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朝廷大幅征兵
諸葛亮、黃月英、左延年三人進城沒有什麽收獲,耽擱時間不短了。
張遼立刻派人和他們取得聯係,告知巡城監麾下3000兵馬聯絡被阻斷一事。
諸葛亮等三人出城後加快腳步,剛到城西就發現耿紀已經征召大批百姓參軍,正要開赴洛陽城。
侯音儼然成為軍吏,配合耿紀將大批民兵拉入守城兵馬中。
諸葛亮不能不聞不問,耿紀也沒有回避,說天子擔心諸葛亮身體還沒恢複,不想給他增加負擔,所以征兵的事就沒有通知巡城監,由自己和侯音專門負責。
左延年看著侯音,說道:“你突然響應征召還成為軍吏,恐怕不是突發奇想吧?”
侯音鄙視地看了一眼,根本不想回答。
忽然,陰雲密布的天空開始下雨。
耿紀和一應軍吏不再等待,開始催促被征召的百姓快快入城。
侯音對左延年說道:“你這可惡的家夥!別仗著你那身皮礙事了!”
左延年怒意也徹底上來了,回道:“你的路是錯的!匡扶漢室不是平時什麽都不做,關鍵時刻喊打喊殺,而是應讓其正常運轉。”
侯音自立了功勞以來,拿被獎賞之財物買酒尋歡作樂,平時不見其努力發展手藝,到現在卻成了號召西市百姓響應參戰的組織者。
左延年之前人脈甚廣但多是金石歌舞之人,兩人在西市組織幫派對抗,但後麵加入巡城監與之前大不相同。
如今兩人不僅代表著昔日兩個幫派,還代表著兩種不同人生選擇。
“看來要分個高下了~”
“哼哼~吾早就想揍你,把你那張漂亮的臉撕爛!”
黃月英聽到這麽惡劣的話,駁斥道:“不要以為當了軍吏就可以犯法。”
侯音譏笑道:“哼,女的還是離遠點,不用傀儡獸,光憑廢物丈夫可保護不了你~”
“你!”
左延年搖了搖頭,說道:“把他的話全當做放屁就行,這些年的罵戰可是他占這邊優勢。”
諸葛亮內心一陣感歎,要說辯論和罵戰,自己覺得能說死侯音,隻是這個能力應該留著對付更厲害的敵人,而不是被利用甘當打手的侯音。
侯音依舊怒道:“姓左的!你依舊是不動口擅於動手啊,每次罵戰你們一敗塗地,但打起來卻一點不輸,今天敢和你大爺我單挑嗎!?”
左延年看了看侯音,他今日穿著一身精致皮甲,一改往日勒索與酗酒的精神麵貌,可是他整個人的內涵還是老樣子。
“也好!”左延年向前三步。
黃月英想要阻止,但左延年笑著回道:“放心!我有分寸,而且這侯音就是欠打~”
“我們不用武器,就以拳腳決勝負如何?”
侯音大喜,論身材自己一身疙瘩肉,左延年就是小白臉。昔日打架他很敏捷,但仗著房屋街道才能發揮出身法的優勢,如今就是一片空地……
那就把他活活打個半死!
“好!”
諸葛亮、黃月英看著壯碩的侯音一臉邪惡笑容,很是有些擔心。
左延年突然眼神一凝,露出前所未見的認真神氣,整個人似乎變了一般。
“放心吧,雖然不如文遠,但是也不會弱多少。”
他緩慢向前走出,冷峻的麵龐讓人感到一絲畏懼。
圍觀的州郡兵們多數已經被帶走,但還是有兩人昔日的幫眾在圍觀,見到這個場景不約而同想起兩人第一次單挑,似乎那時左延年就露出過這樣的表情。
“吼啊!”
侯音咆哮著撲向左延年,這一擊他左拳虛招準備騙過防禦或躲閃,而真正必殺的右拳會將全部力量與慣性擊打於對手身上。
這是專門是為了對付靈活的左延年準備的招式。
“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左延年眼睛閃爍堅毅的光芒,迎著衝來的侯音,全力縱身一躍,踢出一腳命中侯音左拳。
“砰!”
全力一腳對上虛招一拳,侯音的手被直接踢歪。左延年在空中動作飛快,第二腳直接轟中侯音額頭。
侯音發狠打出右拳,卻被左延年全力一踩,借其力繼續停留空中踢出一腳又一腳,全部命中!
等到左延年落地,挨了近十腳的侯音倒飛出去重重摔在地上。
“喔!”
圍觀眾人一陣驚呼,這身法實在太過驚人了。
左延年感歎道:“這麽多年來,你什麽都沒變,還是那個惡霸啊……”
“哼哼~哈哈哈哈!”躺在地上的侯音,身子還沒動笑聲先響起。
虎軀一震,高壯的侯音蹦了起來,活動了下拳腳還要再戰。
左延年看他額頭都踢破皮出血了,搖頭道:“你不是我的對手,包括武藝、視野、誌向等方方麵麵。”
“少廢話!”
侯音怒吼著如獸般衝了過來。
數招之後,又被放倒在地。
如此反複三次,侯音疼得倒在地上,但嘴裏依舊不饒人。
雨下得越來越大,左延年徹底擊敗了侯音。
左延年說道:“不要去打曹軍,真的會死的……”
留下帥氣的背影,轉身與諸葛亮、黃月英離開了。
圍觀的許多士卒看到他們之中最逞狠鬥勇的侯音也就這個本領,紛紛搖著頭低語著離開。
當隻剩下侯音一個人躺在原地,淚水如注融入大雨之時,一個黑色披風的將領走到侯音身邊。
“想要打敗左延年嗎?其實很簡單……隻需如此如此……”
侯音驚喜地爬了起來:“恩人!我同意!”
“好好好!”
“恩人你到底是誰?”
“是誰我還真不能告訴你。”
“那……那讓我看看您的臉,我好永遠銘記!”
“好!”
這將領把鬥篷拉下,露出一張滿是刀疤的中年麵孔。
……
諸葛亮、黃月英和左延年回到駐地,得知張遼與唐姬聯絡不上兵馬也感到擔憂。
那3000兵馬被張遼、諸葛亮訓練,其組織度本不用擔心。
但朝廷的動作太大了。
目前朝廷大規模征兵,連西市普通百姓都拉走,侯音這種人都成為屯長,那支兵馬肯地不會放著不管。
交流情報以後,眾人都感覺情況不妙,尤其是諸葛亮有理有據,張遼也頗有閱曆,兩相配合交流下朝廷的麵孔昭然若揭。