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立足本土
如果非要將餐桌上的這幾個人按照通常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標準來衡量和排隊的話,馬濤應該屬於倒數前兩名中的一個。
“說句不謙虛的話,我們勤凱想做百年老店,想做一隻業績高增長高分紅的股票。”
馬濤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他曆數勤凱公司的發展規劃。
“我們勤凱兩年前就已經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運營了,包括員工意識、組織架構、財務流程、運營管理各個方麵。我們就是想通過上市,成為細分市場的佼佼者,希望做精,而不僅僅是做大,我們就是想按照自己的發展規劃穩健地走下去。”
“為了穩步發展,勤凱已經製定了近期五年發展規劃,將持續加大減震元件、踏板總成、電子油門這些核心產品的市場和研發投入力度,強化核心競爭力,力爭在五年內實現部分產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國際市場份額翻番。”
“對,就是要有這樣的雄心。比如說國內的JL公司收購國外的著名車企,就是一件讓國內汽車製造業揚眉吐氣的一件事。作為一家隻有十年造車曆史的中國民營企業,實施的分品牌和海外並購戰略,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積極嚐試。它向世界表明,中國汽車製造企業有能力去勾畫一個全球汽車產業的新版圖。”鄭宇說。
“這樣的公司,尋求在境外上市是自認而然的必然要求。”林俊說。
餐桌上,每個人的觀點逐步趨向一致。
董晉接著分析:“這次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僅有的亮點,海外資本不斷以各種方式湧入中國,在這樣的世界經濟背景之下,國內的優秀企業如果仍然尋求海外路徑的首次公開募股,其實是在方向上,沒有體現出對國內資本市場的機會把握能力。”
林俊說:“除了確實需要實施國際化戰略的企業,有一些企業之所以選擇海外路徑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一個重要的因素還是海外市場的寬進寬出監管政策,企業上市的門檻相對較低。”
“門檻低,但上市後呢?”李新明自問自答地說道,“上市之後的維護成本,根據美國市場的監管法律,企業每年都必須接受專業機構動輒高達一百五十萬美元的年度性審計,而且這是剛性費用。但是,目前在國內上市的企業,每年支出的維護成本隻要幾十萬元人民幣。”
李新明這麽一說,大家忽然都發現自己忽略了這一點。
“要我說,也不排除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完全是出於規避監管的投機性考慮。現在這個因素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並在某些環節上采取了措施,加大幹預和控製的力度。比如,有些企業在海外募集的資金在結匯時就出現了困難。”李新明說。
“而且,一些主營業務主要依托國內市場的企業,選擇海外上市,在上市之後應該獲得的企業印象推廣、品牌建設等等,所受到的關注和傳播效應,實際上是弱於國內資本市場公開掛牌和頻繁交易所能夠達到的效果的。”鄭宇這個在國內A股上市的企業副總,對此是有著切身體會的。
“由於不同的文化溝通特點,在海外上市的整個過程中,與完全本土化的運作相比,有時,可能僅僅因為語言問題,就會導致相應的法律文書和協議簽訂,在風險控製層麵出現問題。”李新明又說。
“所以說,”董晉道,“在國內資本市場開放之初,許多企業不了解股市的風險,監管部門實行嚴格的準入製度是有道理的。但是,這樣一來,每年審核批準上市的公司數量就很有限,那些符合上市標準又急於上市募集資金的企業,隻好選擇到上市要求較為寬鬆的境外資本市場,這對於國家來說,不能不算是一個損失。”
“政府現在是鼓勵企業立足本土資本市場發展的。”鄒東明說。
朱靜波附和道:“我們當地政府就設立了扶持企業改製上市專項資金。企業從改製到成功在境內上市,可得到市級獎勵資金一百多萬元,加上各縣區的獎勵,上市企業算下來可得到超過四百萬元的獎勵。”
“上市的目的是什麽,就是要發展。就拿勤凱公司來說。”林俊接著說,“我一直在將勤凱做創業板上市的準備,因為創業板63%的公司為製造業,盡管最近創業板備受爭議,但整體來看,創業板上的企業科技含量比較高,多數企業是細分市場的領頭羊。”
林俊繼續客觀地分析:“國內有一個做節水的企業,剛剛創業時,沒有想到要上市。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市場需求擴大、產量跟不上、資金短缺,管理層意識到,要做大做強,必須上市,又正巧趕上了創業板。最初,股價跌宕起伏,現在已經翻番了。所以,上市的選擇不是到了海外就會顯得高大上,而是上市後,企業能不能借此實現持續的高速發展。”
“但說句實話,中國創業板企業的成長性並不十分樂觀。”鄭宇說,“投資者認可創業板企業的高市盈率,必然是有高期待的。如果盈利水平不變,一百倍的市盈率意味著一百年才能賺回投資。你不能讓股民長期無望地等待。中國的創業板必須拋棄為了上市而上市的造富運動。上市過程應該變成企業成長性的培養過程,是一個價值提升的過程,而不能僅僅淪落成為那些隻專注於最後一公裏的財富投資工具。”
“所以,在上市這個問題上,對一些資本玩家來說,到哪個市場上市差別不大,對他們而言,隻存在上市或者不上市這兩者之間的天壤之別。”李新明說。
“就是因為有這些因素的存在,在國內,才會有企業不必也不想去走那條血拚科研、技術創新的真正的創業之路,而是甘於在世界製造業產業鏈的中下遊混口飯吃。”董晉說。
“這就好比在我們的汽車製造領域,在國內一些品牌企業紛紛開始自主研製發動機、變速箱這些核心零部件後,國內汽車製造企業自主品牌的底盤技術卻越來越呈現劣勢。“馬濤說。
鄭宇接過馬濤的話:”我們現在的轎車底盤技術是很差的,商用車底盤比較簡單,差距還不算太大。轎車底盤現在大部分企業都不敢動,稍微動一點車就很難開,調校都要拿到國外去。可以說我們國內企業的底盤技術依賴性太強,簡直就是提高國產化率的攔路虎。”
“你看,就是這種現狀,國外不是還有人鼓噪說,這個剛在奧運會上拿到金牌總數第一的國家,似乎很快就要在經濟賽場上展現奇跡了。”鄒東明說。
“他們不會不清楚吧,到今天為止,一半以上的中國大型企業都還沒有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絕大多數的石油化工裝備、轎車工業裝備、數控機床,光纖製造設備,都必須依賴進口。”朱靜波說這番話,情緒激動,不得不讓自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我們勤凱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從我們自己的產品做起,要讓中國製造走出全球產業鏈低端的尷尬位置。如果大家都成了那些靠貼牌生產搞代工為生的企業,而且還被認為這就是中國的先進生產力,那才是最悲哀的。”馬濤說。
在座的每個人,此刻多多少少都被酒精作用著,但他們每個人又都異常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