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1992> 第484章 交給陳菲

第484章 交給陳菲

  陳菲這樣的人,有著強大的自信,這樣的自信,是她們成功的根本,也有可能是他們失敗的絆腳石。


  在很多人看來,自信和剛愎自用,有時候就隻有一線之隔,你以一己之力,力排眾議,最後還成功了,那就是自信,失敗了就是剛愎自用;兼聽則明和沒有主見也隻有一線之隔,道理也是一樣的。這種事,說到底,其實就是看最後有沒有成功,成功到了什麽地步。


  但楊晨軒覺得,這裏麵還有一個判斷、分辨、自我反省的能力。


  你自信可以,你得有站住腳跟的理由,這個理由是要從現實出發,而不是想當然的,那怕失敗了,也隻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自信於剛愎自用;人雲亦雲與兼聽則明,這裏麵差的就是一個分辨能力,這個分辨能力才是關鍵。


  分辨能力越強的人,越是能從眾多的信息之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建議。


  楊晨軒不知道陳菲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


  “陳姐,咱們聊聊別的,你如果管理工廠,你打算怎麽管理?”楊晨軒問道。


  陳菲說道:“首先,我們要加強管理,細化分工。”


  對於這兩點,楊晨軒覺得非常有道理,加強管理能讓任何決策更好的貫徹;細化分工,可以讓每一個崗位都能各司其職,也不會出現無可替代的職位。


  有一些公司的規章製度已經完善到能自動運轉的地步,不管這個公司缺少了誰,都能正常運轉,就算有一天核心領導忽然失蹤,這個公司的運行機製,也有辦法替代他們,不會出現少了某一個人,他的工作就會堆積在那,沒有誰敢承擔責任的情況。


  這種模式,說白了就是去中心化,把分工細化到了極致,一個公司裏麵,沒有一個真正能影響到公司運營的人物,公司就是按照那一套機製走的。


  小公司則完全不同,隻要老板、CEO、總經理“失蹤”,很多重要決策都沒有辦法做,如果連續失蹤三五天,堆積的工作量就大得驚人,這些人就是公司的核心,他們掌握著公司核心權力。


  如果隻是中下層細化分工,那中下層就沒有一個人是重要,技術人員、部門管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分工很細的公司,你的工作基本就是那一塊,公司很容易就能找到替代你的人。


  分工不夠細,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公司中下層就容易出現“核心人物”,這個人有可能是搞技術的,也有可能是搞管理的,隻要這人一走,工作就沒有辦法正常進行的情況,或者之前的工作要推到重來。


  楊晨軒是讚成工作細分的,流水線就工作細分的代表,組裝一個手機,如果是流水線作業,一個人隻負責做某個工序,整條流水線的人隨時都可以換,全部新手去做,剛開始可能會磕磕絆絆兩天,隻要這些人熟練自己的崗位,跟幹了十年的老員工,差別不大。


  如果這個手機是一個人組裝的,換人的成本就太大了,腦子稍微不轉彎的人,可能一個月都學不會。


  楊晨軒問道:“陳姐,那先說說這兩點。”


  陳菲開始侃侃而談:“目前德勝的管理模式是沒有問題,甚至比大部分工廠都好,但有點過於鬆散,其他工廠存在的問題,他們那也會存在。”


  “比如有的員工渾水摸魚,尤其是老員工;有些物料過於浪費;下麵對上麵的決定,甚至有陽奉陰違的情況;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就不細說了。”


  “這說些問題,說白了,都是管理方麵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首先,要重新修改廠規廠紀,每個人都要把自己需要遵守的那一部分牢記於心。”


  “這些廠規廠紀要考慮得麵麵俱到,事無巨細,哪怕在食堂吃飯,吃不完可以,倒飯的時候別亂來,按照分類、規定倒,他們按照規定來,其實每個人根本不會增加什麽工作量,但會讓食堂的工作人員輕鬆很多,其他的崗位也是一樣的。”


  “製定好新的廠規廠紀,接著隻要按照廠規廠紀來處理就好,下到清潔工,上到管理層,隻要犯了錯,那就按照廠規廠紀來處罰,包括我自己。”


  “細化分工就更簡單了,比如一條流水線,某個崗位工作量比較大,安排三個人才能做得過來,那就想辦法把這個工序拆分,一人隻負責一個。”


  “技術人員方麵也是這樣,多培養幾個技術人員沒有關係,不能讓一個技術人員什麽都幹,一個技術人員什麽都幹會讓這個技術人員工作壓力大,萬一他走了,也不好找替代的人,去外麵招,懂這個技術的不懂那個,懂那個技術的不懂這個,根本招不到合適的人。”


  “並且,配一個學徒,隻要師傅走了,學徒隨時可以頂上。”


  “學徒的配備看情況,可以三個師傅配一個學徒,以防萬一,這三個人隻要走一個,學徒立刻可以頂上,當然,名義上學徒隻跟一個師傅,但他的作用是防止其他人要走。”


  “有一些技術師傅,仗著自己技術好,把管理都不放在眼裏,以後隻要我接手管理,不管你技術再好,不聽管理就滾蛋。”


  “管理層也是這樣,公司、工廠的運營是一整套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是考慮到整個工廠的綜合情況。”


  “有一些管理,做事的時候,特別喜歡給自己部門拉好處,甚至讓其他部門的員工,給自己部門做事。”


  “有的管理還喜歡指手畫腳,這樣的人全部給我老實一點,管著你自己那一畝三分田就行,不是你部門的人,哪怕是一個清潔工人,你都沒有資格指使,別以為自己是A部門的主管就厲害,能去B部門指手畫腳。”


  “那些喜歡提意見的可以提,但最好說自己相關的,一個生產部的主管,給我提業務部的意見,他懂還是我懂?”


  楊晨軒聽得連連點頭,但缺點也很明顯,陳菲根本就沒有打算聽別人的意見。


  在陳菲看來,幾千人的工廠,完全就是小意思,她根本沒有放在眼裏。


  楊晨軒倒是願意讓陳菲試試:“陳姐,這樣吧!工廠你先管理,所有的決策,你說了算,我們隻會給你提意見,聽意見的時候,你也別太急著反駁,仔細考慮之後,再決定要不要接受我們意見。”


  “我們隻是給你提意見,就算是我說的,也隻是意見,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你那。”


  楊晨軒這已經是給了陳菲最大限度的權利,隻要楊晨軒不把陳菲撤掉,那工廠裏的事情,就是陳菲說了算,楊晨軒來了也不管用。


  陳菲自然明白,楊晨軒是信任自己的,但楊晨軒也擔心她的管理方式會出問題:“行,楊兄弟,工廠要是太大了,我不敢保證,但德勝我肯定給你管好。”


  楊晨軒說道:“我相信陳姐能管好的,以後我們就不操心德勝那邊的事情了,但財務報表之類,我和牛哥可能會隨時查看,每個月你要給我們一份工廠的報表,每個季度也要做一次總回報,年底的大盤點,也要給我們具體的資料。”


  “到時候如果有新股東加入,你跟我說一聲就好,不管是牛哥推薦的,還是陳姐推薦的,我都沒有意見。”


  楊晨軒現在做事情的觀念更傾向於合作模式,而不是創業模式。


  合作模式其實就是整合資源,找上三五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某方麵的長處,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的成就,甚至可以說是一方大佬,一人出點錢,把公司辦起來,公司一運營,立馬就能讓各個環節暢通無阻,供應鏈、技術、業務都沒有問題,剩下的就是磨合,隻要磨合好了,一起合夥的人都有錢賺,大家共贏。


  創業模式不用說,一個好點子,什麽都沒有,依靠個人的能力打拚,這樣的模式成長太慢了。


  現在德勝幾乎各個方麵都已經比較成熟,主要就是擴大業務,到時候選擇新股東,肯定也是這方麵的。


  陳菲自然也是希望德勝發展越來越好:“行,楊兄弟放心,要是三個月內,工廠辦不好,不用你說,我自己請辭。”


  “陳姐,咱們私交歸私交,工作歸工作,你說的這話,我可當真了。”楊晨軒也不想到時候因為工廠的事,雙方鬧得太僵。


  “這個自然!”陳菲也不是矯情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