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城隍廟求簽
木槿和桑野看向湖裏,果然有個姑娘被擠掉水裏去了。
桑野拉住她,想說他去救……
“仙人下凡啊!”
木槿扶著石欄,望著那一抹白色身影,他袖中一條白綾飛出,纏繞住女子露出的一隻手,一把將人提出了水裏,飄然飛上岸上。
木槿拉著桑野的手,跟著大家夥兒一起去看仙人。
“等等我,我請你們吃飯啊!”小少爺還跟在他們身後追,這兩個人也跑的太快了。
木槿一馬當先到達,鬆開桑野的手,單膝跪地開始救人。
“哥……”桑落對上他哥的眼神,他有點心虛,可更多的是委屈,誰讓他們不願意帶上他的,他隻能……跟著他們了。
小少爺跟上來了,看看桑落,又看看桑野,一模一樣的?
木槿已經把人救醒了,可這姑娘身上的鬥篷濕了,衣裳也濕了,幸好如今還穿的厚,才沒有落水後春光乍泄。
桑落已經走到他哥身邊,對上木槿懷疑的眼神,他又是眉頭一擰,這個女人什麽意思?他像是見死不救的人嗎?
木槿是有些意外桑落會救人,這人給人的感覺,就是冷血無情的。
“咳咳……”齊雲珠清醒過來,望著木槿虛弱道:“桑夫人,謝謝你……救了我……”
桑落在一旁臉色黑沉,他難的好心救人一回,功勞還被這個女人給搶了。
木槿看了一眼臉色陰沉的桑落,低頭對齊雲珠笑說:“齊小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我小叔救了你。”
“你……你小叔?”齊雲珠望見了桑野,以及桑野身邊氣質清貴的男子,一模一樣的?
木槿見齊雲珠的婢女來了,幫忙扶起齊雲珠,走向齊雲珠停在遠處的馬車。
桑落臉色不好看的嘀咕道:“我救人可沒碰那姑娘一下,她不會又壞心幫我牽線搭橋吧?”
“別胡說,你大嫂不是這樣的人。”桑野抬手揉他腦袋一下,攬著他的肩跟著木槿她們身後,走到了一個茶寮坐下來等人。
小少爺也跟上來了,落座後好奇問:“你們是孿生兄弟啊?可
真像,也是真好看。在下章丹青,敢問二位如何稱呼?”
桑野和桑落麵無表情的看著這個人,真真是更像兄弟倆了。
章丹青嚇得不敢說話了,他還是等哪位夫人回來吧。
小丫鬟守在馬車外頭,木槿上車幫這位齊小姐換下了濕衣裳,這才下了馬車去找桑野他們。
桑野起身舉步走過去,一手摟了木槿入懷。
木槿的衣袖有點濕,扶齊雲珠時弄濕的。
桑落走了過來,一臉陰鬱的望著木槿幽幽問:“你沒有又做什麽坑我的事吧?”
木槿看向桑落,對天發誓道:“我發誓,進了馬車,我一句話都沒說。”
嗬嗬!這還用她坑這小子嗎?齊雲珠看桑落的眼神就不對了好嗎?
啊,桑落這身白衣真俊啊!
美人落水,白衣公子從天而降救下美人。
然後,順理成章,美人一見如此俊俏的公子,芳心暗許,以身相許!
桑落覺得木槿笑得有點滲人,腳下不由得向後退了一步。
章丹青上前拱手道:“在下章丹青,是鎮上萬花燈籠鋪的少東家。”
麵對木槿,他就不好問姓名了。
木槿挺喜歡這小少爺的,伸手指著身邊這二位介紹道:“這是我夫君桑野,這是他弟弟桑落。”
她是婦人,也不便把姓名告知一個男子。
“哦,原來是桑夫人。”章丹青已經不敢看這倆奇怪的孿生兄弟了,他還是和木槿說說請他們吃飯的事吧。
“吃飯?”木槿一聽,就笑著擺手拒絕道:“不不不,我們這裏多謝章少爺的美意了。不過,我們是來鎮上玩的,正要去城隍廟看看熱鬧呢。”
“啊,這樣啊?”章丹青也不是個強人所難的人,既然人家是來玩的,他也不好再打擾了。
木槿目送這位小少爺離開後,便挽著桑野的手向前走,準備去城隍廟玩玩。
桑落跟上去,一把牽住他哥的手,一臉的不高興。
木槿看到了,無奈的一攤手,隻能隨他去了。
一路上,他們可是太吸引人目
光了。
畢竟男的俊女的俏,還有一對一模一樣的孿生兄弟。
不過……大家都覺得,桑落是個傻子,桑野和木槿這對兄嫂太不容易了。
到了城隍廟,他們看到了不少玩雜耍的,十分熱鬧。
木槿從不曾見過這樣熱鬧的廟會,他們進了城隍廟,也是真拜了拜城隍爺,上了香。
“你還信這個?”桑落在一旁抱臂皺眉,這裏的香太熏人了。
“我當然信神明是存在的,而且是堅信。”木槿合掌拜了拜,望著城隍爺,心裏想著她要不信世上有神明,回頭她的月老祠怎麽香火旺盛啊?
拜完了城隍爺,他們出了城隍廟,遇上一個坐在大樹下的道士,他在為人解簽。
木槿拉著桑落走過去,推著他催促道:“快抽個簽,看看你的姻緣咋樣。”
“你是有病吧?”桑落眸光陰沉的看著身邊的小女子,這裏是城隍廟,不是月老祠。
還有,她一個婦道人家能不能矜持一些,隨隨便便牽一個男人的手,他還是她的小叔子,她就不知道避嫌嗎?
“你不抽是吧?我替你抽。”木槿伸手拿起簽筒,搖了搖,搖出一根竹簽。
道士拿起竹簽瞧了瞧,一手捋著胡須,轉頭伸手自一旁架子上,撕下一張簽文,點頭微笑緩緩道:“城隍爺靈簽第一首《孔明平蠻》,中簽。”
木槿給了香火錢,拿走了簽文。
此簽為《孔明平蠻》——角聲三弄響,無雪自心寒,勸君休愁慮,合營人馬安。
時令:春旺好,夏秋差,冬季平安。
解曰:千般計策,理順法寬。費些心力,終得和安。
陰霾掃盡渾無礙,風平浪靜可行船。
斷曰:婚姻好、疾病安、六甲男、行人至、求財有、功名成、爭訟勝、
交易耐心終成、灶位好、風水平、失物東北尋。
典曰:三國時,諸葛亮為了鞏固蜀漢後方,於蜀建興三年平定南中,曾七次生擒孟獲,又七次釋放,最後孟獲曰:“丞相天威,南人不複反矣”。從此心悅誠服地歸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