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武聖關雲長> 第兩百七十二章 允其戴罪立功

第兩百七十二章 允其戴罪立功

  “好,孤方得揚州北部淮南區域、徐州、豫州及青州半個州,孫叔武又以半個荊州贈我,實乃孤之幸也。”


  另一邊,聽說孫桓趁機襲取了劉備近半個荊州,孫權不由得欣喜異常。


  “恭喜吳王,賀喜吳王,今日又得半個荊州。”


  見孫權麵露喜色,底下之人,紛紛祝賀道。


  “放肆,爾等不以直言告吳王,是欲賀吳王耶?是欲害吳王耶?”


  就在眾人歡喜之時,一道不一樣的聲音出現了。


  眾人看去,發聲之人,乃是張昭。


  原來張昭聽聞了消息,便急忙趕過來見孫權。


  此時此刻,張昭見孫權及諸臣如此模樣,當即向孫權行禮並問道:“我主今得荊南,是喜乎?是禍乎?”


  孫權聽了這問,毫不猶豫的答道:“孤今虎據青、徐、豫、揚、交數州,實力倍增,而曹操長安一戰,又精銳喪盡,目前隻能苟據於河北,已不足為慮。”


  “故而今日所慮者,不過劉備而已,叔武今日進據荊南,彼消我漲,乃是可喜之事。”


  張昭卻反駁道:“非也,曹操雖敗,卻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再則,我軍新得數州之地,尚未站穩腳跟。”


  “如今冒然攻取荊南,一旦劉備來攻。無論誰勝誰負,必是兩敗俱傷,屆時曹操憑借久據中原的餘威,加之我軍未穩州郡。數州之地,曹操可輕易重新取之。故此番之事,是禍非福。”


  孫權聞言大驚道:“似如此,如之奈何?”


  張昭回道:“不如派遣使者,往劉備說明,言說此皆孫叔武之過,今已責之,荊南之地,願拱手奉還,屆時兩家兵戈便可消糜。”


  “這……這……”


  孫權聽了張昭的話語,卻是十分猶豫,又十分不甘。


  雖然害怕劉備來攻,以至於曹操獲漁翁之利,但孫權又不願意將依然入口的熟肉再吐出來。


  因此神色之中,不舍之色盡顯。


  張昭見狀,見一步說道:“今我東吳虎踞五洲之地,潛力遠勝曹、劉,但若不能加以穩固、開發,卻如鏡花水月,毫無用處。望吳王三思。”


  孫權一時無狀,不知如何是好。


  半晌之後,孫權才支吾的說道:“荊南既已入孤之手,實在是不好讓出,子布可有其他主意不?”


  張昭回道:“除此之外,實無他法。”


  孫權聞言,默然不語。


  這個時候,虞翻站出來說道:“張子布所言,乃是正論,但主公之言,也是有理。故我以為,不如派遣使者前去劉備處,將罪責退給孫叔武,再稱願意以糧草兵器等補償一二,以期兩家和好。”


  孫權聞言道:“五郡之地,半州之廣,僅僅以此賠償,劉備如何願意甘休?”


  虞翻道:“並非如此,臣聽說,劉備於關中大破曹操之後,本意掃蕩河北,絕除曹操,隻因為糧草不足,無力再戰,不得已而暫且修養生息。如今若能得到我軍資助,再言願意為其攻青、兗兩州,牽製曹操兵馬,劉備縱然不肯,也必然意動。此其一也。”


  “再則,劉備兵馬盡在關中,若是往調荊南,則北方空虛,曹操有機可乘,十分不利,因此必然有所憂慮,此其二也。”


  “而且河北有幽、並、冀三州,或富貴之地,或兵強馬壯之所。遠比荊南來得有價值。其中利弊,劉備縱然不知,諸葛亮及法正也必然能看得出來。此其三也。”


  “有此三點,劉備答應之概率,必然極大。”


  孫權聽了虞翻一番分析之後,登時恍然大悟道:“非仲翔之言,孤便失其計較了。”


  不過又憂慮道:“但若是劉備因此虎踞河北,亦是心腹大患。”


  虞翻聞言,笑道:“豈不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再則我軍既然是助力,成與不成,劉備皆無話可說。倘若曹操勝,則乘勢奪劉備之地,倘若劉備勝,則趁機取曹操之地可也。”


  孫權聽了,知道虞翻意思是出工不出力,然後再觀望形勢,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哈哈大笑道:“如此一來,孤既不必畏懼劉備來襲,又可坐觀成敗,真妙計也。”


  而張昭聽了虞翻的話後,思考片刻,也對孫權道:“仲翔之言,可以一試。”


  孫權見張昭也如此說,頓時大喜過望,即刻派遣闞澤為使者,前往劉備處做說客。


  ……


  荊州的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劉備正在漢中王府和眾文武百官商議事情。


  “什麽?李嚴怎敢如此?”


  “他怎敢置江夏於不顧?身為主帥,豈可輕易離開駐地?”


  “李嚴合該嚴懲。”


  “不嚴懲李嚴不足以嚴法度。”


  …….

  還未等劉備說什麽,堂內的眾人便已憤慨不已,言語激烈。


  法正也沉聲說道:“此番李嚴為了調離江夏,來到北方的戰場,離開駐地,以至於被東吳輕易攻取江夏,實乃以私廢公。”


  同為益州投劉備的臣子,不是法正無情,實乃是李嚴這波沒得說。


  倘若隻是被東吳偷襲丟了江夏,雖有罪,卻並不是什麽大罪,昔日東吳背盟時,廖立直接棄城而逃也不過官降兩級而已。


  但李嚴這番,卻是罪在因私廢公,罪在身為大將私離駐地,特別是後者,乃是死罪。


  然而,對於群臣激憤的情形,劉備僅僅是歎息道:“李正方之事卻是不妥,不過終究是想要為國建功,不如權且記過,容其日後將功贖罪。”


  劉備發話,眾人雖然不滿,卻也不好再說什麽。


  就在此時,譙周卻站出來道:“漢中王所言不然,李嚴之罪,雖死莫贖。今日不明正典刑,如何服眾,又如何統帥……”


  譙周話未說完,又有快馬來報。


  “報,荊南四郡皆已陷落,孫桓正於公安集結兵馬,將攻南郡。”


  譙周見狀,話語一轉道:“因李嚴之失,致使半州之地歸入東吳,其罪難贖。”


  “是啊,其罪難贖。”


  “李嚴罪過不小,不懲不足服人心。”


  “往殿下明斷,不可不查。”


  ……


  譙周話語一處,便有許多文臣紛紛附和。


  而武將知李嚴罪難容情,又同為武將,不好落井下石,於是紛紛緘口不言。


  “報,李嚴親臨江陵,與趙累都督合力擊退孫桓大軍,孫桓因此退回公安,虎視南郡。”


  劉備剛張口,還未對李嚴進行判決,又有快馬傳訊而來。


  一日之間,三番波瀾,惹得眾人麵麵相覷。


  劉備本不知如何是好,聽了來報,哈哈大笑道:“譙允南所言有理,李嚴罪責不小,當以重罰……”


  劉備先是肯定譙周的話語,接著話鋒一轉道:“然則守衛南郡之功,足以為其覓個戴罪之身。故孤今日特允李正方以戴罪之身,與趙累合力,共抗東吳。以觀後效。”


  說完後,劉備不願意在此多糾結,也不想聽眾臣多廢口舌在此,於是對眾人說道:“李嚴之事已完畢,諸位對東吳此次背盟,有何見教?”


  眾人聽了劉備所說,這才不在糾結於李嚴,轉回頭來想這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