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若遂淩雲誌> 第二卷 風起雲湧 87.過年。

第二卷 風起雲湧 87.過年。

  李默真沒把握冉岷能折騰到什麽程度,不過目前看來問題不大。


  李默斟酌了一下措辭說道:“冉岷的理念雖然與帝王之術有很多衝突的地方,但是我希望南越能有所改變。因為繼續墨守成規的話,我們始終都在循環前人做過的事情。可縱觀千年曆史,從未有人以南越三郡貧瘠之地反攻中原成就霸業。我們…”


  李默說的已經比較委婉了,但李越還是不由得的身子一顫。


  對於這一點李越又何嚐不知?


  南越攜地勢之利如果僅僅防守自保那是足夠的,想要逐鹿中原的話實在太難了。


  單說關外攔路虎——長吳,就已經夠南越頭疼的了,其餘幾個勢力強大的造反藩王更是難纏。


  沒點實力敢造反?


  更別說西麵、北麵的幾個蠻國老牌勁敵了,大夏從建國到現在一直與這些蠻子紛爭不斷。


  李越不過是一直在自欺欺人罷了,天下形勢了然於胸,南越最弱毋庸置疑。


  李越沉默了一會,拍拍自己兒子肩膀。


  去闖、去試吧,反正這個天下以後都是你們的。


  “父王,有沒有必要派人去西京皇宮找回傳國玉璽?”李默問道。


  “其實玉璽真假並不是很重要,隻要我稱帝成為眾矢之的後,其餘的藩王就會跟風稱帝。”李越苦笑說道。


  可又不能老拖著不稱帝,先皇詔書天下皆知,在再磨蹭下百姓會認為自己怕了,會失了民心。


  “你知為何那麽多修士對傳國玉璽感興趣嗎?”李越微笑問道。


  “不是說各藩王都想得到嗎?”李默好奇的問。


  “哈哈,其實也沒啥大用,真正傳國玉璽蘊含龍氣和國之氣運,築基巔峰修為的修士得到後將其煉化,可大大增加修成金丹修士的機會,而且金丹品級還不低,各宗門自然希望多出一位金丹長老。因現在大夏勢微,所以各方都敢出麵爭奪。等我兒需要此玉璽時,我自會派人去取。”李越滿臉自信的說道。


  李默心中暗暗驚訝,父王和先皇謀劃如此深遠。


  李越隨便翻了翻歐陽湛看過的諜報點點頭。


  “登基典禮準備的差不多了,就按照禮部定的日子,明年二月初二舉行登基大典,同時也昭告天下立李繼業為太子。”李越說完徑直離去。


  屋裏隻剩下李默有些茫然站立那裏。


  心裏感覺空落落的。


  “嫂子,咱去找方婷姐一起逛街吧?她在家肯定也是很無聊的。”李雪瑤挽著柳洛竹的胳膊開心的說道。


  她們身後的倆丫鬟手裏提著精致的竹籃,遠遠的跟著。


  竹籃裏裝的都是李雪瑤和柳洛竹買的物件。


  窗花,福字,胭脂水粉,各種吃食都有。


  逛街買什麽都無所謂,皇宮裏啥沒有?


  咱逛的是心情。


  因接近年關,福海城周邊的百姓都湧進郡城采買年貨。


  有錢沒錢這年是要過的。


  柳洛竹和李雪瑤本就是南越數得著的美人,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街上行人見到兩位如此美麗的女子很是驚訝。


  看穿著打扮肯定是富貴人家的小姐,竟然肯拋頭露麵真是太少見了。


  特別是一些年輕俊彥公子哥,見到如此絕色的兩位女子都拔不動腿。


  有幾個權貴家族的年輕公子認得李雪瑤,興衝衝的上來行禮打招呼。


  都被李雪瑤趕走了,想陪著我們逛街?想的美。


  “好,那我們去方府找她吧。”柳洛竹微笑答應道。


  李雪瑤暗暗偷笑,她剛喊柳洛竹嫂子,竹姐姐竟然沒反應過來。


  看來竹姐姐心

  裏早就把自己當成世子妃了。


  哥哥好福氣呀。


  兩人晃晃悠悠來到方家府邸。


  方家府邸建在城南,和新皇宮遙相呼應。


  方府建造時間較早,方老爺子剛來南越時便開始修建,

  其實方老爺子本打算把方府讓出來作為新皇宮殿。


  但是欽天監測過方位後得出結論,方府所處位置非常不適合做為皇宮使用。


  所以隻能重新修建宮殿,這讓李越非常高興。


  方府門房可算認識這兩位大小姐了,她倆三天兩頭往這跑。


  遠遠看到她們走過來便趕緊往裏通報,同時打開正門。


  府中立刻忙碌起來,各種瓜果蜜餞茶水都備好。


  兩頂小轎從側門出來,接上兩位姑奶奶又從正門進入方府,小轎一路快走朝後花園行去。


  方家在南越也是經營多年,自然有不少的地產林產。


  接近年關府裏很熱鬧,很多人來方府繳租子,物品千奇百怪五花八門。


  小轎子穿過幾個抄手遊廊後拐進一個幽靜的庭院。


  庭院中間是石板空地,擺有兵器架,四周是竹林,在這個季節竹葉有些發黃。


  丫鬟們見轎子來了,趕緊抱上披肩和暖手爐在一邊候著。


  伺候的如此周到,也是李雪瑤特別願意來方府的原因。


  哥哥和父王都很節儉,他們又是那種湊合能過就行的人,家裏哪有這麽多有眼色丫鬟?


  方婷正在園中揮舞大刀,自從上次輸給柳洛竹後,她練武更加勤奮了。


  “嘿嘿,婷嫂子別練了,咱出去逛街吧,你再練也打不過竹嫂子的,你就安心當你的平妃吧。”李雪瑤接過暖手爐一臉壞笑的說道。


  嘿嘿,誰讓你從小就欺負我,現在吃癟了吧。


  “小妮子找打。”方婷放下手中兵器佯怒道。


  李雪瑤趕緊躲到柳洛竹身後。


  方婷見柳洛竹也來了,大大方方的行福禮微笑說道:“見過姐姐。”


  一句姐姐把柳洛竹喊了個大紅臉。


  你比我大,喊我姐姐啥意思呀。


  方婷和李雪瑤從小就跟著李默到處玩,李默向來對女孩子很照顧。


  這種小暖男很受姑娘歡迎。


  方婷是方家家主的嫡長女,和李默又是青梅竹馬,她一直都喜歡李默,她從來都不掩飾自己的願望就是嫁給李默。


  雙方長輩也希望兩人能成親,李方兩家就是兩代聯姻,關係自然更加緊密。


  可方婷越長大身材越壯實,儼然朝著沙場武將的方向發展而去。


  李默實在是對她不感冒,不過迫於家族壓力,李默隻能低頭。


  大不了娶幾個自己喜歡的側妃就是。


  哪知道又出了林心心那一樁糟心事,李默為了家族利益再次低頭套路了林心心,間接導致林心心的香消玉殞。


  李默內心深處是恨透了自己,埋怨自己的父親,更埋怨自己的家族。


  從次李默便再也沒有回過南越王府。


  長期的壓抑與後悔,使李默性格凶殘陰戾的一麵逐漸顯露出來,連李越都不敢太過逼迫他了。


  他與方婷親事便無人敢再提。


  直到柳洛竹出現後,李默這座冰山似乎有些要融化的跡象。


  不過至今為止李默從未就柳洛竹之事表態。


  方婷也是很鬱悶,好不容易熬走了林心心,又等來了柳洛竹,這次她決定主動出擊。


  結果城門前一戰自己完敗。


  身材、樣貌、武藝、性格等等沒一樣勝過柳洛竹。


  就連引以為傲的方家嫡長女的身份,在柳洛竹這


  個柳家軍少主麵前也沒多少份量了。


  願賭服輸,心服口服,咱方婷就這麽爽快。


  恭恭敬敬,大大方方的喊了柳洛竹一聲姐姐,把柳洛竹喊懵了。


  反正我就是要嫁給世子,側妃就側妃。


  哎…姑姑也是側妃。


  方家的女子就是側妃的命呀。


  “你就別嘲笑我了,你自己的親事訂好了嗎?可要睜大眼睛好好選選,別選個脾氣暴躁的,沒事就打你的相公。”方婷反唇相譏。


  “哼,我看誰敢。我墨哥哥就不用說了,有你們這兩個凶悍的嫂子在,誰敢動我一指頭?還不打死他?”李雪瑤雙手叉腰氣哼哼說道。


  三個姑娘頓時打鬧成一團。


  鬧累了三人縮進屋裏的暖榻上說悄悄話。


  主要話題還是圍繞李雪瑤的婚事,方婷提了幾個陳家優秀後生,李雪瑤完全提不起興趣來。


  “竹姐姐要不你給我講講冉岷的事吧。”李雪瑤裝作若無其事的說道。


  “冉師兄呀,他…”


  歐陽湛靜靜的站在庭院裏,靈識外放感受著城中節日的氣氛。


  這也是他第一次不在娘親身邊過年。


  不論你多大年紀,在父母身邊你永遠都是孩子。


  想家了。


  冉岷伸伸懶腰從溫暖的被窩裏鑽出來,外麵天氣很好。


  今天就是大年夜了,空氣中繚繞彌漫著香燭的味道,平添了不少節日的氣氛。


  走到大廳看到韓奎帶著幾個小廝在掛燈籠,貼門神和福字。


  南箏在一邊嘰嘰喳喳的指點。


  一切都那麽喜氣洋洋。


  以前這個時候都是冉岷負責貼門神的。


  即便是過年韓奎也要值守在驛館裏,好在韓奎是本地人,回家吃個年夜飯的時間還是有的。


  冉岷見過韓奎的媳婦,不過印象不深,感覺和二黑媳婦長的差不多。


  韓奎的娃兒明年就可以上華夏私塾啟蒙了,他已經和冉岷打過招呼了。


  “韓大哥,我去買點酒菜,還有幾位夥計,咱們中午一起吃個飯。”冉岷微笑說道。


  這一個多月來韓奎對自己很是照顧,定要表示下。


  南箏一蹦三跳的跟著冉岷出了門。


  街上非常熱鬧,百姓都趁著晌午之前出來逛逛街,好好放鬆下。


  按按大夏的風俗,過了晌午就不可以串門了。


  要債的也不能上門討要了,年還是要讓人過的。


  冉岷好幾天沒出門了,很多認識他的人過來行禮打招呼,這讓他有些煩之,不過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


  看來以後要喬裝出門了。


  冉岷帶著南箏轉了幾個胡同便來到翠花掌櫃的酒館。


  “老板娘還沒打烊呢?來壇好酒,再炒幾個好菜,晌午之前送到驛館去。”冉岷進門就大聲喊道。


  “冉先生您來了?放心給您準備最好的送過去。”翠花見是冉岷,扭著屁股滿臉微笑走過來。


  這冉岷現在可是棲草縣紅人,要好好伺候。


  南箏看她那風騷的樣子,又聞道刺鼻的香粉味兒直皺眉頭。


  小劇場——買酒


  “老板娘,來壇好酒,幾個好菜。”冉岷叫道。


  “冉大人,我們打烊了,這馬上就過年了。”翠花一臉不情願。


  “給你張月票。”冉岷隨手扔過去一張月票。


  “冉大人,稍等馬上給您做。”翠花滿臉堆笑,粉底嘩啦啦的往下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