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水滸升個級> 第九十章魏縣有魏氏

第九十章魏縣有魏氏

  魏府,水潭。


  那亭子前有浮水雲台,後架紅欄為釣橋。


  此時亭子上空星光如柱,流彩如凝脂。水麵之上,蓮花小燈上千盞,浮滿水麵,好似要和天上群星璀璨輝映。


  大約一炷香後,星光漸漸消失,月華灑下。


  亭中的眾人身上的色彩也已然消逝,一時間亭內,色彩歸一。


  有的隻是眾人平穩的呼吸聲。


  這時坐在最中心的道士開口說道:“各位家主,想來對自己最近的運勢已然有了把握,不知各位感覺如何。”


  這老道士話音剛落,亭子內一時間回應聲此起彼伏,熱火朝天。


  而後這老道一壓手,亭子內歸於平靜,麵色淡然的掃視了一圈,將亭中眾人的麵色表情收歸眼底,似乎是瞧見眾人都心滿而意足,眼中閃現出一絲傲然。


  “眾位今日之事暫且到此,待月尋之後爾等再來,便可。”


  在場眾人起身,朝那中心處的道士行了一禮


  這老道點了點頭,便向宅內走去,腳步歡快,好似得了什麽大好處。


  其實這老道還真是得了大好處,因為他天生便可目知氣運,當然隻能看出一個人運勢的顏色,而且時靈時不靈。


  但卻是可以判斷出一個人最近的禍福來,倘若是福,那在當前對未來所規劃之事自然是肆意放蕩,行之便可。


  倘若是災,那在當前對未來所規劃之事自然是要重新規劃,細細謀劃了。


  因此這也為他和他的家族魏氏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首先便是他可以通過觀察他人運氣,而精進道功,這也是為何他早年入道的原因,而未選擇繼承魏府家業。


  黃天不負,而今卻也是可以出陰神,夜遊於世,可謂是神異人也。


  至於他的道功傳承卻是不可為人道來,倘若別人問他,他都以山中遇仙,仙人撫頂而受之。


  其次便是魏氏因他這天賦神通,可以行事百密而無一疏,事事順利,由此成為了這魏縣以及周邊縣域的巨無霸,可以與大名府王氏、元縣周氏、臨清李氏抗衡。


  出了亭子後,這道士穿堂越屋,一溜煙的而過,即使沒有掌燈,卻也遇石而越,遇坑而躲,好似夜視無礙。


  大約半柱香的時間,便來到了府邸的後宅內,進入一個府邸花園。


  園中,竹高聲幽,溪碧魚淺。


  園中種有玉樹百株,枝葉交映,伸入其間,鬱鬱覆蓋,開有細花。


  風一吹,金碧欄杆,楹柱錦繡。


  這時,這花園的亭子內正有四人飲茶,賞花,觀月。


  這時其中一人指向園門處,說道:“安遠道長來了。”


  其餘三人擰身一看,卻見一道人踏月而來。赫然是在水亭中給那些貴人們講道的老道士,原來這老道士名叫安遠。


  “哈哈,陳兄好耳力,我這二弟向來行去如風,腳不沾地似的,平常人一般卻是聽不出他的腳步,今日卻是被陳兄聽了出來,道破了我這二弟的行蹤。”


  這亭中坐於主位的一人說道,但見這人頭戴鵝黃色六瓣員外巾,上按六顆明鏡,繡雲羅傘蓋花貫魚長,身穿翠緞窄領瘦袖箭袖袍,一身富貴氣逼人。


  這時坐西朝東的一個同樣身穿羅綺的中年人,開口接道:“這不正說明,陳兄不是一般人嘛,我可是聽說過陳兄一夜九次,後宅諸位婦人都是見陳兄如見虎狼。你說是不是陳兄。”


  聽此,堂中眾人皆是哄堂大笑,便是那最先說話,被其餘三人稱呼為陳兄之人也是,撫恤而笑,頗有自得之意。


  這時安遠道士卻是來至了亭子外,朗聲說道:“貧道我還未至,便遠遠的聽見諸位哥哥在這亭內哄堂大笑,可是有何好消息,難道是那周士文真的臥床病倒了?”


  “哈哈,安遠道長我們是在調笑這陳老九一夜九次呢,他家夫人威之如虎狼。”


  這時一直未開口的你個坐南朝北的中年人,開口朝那安遠老道說道。


  聽此,安遠老道也是忍俊不禁的一笑,而後開口道:“倘若你們二位家主也想如此,老道我也是可以辦到的。”


  說完看向了除了坐在主位魏氏家主和有些自得的陳氏家主之外的曹氏家主和常氏家主。


  這陳氏、曹氏、常氏便是在這魏縣以及周邊幾個縣域內除了魏氏之外最有權勢的三個家族,其實早年這四個家族卻是在同一個層次之上。


  卻是從當代魏氏家主當家開始,這魏氏才開始威壓其他三族,經過十幾年的爭爭鬥鬥,分分合合,最終四家形成了以魏氏為核心的聯盟。


  至於最終聯盟的原因,除了當代魏家家主魏安昌是個梟雄之外,這老道魏安遠卻是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當前的陳氏家主一夜九次之事,便與這老道有關。


  這時坐在主位上的魏氏家主魏安昌開口說道:“此事,待會再聊,我們還是談一談關於那元縣周府之事吧。”


  聽此,亭中的其餘三位家主一起點了點頭。


  而後這魏氏家主又開口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那周士文應該確實是病入膏肓了,如此這般,看來那份不知名之人所透露的信息卻是真實的。”


  那陳氏家主開口道:“魏兄我看我們是不是再試探試探,單憑那無賴周好的蹤跡來看卻是當不得真。


  而且當時找人教唆那周好之時,也正是因為他不成器才找的他,他不一定照計劃實施。”


  聽此,這魏氏家主從口袋中掏出一張小小的紙條和一封信讓在了桌麵上。


  其餘三位家主拿起來輪流觀看了一遍,而後齊齊看向坐在主位上的魏氏家主魏安昌。


  其中意味這魏安昌自然是一看便懂,而後開口道:“這便是最近周府的飛鴿傳書與聯通好友的書信,至於書寫之人便是那周士文的左膀右臂之一的李同。


  單從傳送給各地大管事的紙條上看卻是看不出什麽,但是與這封書信相互對照來看,便是能覺察出一絲蛛絲馬跡。


  我們是時候下決定了。”


  聽此,亭中的其餘三位家主陷入沉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