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哲別翻過大雪山 與摩訶末首交鋒1
吃了頭魚宴,成吉思汗讓察合台為開路先鋒,先去鞏乃斯河穀,沿著哲別以前走過的舊路,進行拓寬加固,大軍隨後就準備開拔。
接著,他又讓窩闊台帶著人,在阿爾泰山的南北兩麓,各構築一個驛站,以便與田鎮海和總部保持聯絡。
由於花剌子模的路途遙遠,為了與蒙古本土保持聯絡,成吉思汗借鑒了漢人的驛站模式,獨創了一套“箭一樣的傳令兵”的情報傳遞係統。
為了加快情報傳遞,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在行軍的過程中,在蒙古本土與花剌子模之間,一路上設置了很多驛站,每個驛站都配備了十匹以上的良馬。
為了不耽誤時間,這些專門傳遞情報的驛馬,馬脖子上都掛著銅鈴,驛站人員聽到遠處傳來的銅鈴聲,立即就得備好馬、水和幹糧。驛夫一到站,也不休息,立即跨上馬,帶上水和幹糧,繼續打馬奔跑。
在途中,任何人聽到帶著銅鈴的驛馬,都必須進行避讓。
這些驛夫除了騎術精湛,體質也非常好,是千裏挑一的青壯年。他們為了節省時間,一般都在馬背上吃幹糧、喝水,有時甚至將自己綁在馬背上睡覺。
特殊的加急情報,馬歇人不歇,不斷在驛站更換馬匹,驛夫一天下來,竟然可以飛馳四百多裏路程。
為了打仗,成吉思汗簡直是費盡了心思。
天氣剛轉涼,戰馬也養壯了,蒙古大軍開始拔營,準備從準噶爾盆地,向天山進發。
大軍越過夢幻般的五彩城,過了烏倫古河,很快便來了準噶爾盆地的野馬川,開始沿著東邊的卡拉哈裏向前走。
眼前一片荒涼,馬蹄踐踏在低矮的苦蒿、白蒿、沙蒿、錦雞兒等上麵,散發出一股苦蒿的氣味,紅柳和近兩米高的梭梭,便是這裏常見的高大植物了。
當發現成片的蘆葦時,就知道那裏有水塘,就可以給馬飲水或紮營休息了。
對於當地人來說,阿爾泰山是他們的夏窩子,準噶爾盆地則是冬窩子。
這裏的鳥兒很少,偶爾隻能看見沙雀、角百靈、白臉山雀等,這些都引不起獵隼、遊隼和海東青的興趣,更不用說獵雕和獵鷹了。
可是,當成群的波斑鴇發出很大的撥羽聲,從遠處飛過時,很多人都放出了手裏的獵隼、遊隼和海東青,俯衝速度最快的遊隼,往往又成為大家的焦點。
從梭梭叢中,不時躥出一兩隻野兔或鵝喉羚,則是獵犬追逐的對象。
而那些高大的野驢和野馬,遠遠地發現人後,就開始逃跑,身後揚起了漫天的灰塵,真是讓人望塵莫及。
看到野馬,成吉思汗眼睛發著亮光,想起了不兒罕山的野馬,可這裏的野馬數量大得多,身形卻與蒙古馬一樣矮小。
野馬川棲息的野馬群,是真正的原生野馬,與當地的野驢非常接近,一般人還分辨不出來。
經過盲骨子的仔細觀察和介紹,經常與馬打交道的成吉思汗,很快就分別出來了,野驢的叫聲不同,背脊上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而且尾巴也短了很多。
兩者還有一個區別,野馬群喜歡獨來獨往,野驢群則喜歡與鵝喉羚混群活動,彼此都利用對方的哨兵,從而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這些原生野馬,長期在荒野上生存,為了躲避猝不及防的危險,從來不躺在地上睡覺,馬群停下來時,就趕緊低下頭顱,閉上眼睛,就可以打盹了。如果沒有危險,將頭反搭在背脊上,就算是比較奢侈的睡覺方式了。
另外,野馬還進化出了一種特殊的本領,就是在走路時,半邊神經還可以開始休眠,進入半睡眠狀態,半邊神經則繼續工作,簡直是匪夷所思。
細究起來,野馬的這種生存狀態,都是拜當地聞名遐邇的準噶爾狼所賜。在阿爾泰山和天山一帶,就野生動物的威脅性,當地有一句俗語:阿爾泰的駝子,準噶爾的狼!
準噶爾盆地上,卡拉哈裏山上的北山羊、盤羊是攀爬高手,經常棲息在岩石和峭壁上,而荒漠上的野馬、野驢、鵝喉羚和高鼻羚羊等,又都是長跑健將,在與獵物追逐和適者生存的過程中,狼群想生存下來,除了采用適用的策略,還得不停地奔跑,才能獲取食物。
與其它地方的狼相比,準噶爾狼的奔跑能力,明顯地勝出一籌。
見到山羊和綿羊這些同類,北山羊和盤羊經常下山來,混入羊群中。而那些單獨生活的公野驢和公野馬,見騍馬群中沒有兒馬,晚上趁人不注意,也混入馬群中,想圈一群屬於自己的騍馬,一旦被人發現,立即又跑了。
過了烏倫古河,成吉思汗就不斷地收到消息,說羊群在晚上休息時,不斷地遭到狼群的襲擾,哨兵發現以後,放出契丹犬去追時,狼群早就沒有了蹤影。
一天晚上,成吉思汗和一群將軍坐在篝火前,正看著冒著清香的梭梭柴時,有人前來報告說,狼群又行凶了。
梭梭柴很耐燒,灰也很少,一米多長的一截,就可以燃燒一個晚上,由於質地堅硬致密,用刀根本劈不斷,隻能用架空的方式踩斷。
坐在旁邊的術赤,聽說狼群又咬死了羊,立即講道:“父汗,不如像對付中山狼一樣,將準噶爾狼也殺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