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不為人知的過往(一)
後人曆數禍國妖姬蘇和所犯罪孽時,都不得不罵一聲「毒婦」。不是她殺的人多,而是根據野史正史記載,她善虐殺,且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然究其根源,卻是起於一個早已泯於歷史長河中的暴雨交加的夜晚。
「你將成為我兒手中劍、身前盾!哪怕是為此犯下天理不容之事,也不惜此身!你應嗎?你——敢應嗎?!」
後宮里最尊貴的女人坐在奢華威嚴的鳳椅上,套著有著紅色底紋繁複花式的長指甲,狠狠捏著手下的座扶,雍容的面容此刻分外扭曲,利劍似的目光死死瞪著台下以額觸地跪著的那人。
那時,窗外電閃雷鳴,轟天的爆炸聲似乎要將整個朝鳳殿的殿宇掀翻,怒嘯的狂風掠過樹叢,偶有幽藍的霹靂落在窗前,群魔亂舞似的樹枝在漢白玉地面上落下鬼蜮般的影兒。
驟雨暴烈地打在闔上的門扉窗戶上,彷彿是從地獄爬出來的無數冤魂,撞擊著單薄的阻礙,伸著長長的漆黑的手指,要將屋裡的人全部拖入無間地獄,嘗一嘗他們所受的苦。
燃著燈火被不知從哪裡吹來的詭風吹熄,剩下稀稀拉拉的一些,使得空蕩蕩的殿宇愈發陰森可怖。緊張的氣氛下,守在殿中的婢女僕從都垂低了頭,神情愈發小心翼翼,就連呼吸都放得極輕,唯恐惹得主子發怒。
那人瘦小的身體就那樣虔誠地跪著,恭敬而又卑弱。長久地靜默,像是死了一般。
留下的婢女皆是皇后心腹,此時見到竟有人敢忤逆皇后,不由斜了餘光望過去。恰好適逢那人抬頭,被迸濺的鮮血染出的稚嫩面容,烏黑如死水似的眼珠,在陰森詭譎的大殿里,如孩童厲鬼般可怖,望之即寒。婢女驚恐地瞪大了眼,將抽氣聲死死壓抑在喉管。
這時,稚嫩冷清的聲音緩緩響起。
「哥哥生性敦厚、善若謫仙,然這世上無論光與暗,皆充斥著醜陋與污穢,哪怕是眼前的母后亦不例外。兒臣自幼長於哥哥跟前,自是甘願護哥哥一世清明,但凡是他不願做的、不願見的,兒臣都願意為之清除。但是……」
她緩緩起身,似乎將未來所有的崇敬都傾瀉在那一跪里,烏黑的眼珠淡漠而寡情地移到皇後面上,行為放肆,看得四周婢女僕從心驚膽顫。
「這一切只是出自兒臣本心,兒臣不會聽從除了哥哥外任何一個人的調令……」
那一瞬間,彷彿直直看穿了人心。
身居高位之人,哪個手裡是乾淨的?該殺的和不該殺的,被迫的和順水推舟的……
皇后的背脊僵直地挺著,放在扶手上的保養得宜的手指微微顫動。無數紛雜苦澀的回憶漫上心頭,曾經的苦難不必說,然最牽挂的還是她的兒子——東宮太子蘇合。
太子仁厚,自是奉行兄友弟恭以德報怨之聖人之言,可是既然生在了皇家,又有哪個是等閑之輩?你不殺別人,不代表別人不會動你!
一碗燕窩便讓他生死未卜!
在這事件中,誰反應最快?是在乾清殿怒斥太醫的皇上,還是審理此案的三司?亦或是監管皇城安慰的府尹?不不,是一直跟在太子身邊的如影子般存在的蘇和!
私設刑堂重要嗎?草菅人命重要嗎?手段血腥重要嗎?沒有證據重!要!嗎!
只要推斷出幕後之人,將一切威脅盡數出去,又有什麼重要的!
「母后,哪怕是您,兒臣也不會讓您有威脅到哥哥的機會。」手指揩去臉上滑出長長痕迹的血滴,陰鬱的臉上露出不再掩飾的鋒芒,一如小獸伸出的野性利爪。
難以想象,此時的她不過十歲。
她稚嫩聲音如珠如玉,擲地有聲地重申:「除了哥哥,我不會聽從任何人。」
「好!」
皇後轉而冷靜下來,恢復一國之母該有的氣質和風度,吩咐婢女將熄滅的燈火一次添上,在明亮的大殿里,她言笑晏晏地望著台下的那人,神情是一如往常地平和賢淑,「記得你的話,本宮暫且相信你。不過,做錯事,終究是要給人一個交代的。來人,傳本宮旨意:七皇女年幼無知,以至行事不端,暫且交予陳嬤嬤指導,禁足東宮,以敬效尤。……陳嬤嬤。你可莫要辜負了本宮的期望,教導不好七皇女,本宮為你是問!」
「是。」唯二站在皇後身后伺候的兩個人中,一個比較年長的容貌極不起眼的婢女沉聲出列。
陳嬤嬤帶著蘇和領旨謝恩,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緩緩退下去,皇后如釋重負地嘆了一口氣,揮揮手,放身邊僅留的幾個婢女下去。
似是疲憊至極,她倚靠在座椅上,視線落於殿宇上富麗堂皇的藻井,眼神凝滯,不知道在想什麼。
「娘娘,此事不妥。」
唯一留下的那位較年輕,大概三十左右的婢女起身上前,低聲道:「七皇女本就是太子殿下養得瘋狗似的東西,雖然看上去是因為太子殿下的關係拴上了一條鏈子,但是……她的心性歷來殘忍,才五歲就敢施計弒殺乳母,得太子寵愛之後更是敢眼也不眨的杖斃曾經得罪她的宮女太監,如此睚眥必報品行殘暴之徒,絕對不是一個易於掌控之輩。現在交於陳嬤嬤,豈不是讓她如虎添翼?若是等她強得連太子殿下都掌控不了,我們豈不是給太子殿下埋下了隱患?」要知道,百年前,國土尚未分裂之時,可是出現過女帝的。
陳嬤嬤是什麼人?是「皇後世家」培養出來的好手,上任皇后也就是太后留給皇后的老人,也是她的先輩。
可就算她與陳嬤嬤一同伺候皇后十四載,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見識過她的計謀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卻至今未見她技窮。
如此高深莫測之人,去教導蘇和,豈不是……
想起皇上當時的怒容,她忍不住提點:「皇上是要狠狠處罰於她的,娘娘這樣輕易饒恕了她,恐怕對於有損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此番正是多事之秋,還請娘娘莫要和皇上較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