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德薛禪教誨識人 劄木合挑撥離間1
卻說劄木合,打小就雄心勃勃,並到處活動,結交草原上的少年英雄,好為自己的野心鋪路。
他不是冒頓的後人,但非常景仰這位匈奴單於,喜歡收集關於冒頓的故事,並牢記在心。
稍長後,他認為與冒頓相比,這位草原英雄的成長經曆,是根本不可能複製的,而冒頓富於心計,自己同樣也是。
仔細地分析了冒頓的一生,劄木合認為自己還缺一件東西,那就是“狠”。冒頓用響箭,引導親兵射死了愛馬、愛妃,甚至於自己的阿爸。
他還知道,冒頓單於打了勝仗後,喜歡用敵人的頭顱作為酒器飲酒,後來還成為了匈奴人的一大習俗,他覺得非常刺激。
劄木合打小聰穎,領悟力驚人,這是他的長處,卻也正是這一點,反而使他走火入魔,從而誤了一生。
悟出這點後,他開始變得口是心非,表麵上對人很客氣,心裏腹誹的卻很多,尤其對下人非常苛刻,薄情寡義。
在他看來,桑昆沒有什麽能耐,而且像一匹沒有掛鞍子的生格子馬,性情比別格帖兒好不了多少,完全是在吃脫斡鄰汗的老本,如果克烈部不是草原上的第一大部落,他壓根就看不起這個心胸褊狹的同齡人。
而鐵木真呢,隻是聽說也速該與德薛禪結為兒女親家後,他才對這位同齡人產生了好奇,何況也速該當年也是乞顏部的首領,還打敗過塔塔兒人,俘獲並殺死了對方的首領,“鐵木真”這個名字,就來自於對方首領的名字。
當初,他答應鐵木真出兵,本意是想滅掉蔑兒乞部這個勁敵後,再想辦法籠絡鐵木真,為自己所用,從而吞並整個乞顏部,見德薛禪在協助鐵木真,暫時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劄木合將人馬帶回劄答闌部後,帶來了一車黑石頭送給鐵木真,他知道德薛禪是草原上公認的智者,見這位智者整天給鐵木真上課,講草原的曆史變遷,以及漢人的一些重要戰例,覺得大受啟發,便借故留了下來,也想偷師學東西。
德薛禪看出了劄木合的意圖,凡是這位客人在的場所,便顧左右而言它,根本不提關於用兵、治理部落等內容。
劄木合卻遠比想像中的還難纏,於是裝作不知道,當鐵木真與德薛禪單獨待的時間長了,他總是找機會,以自己對德薛禪敬服為幌子,不斷從鐵木真的身上,套出了很多東西。
鐵木真開始還認為,在窮困潦倒之中時,劄木合主動與自己結為安答,兩人算是患難之交了,加上這次幫忙消滅蔑兒乞部,就不好推托,便將德薛禪講給自己的東西,全部告訴了劄木合。
劄木合如獲至寶,總是認真地聽,接著慢慢地回味。聽了幾次,他對德薛禪的博學,簡單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德薛禪見劄木合的舉動有些異常,有時甚至與鐵木真作徹夜長談,就知道了劄木合的真實意圖,覺得自己小看了這個年輕人。
孛兒貼已經回來了,德薛禪來的目的達到了,便向鐵木真和女兒辭行,說自己想回弘吉剌部,鐵木真卻舍不得了。
他覺得,舅舅來了之後,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學到了不少東西,特別是在用兵方麵,更是受益匪淺。
為了讓德薛禪留下來,他隻得向孛兒貼求助:“舅舅要走了,我真是舍不得,怎麽才能讓他留下來。”
“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阿爸,也想讓他留在這裏。”孛兒貼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先找一個借口,幫忙挽留一些日子,辦法還得由你自己想,不然的話,我和阿爸都白教了。”
第二天,孛兒貼找到德薛禪:“阿爸,我剛從蔑兒乞部回來,心情還沒有平複,能不能多待一些日子,陪女兒說說話也好。”
“那好吧,你從來沒離開過阿爸,我咋能丟下不管呢。”德薛禪憐惜地看著女兒,答應再留一些日子。
見求助無望,鐵木真隻得靠自己想辦法了。兩天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不敢自作主張,晚上便與孛兒貼商議:“想不想舅舅永遠留下來?”
孛兒貼嚇了一跳:“鐵木真,我倒是想,做得到嗎?”
“如果將舅娘接過來,舅舅沒有牽掛了,不就行了。”
“你別忘了,阿爸還是首領呢,他走了,弘吉剌部怎麽辦?”
“以前,你不是講過漢人的什麽‘抽薪’之計嗎?我派別勒古台去接舅娘,就說這是舅舅的主意,讓弘吉剌人另選一個首領吧,他倆就可以陪你一輩子了。”
“是‘釜底抽薪’之計。”孛兒貼用奇怪地眼神,看著自己的男人,“鐵木真,你厲害啊,除了會釜底抽薪,竟然還會瞞天過海。明天就把你的想法,告訴阿爸去,讓他別教了,以免徒弟打師傅,以後連我都要騙了。”
鐵木真趕緊抱住妻子:“我也是為了你啊,大家聚在一起多好,難道不希望他們在身邊?”
“你是為了自己吧,不說清楚,我真的要告訴阿爸,我們父女、母女三人,可不是那麽好欺負的!”孛兒貼故意嗔怒道。
“好,是為了我自己,我與你不是一家人嗎,當然也是為了你,不是嗎?”
這一夜,鐵木真極盡溫存,將孛兒貼恃弄得非常舒服,然後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勸說孛兒貼,讓她同意自己的想法。
枕頭風的威力,果然非同一般,孛兒貼很快就同意了,還主動提出:“鐵木真,將額吉接來後,如果阿爸問起,就說是我的意思。”
“他倆責怪起來,該怎麽辦?”
“我就說,上次被搶走,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他們了,現在既然回來了,一家人能在一起,當然舍不得阿爸和額吉了!”
“好,就這麽辦?”
次日,鐵木真便悄悄地叫來別勒古台,當著孛兒貼的麵,讓他帶著兩人去弘吉剌部一趟。
在走之前,兩人還吩咐別勒古台,當朔壇夫人問起時,便如此這般地回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