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重生劉莽> 第385章 劉莽毒計

第385章 劉莽毒計

  劉莽對鞠義勢在必得,這樣的人物,培養出來的軍隊,堪稱特殊軍種裏麵的王炸,隻是記憶力這八百先登營讓公孫瓚的一萬白馬義從就此消失,簡直是堪稱步兵克製騎兵的典範。


  是沒有哪一支部隊能做到的。


  但同時鞠義這個人狂妄有餘,與袁紹之間肯定合不來。而隻需要在這個矛盾之上,再加上一把火,此人必然不為袁紹所容。


  “李錦,你派一個機靈點的人,手持我書信,親手交給袁紹,去吧!”


  “雲燕,這次你要多拍些龍鱗軍,混入到並州去,在袁紹不容鞠義時,相機行事,不論是劫牢還是劫法場,我要活的鞠義,懂了沒有?”


  劉莽囑咐道。


  “可我們怎麽知道鞠義和袁紹多久會鬧出矛盾?”


  北宮雲燕疑惑道。


  “如我所料,不出一個月!快去吧,一定要搶在鞠義回城之前,抓緊布置!”


  為了得到鞠義,劉莽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


  鞠義之事,還需要時間發酵,不過另一邊,劉莽又馬不停蹄的接見馬良,認識到了三國特種兵的厲害,劉莽不得不另起心思。


  那就是馬良身上的特種兵——無當飛軍!

  馬良一家子都是蜀國的重臣,其中最出名的就屬馬良,曾一個人降服五溪蠻等蠻族,並組建了山地最強部隊——無當飛軍。


  第一代無當飛軍便是馬良親自組建,為蜀國立下過不少功勞,不過可惜的是,關羽在被東吳偷襲時,第一代無當飛軍以及馬良為了阻擋東吳大軍,全部戰死。


  隨後的第二代無當飛軍便沒有當初的威懾力。


  和傳聞中的一樣,馬良的眉毛尾梢帶白,文文靜靜,不過皮膚略有些黑,加之身上的衣服樸素,看起來和一位農夫差不多。


  “蜀中學生,見過州牧大人!”


  馬良拱手一拜道。


  “嗯,早就聽聞蜀中馬家,白眉最良,看來就是先生了。”


  劉莽對話也十分客氣。


  “那都是鄉裏鄰居抬愛,但是馬良聽說了主公諸多傳奇,文韜武略、開疆辟土,威武不凡,因此瞻仰不已,於是從蜀中出發,輾轉千裏,來到涼州,隻為見上一麵。”


  馬良肅然道。


  “哈哈,傳奇大多不可信,隻是莽身在此位,便需要謀其事,是時勢造英雄,並非莽一意孤行。”


  劉莽和眼前的年輕人聊的很愉快,感覺很舒坦。


  這馬良不會引經據典,也沒有名士的架子,端坐在那裏,談一談天文地理,又談一談蜀中見聞,涼州趣事。


  “實不相瞞,劉某經營涼州、鮮州等地,心有餘而力不足,獨缺人才,對像先生這樣的人才,求賢若渴,若是先生能相助於我,那實在是莽之大幸。”


  劉莽侃侃而談,言語之中對馬良的喜愛之詞,溢於言表。


  “州牧大人何必如此客氣,季常來此,就是為了求得一官半職,也好能施展才華,為國家做點事情。”


  聽到馬良的意願,劉莽更開心了。


  “隻是不知道,季常如何看待時事,又想從事哪個方麵?”


  馬良說道:


  “涼州,自古就是苦寒之地,前後經曆董卓、馬騰,人數不多,又傭兵甚重,因此,雖然主公想要修養生息,回複涼州繁盛,但也不是一時之事,若隻是一味對外妥協,恐怕也會讓人覺得涼州之主,唯唯諾諾,甚至可以任意欺淩。”


  “重發展,同時也要有所結盟,外交盟友,才能發揮涼州的影響,否則涼州一直處於中原之邊緣地帶,時間長久,不為中原士族們所知了。”


  劉莽聽著,連連點頭。


  之前確實疏忽了外交,現在群雄都在瓜分九州,沒有外交,一旦那些人一起聯合起來對自己動手,自己還真沒有可以相信的盟友了。


  “季常先生,還請繼續。”


  “涼州若要坐大,必要攻略司州,孤立司州、分化董卓,最為重要,如若主公信得過我,任我為從事,出使荊襄,聯合周邊州郡,即便不能促成討董聯盟,也會使董卓之流不被他人接納,而主公可在休養生息之後,而獅子搏兔之力,一舉拿下司州!”


  “妙!”


  劉莽雙手一拍,最怕的便是將敵人打跑了,轉頭又流竄回來,那會不厭其煩。


  不過,現在時機還沒到,攻略司州,還不到時候,而另外一件事,則需要馬良出使一趟。


  “如此,我想拜請先生為涼州從事,出使並州一趟,為我爭取此將回來!來,我與你細說!”


  劉莽為了保證鞠義能夠真正歸心,再次派出明麵上的特使馬良,為鞠義再燒上一把火。


  “馬良記住了,這就出發!”


  ……


  又幾日,劉莽也見到了徐晃,因為徐晃早就被李典收為副將,劉莽也就不用多花心思收服他,隻是近來多了這些名將,劉莽也要規劃一下軍隊。


  再經過幾日分析後,劉莽做出了如下決定:


  新增龍遠軍,乃是十萬步兵陣列,由李典率領,裏麵包含重步兵、長槍兵、遊騎兵等。


  不僅是馬超也劃歸李典治下,更是將龍虎軍塞曼及所部、新投靠的成宜、楊秋,以及陳琳都劃歸李典,再封李典由左將軍升為前將軍,是一方獨立軍團,駐紮在通往司州的要塞處,陳倉關。


  擢升馬超為蕩寇將軍,成宜為偏將,楊秋為偏將,塞曼為越騎將軍,陳琳為長史兼龍遠軍軍師。


  再增設龍炮軍,這也是一支二萬人的步軍方陣,由副將徐晃帶領,在戰時,受李典節製,但是單獨成軍,同時劃歸徐晃的將領隻有郝昭一人。


  擢升徐晃為平西將軍,郝昭能力過人,從五官朗將晉升為冠軍將軍。部隊轉到宏農城鎮守,因為都是新人新將,這二萬人劉莽並沒有布置認識,隻是苦練軍陣和戰陣。


  而劉莽賦予龍炮軍的職責便是發展自身,逐漸成為龍遠軍的規模,但劉莽能給予的資源有限,希望他們能實現自給自足,而劉莽也同時給了二將便宜行事的權利,相當於是放養了。


  最後是西涼鐵騎,這是劉莽最大的戰力支持,由趙雲統帥,同時,又將西涼鐵騎中作戰優秀者提拔了起來,一共得到兩員戰將——程銀、馬玩。


  考慮到涼州資源限製,劉莽將西涼鐵騎精簡為八萬人,並賦予番號——飛龍軍。


  擢升趙雲右將軍改為左將軍,程銀、馬玩,各為偏將。


  如此,劉莽的軍隊改革,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雛形,也有了對外作戰的綜合形態。


  但劉莽對人才的渴求,依然十分強烈,尤其是蠢蠢欲動的劉備手底下的將領,劉莽更是誌在必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