知道對方便是當今大漢國的世子殿下劉翊,不然定要感慨一下,自己仿佛與皇室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當年在應天城的時候,便與還是小王爺殿下的景明皇帝昭天命交好,如今來到漢國,偶爾進了一次京城,又結識了最有可能成為漢國未來皇帝的兩位世子殿下之一。
去了問水酒樓,這次當然沒有再遇到那個有趣的少年,不過陳臨辭還是挑了之前的那個座位坐下,點了幾盤小菜。
窗外的清風吹進窗口,陳臨辭夾起盤中的紅燒肉放入口中,閉上眼睛靜靜的享受這難得的時光,顯得十分的愜意,他甚至開始想著,等方泊舟的傷勢痊
愈之後,一定要帶他來城中嚐嚐問水酒樓裏的酒菜是多麽的可口美味。
不過陳臨辭這一趟前來,卻並不是為了解饞的。
牆壁上,青蓮劍仙那首請君試問東流水的仿跡仍然未曾淡去,陳臨辭閉眼享受著嘴中美味的同時,也在靜靜地感悟著周遭星元之力的流動變化。
對於劉翊之前所講的青蓮劍仙的故事,他心中十分的感興趣,以符道入劍道的修行之道,更是讓他開了眼界,夢裏斬開青天的仙人之姿讓他豔羨不已,所以他今日來到了問水酒樓,想要再次尋找一下上次所感悟到的那種感覺。
水本無色,遇著竹林便是翠綠,遇著沙土便是棕黃,入海則是碧藍如天,同理而言,天地之間的星元之力本來也都沒有什麽屬性,被木係修行者聚集而去便是木係星元,被火係修行者聚集過去便可成熊熊火焰,青蓮劍仙本身是一位世間罕見的風係秘法的修行者,但這首詩通篇寫的確實酒水之香,所以星元之力緩緩流淌,便聚起了一股淡淡的濕意。
陳臨辭能夠感覺到,這股濕意是在請君試問東流水的流字之中氤氳結成,又在水字的一捺之中散發向天地之間,莫非正是這文字的結構決定了星元之力流動的走向,再輔以某種特殊的力量,便形成了可以傷人的靈符?
怪不得傳說中“乂”字神符的威力那麽驚人,甚至殺字的一半都是這個字,兩把長劍交錯在一起,架在人的雙肩,切向人的頭顱,根本躲無可躲。
陳臨辭越感悟,心中那份對力量的渴求便越來越濃厚,擾的他心癢難擋,他恨不得馬上找到一位神符師拜師學藝,早點掌握靈符秘術,然後像劉翊說的那樣,嚐試著以符道入劍道,再去追求那人間至極的天道了。
……
大楚國,應天城,皇宮之中。
自打景明皇帝昭天命下定決心,以雷霆手段屠殺了淮河六族聚齊鬧事的書生,又開始清洗了朝廷之中的腐朽餘孽之後,整個朝廷的結構,便穩定了下來。
大將軍丁立翊已經回到了邊關鎮守,昭天命當即下令,封白無言為討逆將軍,領著三萬精兵,攻向了叛國的淮河郡剩下的五大世家。
五大世家的子弟,早就已經被紙醉金迷侵蝕了意誌,被錦衣玉食蠶食了身體,除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妄想,其餘與廢物沒有什麽太多的區別,哪裏承受得住朝廷精兵良將的攻勢,在白無言的領導之下,沒用多少天,淮河郡便又重歸了大楚皇室的統轄之下。
昭天命沒有絲毫的猶豫,便將五族反叛的子弟盡數誅殺在了淮河城外,屍體盡數掩埋在了淮河城外的一片荒丘之下,鮮血染紅了大地,即便盛夏時節已經過去,行人路過的時候,
依然能夠聞到荒丘之中透出的淡淡腥氣。
整個楚國的子民,都開始重新看待這個登基不久的新皇,人們隱隱有所感覺,天璽四十餘年的低調修養,好像就要結束了。
這個年少時便已經名滿大楚的小皇帝,正在以一個極快的速度成長著,已經漸露崢嶸之勢,年紀輕輕便敢以如此鐵腕手段治國,如果他不是一個暴烈之君,那便定然是一位雄武之主。
人們當然更願意他是後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